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李才

作品数:3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恒星
  • 7篇天体
  • 7篇天文
  • 6篇天体物理
  • 5篇星团
  • 5篇太阳
  • 5篇天体物理学
  • 5篇恒星演化
  • 4篇星系
  • 4篇银河系
  • 4篇变星
  • 3篇星等
  • 3篇元素丰度
  • 3篇振荡
  • 3篇疏散星团
  • 3篇锂丰度
  • 3篇SONG
  • 3篇
  • 2篇等值宽度
  • 2篇双星

机构

  • 38篇中国科学院国...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西华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紫...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作者

  • 39篇邓李才
  • 15篇熊大闰
  • 5篇梁艳春
  • 4篇王坤
  • 3篇新宇
  • 3篇闫正洲
  • 3篇赵刚
  • 3篇闫正洲
  • 2篇罗志全
  • 2篇王坤
  • 2篇卢晓猛
  • 2篇杨戟
  • 2篇赵勇
  • 1篇吴雪峰
  • 1篇席尚忠
  • 1篇曹惠来
  • 1篇姚骑均
  • 1篇仲国虎
  • 1篇周秉荣
  • 1篇李天超

传媒

  • 15篇天文学报
  • 7篇天文学进展
  • 4篇青海科技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紫金山天文台...
  • 1篇新华文摘
  • 1篇物理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恒星大气超声对流的注释
2011年
1引言 尽管有诸多的不满之处,由于其物理上的直观性和应用上的简单性,至今混合长理论仍几乎是唯一一个广泛用于恒星结构、演化和脉动计算的恒星对流理论.混合长理论预言,在红、黄巨星和超巨星大气中,对流是超声速的.我们曾指出,
熊大闰邓李才
漩涡星系M31和椭圆星系M32CaⅡ三重线的等值宽度被引量:1
2000年
利用北京天文台 2 1 6米望远镜的卡焦摄谱仪 ,我们观测了著名的漩涡星系M 3 1核区与盘区以及椭圆星系M3 2长轴方向与短轴方向的近红外光谱。对这些区域的重要光谱特征———CaⅡ三重线进行了测量 ,得到它们的等值宽度。
李天超邓李才赵刚
太阳存在脉动不稳定的低球谐阶p1模吗?
2012年
利用一种非局部和非定常的恒星对流理论,计算了太阳中低球谐阶(l<25)模的非绝热脉动.结果表明,低阶(0
熊大闰邓李才
关键词:太阳振荡
年轻恒星形成过程的分子谱线诊断
2001年
恒星是宇宙的基本天体 ,理解恒星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是天体物理最有兴趣的课题之一。目前了解的恒星形成的一个基本图象是 ,恒星是由一个足够大质量的星际分子气体云在其自引力作用下塌缩而形成。在早期塌缩过程中形成一颗原恒星 (胚胎 ) ,并且伴随环绕该原恒星的吸积盘。原恒星吸积星际介质中的分子物质 ,通过吸积盘转移到原恒星表面 ,原恒星的质量随着增大。在吸积过程中也同时伴随物质向外的剧烈喷发。由于盘的存在 ,这种喷发通常沿垂直于盘的方向进行 ,出现双极的空间分布。在天文观测上 ,一种典型的表现是分子气体的外向流 ,观测表现为从原恒星双极的红蓝移气体运动[1] 。由于恒星形成于星际分子中 ,因此 ,对星际分子的谱线探测是研究恒星形成的强有力手段。现在已经发现和证认的星际分子总数有一百多种 ,其中丰富度最高的气体是H2 。在所有的星际分子中 ,丰度仅次于H2的CO分子的转动跃迁谱易激发 ,相对于星际介质的不透明度小 ,观测上易于实现 ,因此 ,CO分子就成为探索原恒星形成的有力探针。在毫米波段出现的J=1- 0和J=2 - 1跃迁谱线以及CO同位素的谱线是最常使用的观测探针。八十年代以来又陆续发现了环形分子SiC2 、C3 H、C3 H2 及含磷分子PN和CN等 ,给宇宙中有机世界的探测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席尚忠秦胜利邓李才杨戟
关键词:星际分子分子云恒星
中国SONG项目
2023年
恒星观测网络(Stellar Observations Network Group,简称SONG)由丹麦天文学家于2006年发起,计划在全球建设一个1米级望远镜网络,进行恒星和系外行星的观测研究。第一台SONG望远镜由丹麦出资,建设于西班牙加纳利群岛泰德天文台。中国于2009年正式加入该计划,成立中国SONG项目组,并建成第二台SONG望远镜。中国SONG望远镜经选址建设在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的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2018年被命名为“落下闳-SONG望远镜”,2019年基于新的台址勘测结果和专家评审,计划搬迁至新的冷湖台址。本文介绍中国SONG项目相关情况、科学目标、已有进展和未来预期前景等。
张春光闫正洲王坤陈孝钿刘其利田健峰杨帆章博邓李才
关键词:系外行星
西华师范大学50BiN双筒望远镜与疏散星团时域观测研究
2023年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的腾飞,天文和空间科学成为了基础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西华师范大学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已经具备的基础,一直着力于发展有观测支撑的天文学科。通过与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合作的方式培养研究生,并引进人才发展本校相关学科,为本校涉足天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2010年,学校批复了当时物理学科的建设方案,利用国际恒星观测网络组(SONG)项目筹建中国节点的契机,决定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建设西华师范大学观测设施,即50厘米双筒望远镜(50Bi N),作为中国SONG项目星震学研究的测光子系统。项目初期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建成投运,其间设备运行稳定。但德令哈的观测条件因城市的发展限制了系统的科学能力。在青海冷湖台址勘定完成后,项目随SONG的观测设施一起,于2020年迁往新址,50Bi N完成了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首光观测,验证了台址优秀的视宁度测量结果。本文将对该设备的科学目标和发展历程,及取得的科学成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为其他高等院校发展基于观测设施的天文学科提供参考。
兰甜闫正洲王坤张春光陈孝钿任安炳刘念罗杨平罗志全田健峰赵勇卢晓猛刘其利杨帆何飞邓李才
西华师大天文学科的历程
西华师范大学天文学科建设走过了一个较长的历程,从参与国内天文学术活动、承办和组织各种相关科学会议、利用已有物理学科硕士点与天文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生,一步一步走来,凝聚了西华师范大学几代学者的执着和校外热心的业内朋友大力支持...
邓李才
关键词:学科建设
文献传递
一种修正的局部混合长理论被引量:3
1999年
按照通常的局部混合长理论,在红、黄巨星和超巨星对流区的顶部将出现超声速对流。作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一种修正的混合长公式。与传统的理论相比,对具相同质量、光度和有效温度的恒星,新理论预期一较浅的对流区,超声速对流也被有效地抑制了。其结果是在HR 图上,红超巨星支向低温方向移动了100400K;而对中低光度恒星的结构和演化性质却没有任何可察的影响。
熊大闰邓李才
关键词:超巨星超声波
关于太阳底部贯穿对流区的延伸程度被引量:2
2001年
The extension of the solar lower overshooting zone is discussed. There is no any near discontinuity of the derivatives of sound spe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overshooting zone, as described by the phenomenological non local mixing length theory. On the contrary,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turns smoothly from nearly adiabatic stratification into radiative one. In the lower overshooting zone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sub adiabatic, but it is super radiative! Namely  rad << ad . The extension of the super radiative region (defined by L r/L ⊙≥1.01) is around 0.63 H p (0.053 R ⊙ ).
熊大闰邓李才
关键词:太阳恒星演化内部结构
中国SONG项目节点全天云量监测方案被引量:4
2016年
为实现中国SONG(Stellar Observations Network Group)项目在青海观测站云量信息的无人值守全自动监测,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提供的全天相机基础上,对其硬件和软件做了相应的升级改造:将原来基于PC机的控制系统改为基于ARM(Advanced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Machine)单片机(MCU)的自动控制系统,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依据站点配属的夜天光监测仪,计算分析全天相机曝光参数与夜天光的数学关系,完成了曝光参数的自适应设置和图像采集;实现了采集图片的格式转换与数据库自动存储,达到了全天相机的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行目标.
田健峰邓李才闫正洲王坤兀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