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远琼
- 作品数:13 被引量:25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液体摄入依从性调查表、液体摄入相关知识问卷、液体摄入自我管理行为问卷、液体摄入自我效能量表,对20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液体摄入不依从106例,不依从率为53.0%;不依从患者平均透析间期体重相对增加值、日液体摄入量与依从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液体摄入相关知识均分为(9.15±2.14)分,液体摄入自我管理均分为(26.79±4.23)分,液体摄入自我效能均分为(29.31±3.97)分;液体摄入依从性与液体摄入相关知识、液体摄入自我管理、液体摄入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不依从比例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液体摄入相关知识水平,帮助其建立控制液体摄入的信念,提高液体摄入自我管理能力。
- 刘贞陈谷霖邓丽花邓远琼谌秘吴玮李鸿鹏
- 关键词:血液透析液体摄入依从性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治疗被引量:130
- 2013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叶酸、维生素B12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Ⅰ组和非干预Ⅰ组,每组40例;将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Ⅱ组和非干预Ⅱ组,每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FMD及血清NO、eN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低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IMT及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高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Ⅱ组治疗2周后、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Ⅱ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Ⅱ组(P<0.01)。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
- 邓远琼刘伯胜邓远琪胡志彪刘贞范华胡建新王海荣
-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内皮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
- 急性脑梗死病人颈动脉软斑块与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有关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急性梗死病人(n=31)及年龄相近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病人(n=42)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同时测定血清的 hsCRP、MMP-9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及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 IMT 均明显增厚,两组颈动脉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组斑块以软斑为主,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以硬斑为主。急性脑梗死组各亚组 hsCRP 水平均高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相应的亚组[急性脑梗死组狭窄率≥50%亚组:(12.0±4.6)mg/L 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9.3±4.4)mg/L,P<0.05;急性脑梗死组狭窄率<50%亚组(7.8±4.6)mg/L 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4.2±2.4)mg/L,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高,血清 hsCRP 水平越高;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9.3±4.4)mg/L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4.2±2.4)mg/L,P<0.05];急性脑梗死组 MMP-9水平均高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急性脑梗死组两个亚组(256.4±87.6)和(243.8±31.3)μg/L 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两个亚组(158.6±76.4)和(147.4±26.4)μg/L,P<0.05];软斑病人 hs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软斑组[hsCRP,软斑组(12.2±3.1)比非软斑组(5.0±3.4)mg/L,P<0.01;MMP-9,软斑组(263.4±39.5)比非软斑组(152.6±51.7)μg/L,P<0.01]。且软斑组 hsCRP 与 MMP-9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软斑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hsCRP 与 MMP-9增高,提示斑块软化破裂以及炎症因素是急性脑梗死重要发病机制。
- 邓远琼柳超平易小红斯轶凡范华
-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叶酸、维生素B12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急性脑梗死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邓远琼胡志彪刘贞范华胡建新王海荣
-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维生素B12预后叶酸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 保护动机理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9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干预组实施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于干预1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液体摄入依从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透析间期体重相对增加值、日液体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液体摄入相关知识、液体摄入自我管理、液体摄入自我效能总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对血透患者实施有关液体摄入控制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
- 刘贞邓远琼陈凯云陈谷霖邓丽花谌秘李鸿鹏吴玮
- 关键词:血液透析液体摄入依从性综合护理干预
- 血管内皮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冠心病发病因素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心内科疑似或已确诊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1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冠脉造影阳性者共计95例归入冠心病组,冠脉造影阴性者共计82例归入对照组。根据冠脉病变的支数,又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结果冠心病组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低于对照组,Hcy水平、颈动脉IM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病变组FMD%低于单支病变组,Hcy水平、颈动脉IMT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FMD%与血清Hcy水平、颈动脉IMT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6、-0.56,P<0.01);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亦如颈动脉IMT增厚一样,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且与冠心病的程度有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介导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机制之一。可为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还可作为监测和评估病情变化的指标。
- 邓远琼张志娟李宏翔钟志英胡建新王海荣
- 关键词:冠心病高频超声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
- 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生理功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年死亡率约为25%[1],其发生与饮食和液体的不依从行为密切相关[2]。据报道[3-5],有32.6%~63.31%的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差。
- 刘贞邓丽花邓远琼万秋妹陈媛慧
- 关键词:依从性甲状腺鳞癌影响因素自我管理行为透析间期甲状腺恶性肿瘤
-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分别测定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并观察其斑块特征。结果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颈动脉的内一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脑血管疾病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早发现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邓远琼柳超平易小红斯轶凡彭小宇
-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受试者128例[其中急性脑梗死33例(A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者45例(B组),健康体检者50例(C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类型,同时测定血清的hsCRP水平。结果 A、B组颈动脉IMT较C组均明显增厚(P<0.05),而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斑块发生率为61.9%明显高于B组的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血清hsCRP均高于C组(P<0.05);A组不同狭窄率者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B组相应狭窄者(P<0.05);且动脉狭窄程度越高,血清hsCRP越高(P<0.05)。结论软斑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hsCRP是形成不稳定斑块的重要促进因素;hsCRP不仅是反映炎症的指标,同时还可反映斑块的稳定性和病变程度。
- 王红邓远琼李宏翔
-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硬化C反应蛋白
- 铁路在职公安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
- 2009年
- 目的调查分析铁路在职公安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939例铁路公安血清生化检查和超声结果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39例体检者中脂肪肝患者332例,患病率为35.36%,其中男性患病率(35.93%)高于女性(20.37%)(P<0.05);甘油三酯增高、血糖增高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64.11%、75.00%)分别高于甘油三酯正常、血糖正常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20.07%、31.05%)(均P<0.005);脂肪肝患者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比例(33.43%)高于非脂肪肝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比例(11.86%)(P<0.005)。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糖患者脂肪肝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提示人们应重视相关因素的认识和预防。
- 刘贞刘珊邓远琼刘诗红肖莉萍万旭红
- 关键词:脂肪肝甘油三酯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