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雪峰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瓣
  • 4篇缺损
  • 4篇外科
  • 4篇骨折
  • 3篇显微外科
  • 3篇内固定
  • 2篇游离移植修复
  • 2篇指皮肤缺损
  • 2篇软组织
  • 2篇手术
  • 2篇手指皮肤
  • 2篇手指皮肤缺损
  • 2篇皮肤缺损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 2篇固定术
  • 1篇动脉
  • 1篇血管皮瓣

机构

  • 9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9篇邓雪峰
  • 4篇黄定根
  • 3篇关助明
  • 3篇夏翠兰
  • 3篇李岩松
  • 3篇林利忠
  • 3篇吴耿
  • 2篇周丽英
  • 2篇陈杰明
  • 2篇崔彩清
  • 2篇陈飞强
  • 2篇梁国伟
  • 1篇陈少群
  • 1篇曾妙弟
  • 1篇赵振普
  • 1篇邓珊
  • 1篇曾俞霖
  • 1篇李维珊
  • 1篇邓君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临床护理路径在掌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掌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手外科住院的120例掌骨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序号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做法,即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掌骨骨折的患者,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知识教育掌握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珊陈少群郭强忠曾俞霖夏翠兰邓雪峰曾妙弟
关键词:掌骨骨折护理
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1月,采用分离腓动脉穿支最低肌间隔穿支或外踝后血管穿支,跟外侧血管穿支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的血管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组成联合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共16处。修补足部较远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远端做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结果 16例16处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5(12~39)个月,无并发症。14例皮瓣外形满意,2例皮瓣外形臃肿,予二期整形手术修薄皮瓣。所有移植皮瓣均无溃疡发生;有痛触觉,两点辨别觉4~9 mm;患肢步行正常。结论通过把穿支血管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作为皮瓣联合蒂的皮瓣逆行转位,完成转移点下移,皮瓣仍能完好成活而且功能良好;同时满足了修复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需要;该术式简单易行,不需吻合血管,是修复足踝跟部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术式。
崔彩清梁国伟邓雪峰
关键词:腓肠神经足损伤踝损伤
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舟状骨骨折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总结舟状骨骨折采用双头加压螺钉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26例舟状骨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Mayo腕关节功能评定:优21例,良3例,差2例。结论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舟状骨骨折稳定牢靠,促进骨折愈合,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等优点。
邓雪峰周丽英黄定根夏翠兰
关键词:舟状骨骨折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
“÷”形切口原位植皮法腋臭根治术
2012年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无明显瘢痕、效果确切的腋臭手术治疗方法——"÷"形切口原位植皮法腋臭根治术。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形切口原位植皮法治疗双侧腋臭患者57例。于梭形腋毛区中部作3 cm横切口,两端作约0.5 cm小切口,经中部切口于腋毛区皮下进行锐性剥离、弯形薄剪修剪皮下组织及含大汗腺、毛囊真皮深层,另用刮匙经两端切口搔刮剪刀较难到达的腋毛区两端,将腋毛区皮肤修薄成中厚至全厚皮片,原位植皮,加压包扎。结果本组57例,均顺利完成双侧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65~112)min。完全成活55例,双侧血肿形成致部分皮肤坏死2例,经清除坏死组织和换药处理,于拆线后1月瘢痕愈合。术后随访30例,平均时间8.5(6~12)个月,瘢痕不明显,且无明显异味,效果满意。结论 "÷"形切口原位植皮法治疗腋臭简单可行,效果可靠,无明显瘢痕,值得推广。
陈杰明邓雪峰李维珊
关键词:臭汗症外科手术
改良手术入路转移植骨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改良手术入路转移植骨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防肘内翻的作用。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肘后"S"形正中纵切口改良手术入路,取自肱骨髁上骨折桡侧近断端薄层骨片或骨碎片植于同骨折部尺侧处,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15例。结果 15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30(12~48)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按Flynn等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4例,良1例。无肘内外翻畸形。结论该术式暴露充分,不增加受伤组织的"再损伤",直视下复位、固定、植骨;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功能恢复好;在预防肘内翻畸形方面,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崔彩清李长彬邓雪峰赵振普梁国伟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移植肘内翻儿童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手指皮肤缺损的创面,应用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皮瓣面积:1.5 cm×2.0 cm~2.0 cm×3.5 cm。结果10例皮瓣成活好,其中1例皮瓣术后出现血管痉挛,血管解痉后成活。本组术后均获随访1~12个月,10例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色泽好,两点辨别觉6~9 mm,患指活动功能良好,供区直接闭合。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一种理想皮瓣。
吴耿邓雪峰关助明黄定根林利忠李岩松谢锡洪
关键词:手指皮肤缺损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显微外科
改良趾腓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趾腓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解剖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科应用改良后趾腓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10例,缺损面积(1.8 cm×1.4 cm)^(2.8 cm×2.0 cm)。在传统的趾腓侧皮瓣设计基础上,整体将皮瓣向近端和趾背移动,使皮瓣位于趾背侧,供血动脉为趾趾底腓侧固有动脉不变,回流静脉为趾背浅静脉。结果本组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皮瓣大小(2.4 cm×1.8 cm)^(3.4 cm×2.4 cm),皮瓣均成活,无坏死,无静脉回流障碍。10例随访2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皮瓣色泽接近手指,质地弹性良好,两点辨别觉6~8 mm,患指捏持正常,供足行走自如。结论改良趾腓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静脉口径更大,解剖更容易,供受区并发症更少,皮瓣改良后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吴耿邓雪峰邓君关助明陈飞强林利忠李岩松钟科明
关键词:外科皮瓣[足母]趾指损伤软组织损伤显微外科手术
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11年12月对32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掌、背侧入路或掌背侧双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9.5(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采用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恢复腕关节功能。
邓雪峰周丽英陈杰明黄定根夏翠兰
关键词:桡骨骨折内固定器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手指皮肤缺损的创面,应用尺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皮瓣大小1.6cmx2.5cm∽3.0cmx4.5cm。结果:10例皮瓣存活好,其中1例皮瓣术后出现血管痉挛,血管解痉后存活,10例获随访1个月∽1年,其中10例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色泽好、两点辨别觉6∽9 mm、患指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尺动脉腕上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皮瓣。
吴耿邓雪峰关助明黄定根林利忠李岩松陈飞强
关键词:手指皮肤缺损游离皮瓣显微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