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4篇手术
  • 4篇芬太尼
  • 3篇舒芬太尼
  • 3篇罗哌卡因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直肠
  • 2篇外科
  • 2篇麻醉效果
  • 2篇结直肠
  • 2篇超声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手术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影

机构

  • 6篇广东省佛山市...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9篇邵泳尧
  • 6篇莫平
  • 5篇彭为平
  • 4篇刘茂东
  • 3篇郑映金
  • 2篇莫平
  • 2篇王仁儒
  • 2篇刘朝晖
  • 2篇罗勇
  • 1篇黄小琼
  • 1篇罗丽凤
  • 1篇沈智文
  • 1篇陆立仁
  • 1篇梁秀萍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腰椎手术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临床进行胸腰椎手术时需要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麻醉药物常常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抑制呼吸,易应发心血管并发症等;术后的苏醒期的躁动和疼痛,患者术后一定时间的认知障碍等[1]。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药,能够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表现出良好的镇痛、抗躁动效果,目前已成为临床辅助麻醉的优选药物[1,2]。本文选择92例胸腰椎手术患者,研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腰椎手术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为今后右美托咪定在临床辅助麻醉用药提供参考。
邵泳尧莫平麦耀海陈少娟
关键词:交感神经活性胸腰椎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全身麻醉患者麻醉用药辅助麻醉
小剂量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对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2011年
目的:罗哌卡因12mg复合舒芬太尼5ug 和布比卡因8mg复合舒芬太尼5ug腰麻用于老年病人TURP手术,比较两种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分级I或II级病人60例,欲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TURP 手术,随机分为两组,R组(罗哌卡因组)和B(布比卡因组),R组病人鞘内给予罗哌卡因12mg舒芬太尼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ml,B组病人鞘内给予布比卡因8mg舒芬太尼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ml,记录围术期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发生心动过缓、需要用麻黄素处理低血压的例数以及恶心呕吐、瘙痒的例数.结果:腰麻后两组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收缩压在60min和120min,舒张压在5min 10min 30min 60min,心率在15min 30min 布比卡因组均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结论:12mg罗哌卡因和8mg布比卡复合舒芬太尼5ug腰麻能为老年病人TURP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而罗哌卡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要低于布比卡因.
刘茂东彭为平莫平邵泳尧郑映金梁秀萍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舒芬太尼腰麻TURP血流动力学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及利多卡因超声雾化用于喉显微手术无肌松气管插管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及利多卡因超声雾化用于喉显微手术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喉显微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利多卡因超声雾化+七氟醚吸入组(C组);0.2μg/kg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超声雾化+七氟醚吸入组(D1组);0.4μg/kg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超声雾化+七氟醚吸入组(D2组);0.6μg/kg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超声雾化+七氟醚吸入组(D3组)。采用Viby-Mogeneon气管插管条件分级标准评价气管插管条件。记录入室后(T1)、右美托咪定注射后(T2)、插管前(T3)、插管后即刻(T4)及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5)的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T1时点比较,C组的T4、T5时点MAP、HR升高,D2组T3时点及D3组T2、T3、T4时点的HR下降(P〈0.05);与C组比较,D1、D2、D3组T2、T3、T4、T5时点HR下降;D1、D2、D3组插管满意率高,插管不满意率低(P〈0.05);与D1组比较,D2组的T2、T3及D3组的T2、T3、T4时点HR下降(P〈0.05);与D2组比较,D3组的T3、T4时点HR下降(P〈0.05)。D3组出现1例患者HR〈50次/min。四组均无出现SP〈80 mm Hg病例。各组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0.6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及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可以安全有效用于喉显微手术无肌松气管插管,其中以0.4μg/kg右美托咪定为比较适宜剂量。
郑映金邵泳尧陆立仁
关键词:七氟醚利多卡因喉显微手术
麻醉诱导前及全麻维持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及全麻维持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两组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及全麻维持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统计两组气腹充气前(T1)、麻醉后10 min(T2)、排气后30 min(T3)、排气后2 h(T4)血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2、4、8、12、24 h时疼痛程度(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⑴两组T2、T3时期血清ALT、AST、TBIL水平较T1增高(P<0.05),T4时期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较T2、T3时期降低(P<0.05),且T2、T3、T4时期观察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⑵两组T2时期血清Cor、MDA水平较T1时期增高,SOD水平降低(P<0.05),T3、T4时期两组血清Cor、MDA水平较T2时期降低,SOD水平增高(P<0.05),且T2、T3、T4时期观察组血清Cor、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⑶观察组罗库溴铵、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⑷观察组唤之睁眼时间、恢复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⑸术后2、4、8、12、24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⑹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25.58%,P<0.05)。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于麻醉诱导前及全麻维持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可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及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术后恢复用时,且术后疼痛感较轻,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
邵泳尧莫平沈智文麦耀海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结直肠外科手术麻醉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本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均采用静脉诱导麻醉,并在此基础上行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注入30 mL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注入30 mL 0.3%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和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静息、运动疼痛程度,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两组的静息、运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 h,研究组的静息、运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时、麻醉诱导后5 min、切皮后2 min,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拔管后10 min,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0.3%罗哌卡因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程度,阻滞时间长达12 h,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麻醉中应用0.3%罗哌卡因药物安全简单,可作为围手术期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铨初邵泳尧罗丽凤莫平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
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ASAI~Ⅱ级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生理盐水1mL+1%罗哌卡因10mL)、Ⅱ组(舒芬太尼10μg/1mL+1%罗哌卡因10mL)、Ⅲ组(舒芬太尼20μg/1mL+1%罗哌卡因10mL),每组均为20例。选择L1-2间隙硬膜外麻醉,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各组分别追加研究剂量。记录麻醉的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结果Ⅱ、Ⅲ组起效时间及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较I组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Ⅲ组分别有2例和5例出现瘙痒,Ⅲ组有1例病人恶心呕吐,其余患者未观察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10μg)复合罗哌卡因可以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彭为平刘朝晖王仁儒莫平罗勇邵泳尧刘茂东
关键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
Narcotrend监测调控快速康复外科结直肠手术麻醉深度的效果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调控快速康复外科结直肠手术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选择快速康复外科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39~72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Narcotrend监测组(NCT组)和常规监测组(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行胸段硬膜外麻醉,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NCT组根据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NI)调节丙泊酚用量使麻醉深度维持在NI值64-37水平,对照组以患者临床体征与麻醉医生经验调节麻醉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手术开始前(T2)、手术气腹后2 min(T3)、手术气腹后1 h(T4)、手术结束(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NI,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拔管后10 min、30 min的RSS镇静评分及VRS镇痛评分,复苏期不良事件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与T0时间点相比,NCT组和对照组T1、T2时间点MAP与HR均显著降低(p〈0.05)。T1、T2、T3时间点对照组MAP显著低于NCT组(p〈0.05)。T1、T2、T3时间点对照组NI显著低于NCT组(p〈0.05)。NCT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瑞芬太尼用量无明显差别(p〉0.05),NCT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拔管后10 min、30 min的RSS镇静评分、VRS镇痛评分及复苏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均无发生术中知晓。结论运用Narcotrend监测调控快速康复外科结直肠手术麻醉深度可以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麻醉复苏时间,提高麻醉质量,为个体化麻醉处理提供一种较好的监测方法。
莫平彭为平邵泳尧郑映金
关键词:NARCOTREND快速康复外科麻醉深度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ASAI~Ⅱ级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生理盐水1ml+1%罗哌卡因10ml)、Ⅱ组(舒芬太尼10μg/ml+1%罗哌卡因10ml)、Ⅲ组(舒芬太尼20μg/ml+1%罗哌卡因10ml),每组均为20例。选择L1-2间隙硬膜外麻醉,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各组分别追加研究剂量。记录麻醉的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结果Ⅱ、Ⅲ组起效时间及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较I组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分别有2例和5例出现瘙痒,Ⅲ组有1例患者恶心呕吐,其余患者未观察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10μg)复合罗哌卡因可以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彭为平刘朝晖王仁儒莫平罗勇邵泳尧刘茂东
关键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
喷他佐辛与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喷他佐辛与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女性患者40例,年龄19~5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和曲马多组,每组20例。两组均静脉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时喷他佐辛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5 mg·kg-1,曲马多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1。记录术毕至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评定拔管后RSS评分及拔管后10、30 min的VRS评分,并记录需要追加哌替啶镇痛的例次,观察两组不良事件。结果喷他佐辛组苏醒时间(5.5±1.1)min、拔管时间(7.1±1.0)min、拔管后RSS评分中位数2.5分;曲马多组苏醒时间(5.3±0.9)min、拔管时间(6.7±0.8)min、拔管后RSS评分中位数3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喷他佐辛组拔管后10、30 min的VRS评分中位数均为1分,追加哌替啶3例;曲马多组拔管后10、30 min的VRS评分中位数均为2分,追加哌替啶9例。
彭为平莫平黄小琼刘茂东邵泳尧
关键词:喷他佐辛曲马多瑞芬太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