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非能量器械联合喉返神经监测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保护喉返神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使用能量器械清扫喉返神经相关淋巴结的能量组和使用非能量器械并进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非能量监测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来寻找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喉返神经相关淋巴结的总转移率为6.96%(38/546)。能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非能量监测组(140 min vs 150 min,Z=-3.071,P=0.002),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明显少于非能量组(170 mL vs 210 mL,Z=-2.017,P=0.044),但非能量监测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明显少于能量组(7.48%vs 17.17%,χ^(2)=4.533,P=0.033),且非能量监测组的患者更有可能从喉返神经损伤中恢复(P=0.022)。体质指数(OR=1.228,95%CI:1.030~1.465,P=0.022)、肿瘤的解剖学分型(OR=0.079,95%CI:0.022~0.285,P<0.001)、肿瘤原发侧(OR=3.613,95%CI:1.130~11.550,P=0.030)和手术器械(OR=5.237,95%CI:1.686~16.266,P=0.004)是喉返神经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体质指数、肿瘤的解剖学分型、肿瘤原发侧和手术器械是喉返神经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清扫喉返神经相关淋巴结时联合使用非能量器械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可能有助于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并提高恢复率。
目的系统评价思维导图在癌症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癌症患者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采用Cochrane 5.1.0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包括18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可以减轻癌症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MD=-9.82,95%CI(-14.37,-5.27),P<0.01]、抑郁情绪[MD=-7.27,95%CI(-9.69,-4.85),P<0.01]、疼痛程度[MD=-1.03,95%CI(-1.75,-0.31),P<0.01],提高自我护理能力[MD=17.59,95%CI(15.22,19.95),P<0.01],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MD=-12.51,95%CI(-16.76,-8.25),P<0.01],提高护理满意度[RR=1.23,95%CI(1.16,1.31),P<0.01]。结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可以缩短癌症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缓解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