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立志

作品数:19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语言
  • 5篇汉语
  • 5篇儿童
  • 3篇修辞
  • 3篇语义
  • 3篇普通话
  • 3篇习得
  • 3篇活用
  • 3篇个案
  • 3篇个案研究
  • 3篇古今
  • 3篇古今汉语
  • 3篇词类
  • 3篇词类活用
  • 2篇动词
  • 2篇语用考察
  • 2篇早期儿童
  • 2篇给字
  • 2篇给字句
  • 2篇汉语儿童

机构

  • 18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19篇邹立志
  • 3篇白聪
  • 2篇周琳
  • 1篇张云秋
  • 1篇肖永华
  • 1篇周建设
  • 1篇程莉维
  • 1篇代英

传媒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世界汉语教学
  • 2篇修辞学习
  • 1篇语文研究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语言研究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第五届全国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话早期儿童“给”字句习得个案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通过对一名1-4岁普通话儿童纵向语料的追踪,考察"给"字句的习得情况并探索其习得机制。文章考察了儿童原型双宾句"N1给N2N3"语序的建立、其相关句式的习得时序,还考察了汉语儿童四种"给"字句的习得时序(S3
邹立志
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
儿童早期词汇-语义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8
2008年
本文通过对几名儿童早期词汇-语义的跟踪研究,讨论了儿童早期词汇-语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儿童的词汇-语义系统经历了分离语词单位、词语理解和使用的互动、选取语义特征、形成语义场等过程。
邹立志
关键词:儿童语义特征语义场
从语言系统本身看网络语言的规范被引量:20
2007年
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出现的新词跟以往的新词新语有本质的不同.它们并不是为了弥补新事物出现引起的词汇空缺而产生,而是对旧事物进行辞趣层面的命名改造。从语言规范系统来看,网语制造了两类词:异读异体词、异读异体同形词。另外网语制造了语言系统内部的词语歧义和背景语言的大面积更动.都引发了较严重的规范问题。网语存在的强烈游戏性本来无可非议,但如果听任网语在网络社群之外恣意蔓延则会引发不良后果。它停留于浅表的辞趣变异并不有助于丰富汉语.反而容易造成汉语系统内的语言混乱,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关注。
邹立志
关键词:网络语言
“好不A”诸现象的语义语用考察被引量:18
2006年
"好不A"有否定式、肯定式和肯否式三种类型。否定式和肯定式是两种基本类型,肯否式是由肯定式派生出来的。否定式的产生源于否定式委婉,肯定式的产生源于反语式委婉。进入肯定式的词语呈现出对称局面,进入否定式和肯否式的词语都呈现出不对称局面,但它们不对称的原因却不一样。在表达上,肯定式中语义等值的"好A"和"好不A"其语用价值有细微差别。
邹立志
关键词:否定式肯定式
论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不同本质被引量:8
2009年
现代汉语的活用主要是修辞现象,而古汉语的活用却主要是"词汇–语法"现象。(1)古汉语词类"活用"是汉语发展早期词汇贫乏引起的造词现象。(2)古汉语词类"活用"对句法结构的高度依赖性,是语言早期句法结构相对简单引起的。(3)词类活用现象的逐渐减少,其原因主要来自于语言系统内部:1)词汇的日渐丰富导致词汇–语义系统演变;2)句法结构向复杂化的方向演变。(4)通过词类活用现象我们看到古今汉语追求经济性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邹立志白聪
关键词:词类活用词汇-语法
汉语儿童早期会话中关联标记“然后”的发展个案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考察了一名普通话儿童1-5岁会话中关联标记"然后"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儿童关联标记"然后"发展的一系列特点,主要有:(1)儿童从2岁以后开始使用关联标记,"然后"是产出最早也是频率最高的关联标记词;(2)儿童各年龄段"然后"的产出频率都是"关联标记>逻辑连词";(3)儿童关联标记"然后"的发展在4岁前平缓增长,4岁后增长迅速;(4)关联标记"然后"各功能的分布体现为"延续义>并列义>结果义>其它义"逐级递降的趋势。文章从认知因素、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会话语体的高互动性解释了影响儿童关联标记"然后"发展的制约机制。
邹立志
关键词:汉语儿童
普通话早期儿童趋向动词习得个案研究——以“上、下”两组趋向动词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本文对一名1;2—3;7普通话儿童"上、下"两组共六个趋向动词的习得情况作了详尽的追踪考察,包括它们习得的时间序列、产出频率、语义发展规律等,我们发现儿童趋向动词习得在认知发展上反映出"路径→结果→时间"的隐喻投射;在语义发展上,基本上演绎了汉语历时发展上"空间→路径→结果→状态→时间"实义虚化的过程;在语法发展上,体现出"词汇范畴→词汇—语法范畴→语法范畴"的转变。总的看来,儿童的语义—语法发展跟他们的认知发展基本一致,不过语用频率因素可能压倒认知原则从而使某些词义习得违背一般的习得序列,但我们认为这些词义的语用频率之所以高,归根到底还是认知语义决定的。我们的研究支持基于认知功能的语言习得观。
邹立志周琳程莉维
关键词:趋向动词语言习得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普通话儿童指别标记语的发展
2021年
本文基于互动语言学的视角,考察了普通话儿童1-5岁指别标记语的发展。研究发现儿童指别标记语的发展有如下特点:(1)儿童的指示代词先于话语标记用法习得;(2)儿童指别标记语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稳定期四个阶段;(3)儿童跟成人一样,都是“那”组数量占绝对优势,只是儿童是“那个>那”,成人是“那>那个”;(4)儿童指别标记语的话语功能分布跟成人相反,是“话隙填充>话题转换>话题延续”;(5)儿童指别标记语的使用频率跟成人输入并不成正比,而是呈现出鲜明的互动性关系。文章对儿童指别标记语发展的互动交际机制作出了解释。
邹立志
关键词:普通话儿童
诗歌语体的隐性语义变异被引量:4
2000年
诗歌语体是众多语体中变异较明显的一种典型语体 ,语义变化是诗歌言语变异的核心。前人对形式变异较为明显的超常搭配研究较多 ,对隐性语义变异却注意不够。本论文专门探讨这一问题 :语义本身具有的弹性为诗歌提供了语言基础 ,诗歌的隐性语义变异大致从这几方面进行 :1、词义泛化 ;2、边缘义凸出 :( 1)表象义 ,( 2 )情感义 ,( 3 )社会文化义 ;3、语义层次丰富 :( 1)现实意义层 ,( 2 )艺术涵义层 ,( 3 )美学一哲学意义层 ;4、词义的再生 :( 1)搭配义的再生 ,( 2 )系统义的再生。
邹立志
关键词:词义泛化
“修辞立其诚”的言语行为限制被引量:1
2014年
汉语修辞学史上的著名命题"修辞立其诚"提出了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修辞理想,但是作为学术研究,我们还应该从言语行为的全过程去追问"修辞"为何难以"立其诚"。本文探讨了影响修辞之诚的种种言语行为要素构成的形义扭曲关系:1.言语形式本身构成的形义扭曲关系;2.发话主体的交际意图构成的形义扭曲关系;3.接受主体的解码心理构成的形义扭曲关系;4.不同语境系联构成的形义扭曲关系。我们只有在明晓了修辞的种种行为限制之后才有可能无限地接近或者捕捉到修辞之"诚"。
邹立志
关键词:修辞立其诚言语行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