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书琴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炎
  • 7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病毒
  • 4篇血清
  • 4篇慢性
  • 4篇病毒性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病毒
  • 3篇乙型病毒性肝...
  • 3篇肝炎患者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蛋白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重型
  • 2篇重型乙型
  • 2篇重型乙型病毒...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慢性乙型

机构

  • 8篇常州市第三人...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郑书琴
  • 6篇陆建春
  • 5篇柳龙根
  • 5篇史建国
  • 4篇张曦
  • 4篇叶峰
  • 4篇蔺淑梅
  • 3篇薛源
  • 3篇张秀军
  • 2篇吴列秀
  • 2篇徐天敏
  • 1篇刘小静
  • 1篇李岳礁
  • 1篇邸莹
  • 1篇李洪
  • 1篇朱珍
  • 1篇陈天艳
  • 1篇易婷
  • 1篇张树林
  • 1篇严桐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肝脏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用于拉米夫定耐药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挽救治疗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TAF)的疗效与替诺福韦酯相当,但其在骨骼和肾脏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可用于老年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物耐药时的挽救治疗。现报道TAF用于挽救治疗1例肝硬化、肾功能不全伴多重耐药的患者。TAF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且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但是未能阻止肝癌的发生。
郑书琴陆建春史建国柳龙根薛源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
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慢性肝病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 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 (CHI3L1)水平与显著肝组织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相关性,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 收集165例慢性肝病患者资料,均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血清CHI3L1浓度、肝纤维化4项指标(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和FIB-4评分,以肝穿刺病理结果为依据,比较血清CHI3L1与其他几种方法对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诊断的优劣.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模型筛选和构建,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 血清CHI3L1水平随着纤维化分期增加而增加,并在肝硬化期最高,在S0 ~ S1期,S2 ~ S3期和S4期的水平分别为62.82(41.40 ~ 87.20),70.94 (48.47 ~ 122.60)和141.06 (78.18 ~ 197.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01).CHI3L1对显著纤维化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 (0.60 ~ 0.77),对肝硬化的诊断为0.74 (0.65 ~ 0.83).利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矫正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CHI3L1是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独立预测指标.基于CHI3L1,Ⅳ型胶原以及FIB-4构建的联合诊断模型能够进一步提升诊断价值,诊断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 (0.72 ~ 0.86)和0.80(0.73 ~ 0.87). 结论 CHI3L1在慢性肝病显著纤维化,肝硬化中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现有的其他标志物Ⅳ型胶原和FIB-4评分所构建的诊断模型可进一步提升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洪严桐朱珍包作伟徐天敏谢静郑书琴崔曼曼柳龙根
关键词:肝硬化
病毒性乙型肝炎生物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与病毒的持续感染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体内长期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以导致肝硬化及肝癌,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仍是抗病毒治疗,因此,清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HBV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过去十年,乙型肝炎治疗手段大量增长,
郑书琴柳龙根叶春艳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生物治疗治疗性疫苗病毒载量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研究进展
2010年
郑书琴蔺淑梅叶峰张曦吴列秀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标志物DNA定量血清学指标HBV
138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38例,收集病历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在138例重型乙肝患者中,男性111例,占80.43%;26~45岁71例,占51.45%;慢性重型者132例,占95.65%,有肝硬化者97例,占70.29%;未曾进行过抗病毒治疗者103例,占74.64%,仅16例曾进行过规律的抗病毒治疗,占11.59%;HBV-DNA阳性(大于1×103 IU/mL)患者115例,占83.33%。结论积极规律的抗病毒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毒,减少和避免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及肝硬化的发生是减少重型乙肝发生的关键。
郑书琴蔺淑梅叶峰张曦
关键词: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并发症病死率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和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每组20例。替比夫定组单用替比夫定治疗,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在用替比夫定的基础上加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不同时间点HBeAg血清转换率及基因变异率、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复常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4周后HBV—DNA定量阴转率替比夫定单药组为65%,HBeAg阴转率为41.65%,血清转换率为27.65%,联合治疗组治疗144周后均发生病毒学阴转,阴转率100%;治疗144周后变异耐药率单药组累计M204I变异7例,变异率35%,联合治疗组无1例发生M204I变异,较替比夫定单药组进一步降低耐药率;替比夫定单药治疗组治疗2年后HBeAg血清转换率53.3%,治疗3年后HBeAg血清转换率为59.3%,联合组治疗3年后HBeAg血清转换率为70%,治疗3年后HBeAg血清转换率联合组较单药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基线肝功能中A岍均数单药组为276U/ml,联合治疗组为295U/ml,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替比夫定或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生化指标在12周均恢复正常,治疗后24w、48W、72W、96W、120W、144W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治疗方法的生化指标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且安全。
郑书琴史建国陆建春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E抗原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外周血清代谢组学特点分析
研究目的和背景系统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糖、氨基酸代谢和固有免疫系统活化关系密切。在我国,乙肝病毒相关ACLF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特征相关报道较少。材料与方法本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共入组9...
薛源张秀军陆建春林琳郑书琴徐天敏柳龙根
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H1表达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近年的研究逐渐揭示免疫学因素影响着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进展。B7-H1(又称PD-L1,CD274)及其受体PD-1是近年发现在T细胞激活中介导负性共刺激信号的分子,已有众多研究证实其在外周免疫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慢性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吴列秀蔺淑梅张曦郑书琴叶峰陈天艳赵英仁张树林
关键词:恩替卡韦
比阿培南致意识障碍一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因"右上腹痛伴发热2d"急诊入院。20d前因骨折服用肝损药物史,既往无特殊病史,无精神病史,无肝炎病史。入院后持续高热,体温最高达40℃,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肝功能明显异常,诊断考虑败血症、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予以抗感染、保肝等综合治疗。经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4d体温仍无下降趋势,予以换用"比阿培南"加强抗感染治疗第二天患者体温明显下降,但反复出现意识障碍,持续数小时后自行恢复正常,排除其他病变存在可能,后换用"盐酸依替米星"继续抗感染治疗直至出院后一月未再出现上述表现,考虑意识障碍与比阿培南有关。
郑书琴史建国陆建春易婷
关键词:比阿培南木僵
以胆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小胆管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报告被引量:1
2017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因"慢性肝炎2年,右上腹疼痛伴尿黄1d"于2017年3月24日入本院。患者自2015年2月至本次发病期间曾反复多次因右上腹疼痛伴肝功能异常住院治疗,均经抗生素抗感染及常规保肝治疗后好转,
张秀军陆建春薛源郑书琴史建国
关键词:胆管炎硬化性胆道感染病例报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