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华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污染
  • 4篇水污染
  • 3篇地下水
  • 3篇地下水污染
  • 3篇地下水资源
  • 3篇水资源
  • 2篇地下水污染现...
  • 2篇行政
  • 2篇水污染现状
  • 2篇污染现状
  • 1篇淡水资源
  • 1篇行政区
  • 1篇行政执法
  • 1篇战略性
  • 1篇整体环境
  • 1篇政府
  • 1篇执法
  • 1篇中国自然保护...
  • 1篇社区共管
  • 1篇生态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郝华
  • 1篇张晶

传媒

  • 1篇环境保护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陕西环境
  • 1篇水利发展研究
  • 1篇2003年中...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4
  • 5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析政府对环境民事诉讼不适当干预被引量:2
2003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纠纷在不断增加。由于环境行政法律规范的缺陷和环境行政执法的不力,很多纠纷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于是污染受害者不得不求助于环境民事诉讼程序。然而,政府部门对这些诉讼活动的不适当干预引起了一系列严重后果:降低了法律、政府和司法部门的权威性,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严重威胁了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不利于我国法制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着重探讨了种种危害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干预的动机和法院软弱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郝华张晶
关键词:环境民事诉讼环境污染环境行政执法
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状况与对策研究被引量:74
2004年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淡水资源组成之一的地下水资源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突出表现在城市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污染加剧,其中地下水的污染给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以实现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目标。
郝华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污染城市化淡水资源
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基本对策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淡水资源组成之一的地下水资源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突出表现在城市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污染加剧,其中地下水的污染的现状给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应当予以...
郝华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水体污染可持续利用
文献传递
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基本对策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淡水资源组成之一的地下水资源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突出表现在城市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污染加剧,其中地下水的污染的现状给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应当予以...
郝华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污染途径
文献传递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干扰素受体敲除的细胞系及功能研究
自从干扰素(Interferon)被发现并在培养细胞中被证明具有抑制病毒感染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从那时起,研究者们已经能渐渐阐明IFN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对它们在细胞的多效性作用分类,利用它们对多种多样的疾病具有潜在的...
郝华
关键词:干扰素
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法律问题研究
自然保护区的兴起,往往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破坏而被迫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作为一个国家为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而划定的特殊保护区域,它既是构成整体环境的一种环境要素,又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严格和有效的形式.近年来,自然保...
郝华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整体环境生物物种基本涵义
文献传递
关于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思考被引量:12
2003年
水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然而在当今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各区域之间由此而引起的纠纷不断产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本文主要以辽河水系和黄河水系为例,初步探讨了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的现状,具体分析了这种现状带来的严重危害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的基本对策。
郝华
关键词:污染防治辽河水系黄河水系
论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特色被引量:2
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推行清洁生产为目的的法律,是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时代潮流的法律,它有利于促进我国污染防治方式的转变,从深层次上解决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该法具有高度战略意义;体现了鼓励性的特征;其适用范围、推行机制和实施手段都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特点。
郝华
关键词:《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鼓励性环境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