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倩倩

作品数:12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3篇代谢
  • 3篇扶正
  • 3篇参芪扶正
  • 2篇代谢通路
  • 2篇乳腺癌前哨淋...
  • 2篇乳腺癌前哨淋...
  • 2篇肾方
  • 2篇通路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前哨淋巴结活...
  • 2篇中医
  • 2篇维生素K2
  • 2篇理学检查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活检

机构

  • 1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12篇郭倩倩
  • 9篇许锐
  • 8篇戴燕
  • 8篇丘嫦
  • 8篇宋雪
  • 6篇陈前军
  • 5篇关若丹
  • 5篇林晓洁
  • 2篇司徒红林
  • 2篇赵帅
  • 2篇林毅
  • 2篇苏懿
  • 1篇吴加花
  • 1篇梁倩蓉
  • 1篇胡晓璇
  • 1篇赖米林
  • 1篇佟琳
  • 1篇梁皓越
  • 1篇马明远
  • 1篇于娜

传媒

  • 4篇新中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体质分类与肺癌预后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癌各项预后因素在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差异,分析中医体质与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肺癌患者254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其进行肺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主要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这4种体质约占3/4(72.9%),其次是气郁质,占10.2%。病理体质类型主要以气虚质为主,所占比例32.3%。对各体质与临床肺癌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及血瘀质这5种体质类型表达与中医治疗呈负相关(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阳虚质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阴虚质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分型、手术治疗以及放疗或化疗与阴虚质表达无相关。结论:肺癌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为主,中医治疗是与体质类型相关最多的因素,肺癌患者由于中医治疗的介入可能影响其体质的改变,而气虚质和阴虚质与中医治疗最密切。
郭倩倩赵帅苏懿陈彦辛莫方良梁皓越邝继盛李柳宁
关键词:肺癌中医体质预后因素中医治疗
健脾补肾方对服用依西美坦的去卵巢大鼠模型骨丢失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对服用依西美坦的去卵巢大鼠模型骨丢失的作用. 方法:采用卵巢去势法建立大鼠绝经后动物模型,给予依西美坦干预,观察不同剂量健脾补肾方对大鼠骨代谢指标(骨形成:PINP、BGP、ALP,骨吸收:...
陈青青陈前军关若丹戴燕许锐宋雪郭倩倩丘嫦
关键词:骨丢失健脾补肾方骨代谢指标骨密度
文献传递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府逐瘀汤对PRS患者Pcv-aCO_2及血乳酸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府逐瘀汤对复苏后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syndrome,PRS)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和血乳酸(LAC)的影响。方法:将62例PRS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治疗指南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和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候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Pcv-aCO_2和LAC水平、生存率,以及Pcv-aCO_2和LAC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0.0%,高于对照组的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SO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cv-aCO_2、LAC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Pcv-aCO_2和LAC均呈正相关(r前=0.091,r后=0.101,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府逐淤汤能提高PRS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气虚血瘀证候积分、Pcv-aCO_2和LAC水平。
苏懿陈银结郭倩倩于娜张云海马明远
关键词:复苏后综合征参芪扶正注射液血府逐瘀汤血乳酸
中国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运用基本情况:一项基于103名临床医生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当前临床医生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运用的个人意愿与实践情况以及不同区域医院差别. 方法:将参与调查医生的特征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常见的临床问题设计成9个问题,问卷设计成电子投票系统,分别于20...
戴燕许锐宋雪郭倩倩丘嫦关若丹林晓洁吴加花毛思颖梁倩蓉陈前军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学检查前哨淋巴结活检
文献传递
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34例,对照组32例,热敏灸组进行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不予其它干预。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压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70.59%,对照组为6.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高血压病有较好的即时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赵帅苏懿万鸣胡晓璇郭倩倩李万瑶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针灸疗法热敏灸
林毅中医外治法治疗可手术乳腺癌经验介绍被引量:5
2017年
林毅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国家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林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将可手术乳腺癌分为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及巩固期等4期进行辨证治疗,同时主张在乳腺癌的整个分期辨证治疗过程中外治法应该贯穿全程。现将林教授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可手术乳腺癌经验介绍如下。
戴燕郭倩倩宋雪丘嫦许锐林晓洁
关键词:乳腺癌中医外治法
参芪扶正液使化疗增效的代谢通路初探——维生素K_2代谢
2016年
目的: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接受参芪扶正液治疗前后的血浆代谢产物的对比分析,寻找参芪扶正液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增效的重要代谢通路,并以此建立其与扶正法抗瘤的联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参芪扶正液治疗组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18例,收取每例患者化疗前后血标本,共70份标本。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获得代谢轮廓图谱,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共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式识别技术,对得到的谱图积分进行分析,根据质谱同位素(质荷比)匹配HMDB数据库,对化疗前后血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的血浆代谢状态与化疗前比较完全发生了分离;化疗后,对照组中维生素K2、伞形花内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中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液能维持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体内维生素K_2和伞形花内酯的代谢平衡,这可能是其达到化疗增效作用的重要环节。
林晓洁关若丹司徒红林戴燕许锐宋雪丘嫦郭倩倩林毅陈前军
关键词:参芪扶正液代谢组学维生素K2
健脾补肾方预防乳腺AIs治疗相关性骨丢失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对乳腺癌AIs治疗相关性骨丢失可能存在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乳腺癌术后服用AIs、BMD的T>-2.5的乳腺癌女性患者,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患者纳入中药治疗组,...
陈青青陈前军关若丹戴燕许锐宋雪郭倩倩丘嫦
关键词:骨丢失健脾补肾方临床药理芳香化酶抑制剂
文献传递
林毅教授从脾胃论治乳腺癌经验介绍被引量:11
2016年
林毅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继承工作的老中医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潜心研究乳房疾病五十载,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和理论上均有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岭南地处中国大陆南端,气候炎热潮湿,这决定了岭南人特有的体质特点,即脾气虚弱兼有痰湿。林毅教授在岭南地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实践中,注重从脾胃论治,效果显著。现简单介绍林教授从脾胃论治乳腺癌的经验,
戴燕丘嫦郭倩倩宋雪许锐
关键词:乳腺癌脾胃名医经验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自身抗体和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8
2016年
目的检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情况,以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否是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治疗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78例,同时选择88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总补体)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免疫指标的变化,自身抗体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核抗体(ANA)阳性的有50例,占64.10%(50/78),其中荧光模式以颗粒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组蛋白抗体(AHA)阳性的有28例,占36.00%(28/7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IgA、IgM因子,C4、总补体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异常,患者外周血自身抗体ANA、AHA阳性率高,揭示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许锐郭倩倩杨乐平赖米林佟琳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补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