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峰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激酶RGDS微泡在体溶栓的血流频谱特点与可能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用直接连接法制备的携尿激酶RGDS超声微泡溶解在体血栓,分析其血流频谱的特征性改变及可能的溶栓机制.方法 42只新西兰大白兔单侧股动脉制成富含血小板的混合性血栓模型,分成7组,每组6只:①单纯超声照射组(US);②超声照射+造影剂注射组(US+M);③单纯尿激酶静脉注射组(UK);④超声照射+微泡造影剂+尿激酶静脉注射组(US+M+UK);⑤超声照射+RGDS微泡造影剂组(US+R);⑥RGDS微泡造影剂+尿激酶静脉注射组(R+UK);⑦超声照射+RGDS微泡造影剂+尿激酶组(US+R+UK),进行在体溶栓治疗.将RGDS、微泡造影剂(SonoVue)和尿激酶通过直接联合法配制成6 ml的混悬液后经耳缘静脉注射,超声照射30 min,应用脉冲多普勒血流仪持续监测血流流速,对血流量和频谱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20 min后US、UK、US+M、US+R及US+M+UK组血流量均未实现再通,R+UK组血流量实现部分再通,US+R+UK组血流量完全再通(P<0.001).血流频谱特点为:未再通的各组在整个溶栓过程中血流频谱为持续小、低幅杂波;再通的R+UK组和US+R+UK组溶栓时血流频谱出现持续高幅、杂乱的波,US+R+UK组溶栓时超声波与血流频谱产生共振变化.结论 在体溶栓时通与不通的血流频谱各具特点,超声共振效应是促进溶栓的可能机制.
- 关丽娜穆玉明王春梅郭朝峰
- 关键词:微气泡血栓溶解疗法尿纤溶酶原激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