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泱泱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双沟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双沟狗头坡花岗岩属高SiO2、K2O的过铝质A2型后造山(后碰撞)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地壳厚度<15km)。U-Pb锆石测年得到双沟岩体的年龄为235.4±1.4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双沟岩体的侵位时间和地球化学性质说明T2末期之前,金沙江-哀牢山洋盆业已闭合,碰撞造山期已经结束,研究区进入了造山带垮塌机制下后造山的伸展阶段。
- 郭泱泱郭安林胡晓佳
- 关键词:印支期花岗岩
- 龙门山南段断裂带磁组构—构造研究及其应力场特征探讨
- 龙门山造山带是一典型的陆内造山带,现今代表了四川地块和青藏高原之间的重要构造界限。其中三大断裂带(后山、中央和前山断裂带)对龙门山的构造演化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在前人对龙门山南段双石断裂、五龙断裂和陇东断裂研究基础上...
- 郭泱泱
- 关键词:磁组构应力场特征印支期
-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带磁组构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9
- 2013年
- 为了探究鲜水河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在野外构造、显微构造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296块构造岩定向样品的磁组构特征和热磁特征,结果显示样品的平均磁化率km值总体较小,属微弱磁性到弱磁性;热磁实验及其显微构造表明顺磁性的页硅酸盐(如黑云母)等矿物对糜棱岩类样品磁化率贡献较大;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总体较大,表明鲜水河断裂带构造变形强烈;磁化率椭球体形状参数T总体大于0,扁率E总体在1附近分布,说明鲜水河断裂带磁化率椭球体以扁圆形为主,整体上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进一步显示出鲜水河断裂带构造变形样式以剪切、压扁为主,伴有拉伸的构造变形,同时也反映出鲜水河断裂带多次变形的综合特征;最小磁化率主轴Kmin方位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和南段分别受近EW向和NE-SW向主压应力控制;同时Kmin方位及其倾伏角特征显示鲜水河断裂带总体以左行走滑剪切为主,北段两侧块体在鲜水河断裂带两次不同的构造活动时期,各自有一定的相对抬升,但抬升幅度均不大;南段则是SW块体相对NE块体抬升,抬升幅度较大;整个断裂带特征显示出鲜水河断裂带在向南发展逐渐转化为挤压构造,这可能与青藏高原物质的向东逃逸受阻以及鲜水河断裂带与龙门山断裂带在此交接的地质背景不无关系。
- 陈应涛张国伟鲁如魁谢晋强郭泱泱
- 关键词:磁组构鲜水河断裂带青藏高原东缘
- 青藏高原东北缘多福屯陆内基性火山岩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启示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多福屯地区钠质基性火山岩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南北构造带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Sr-Nd-Pb特征分析及全岩40Ar/39Ar同位素进行研究。结果全岩40Ar/39Ar年龄结果显示,多福屯钠质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96.21 Ma±2.10 Ma,为晚白垩世(K2)早期。岩石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岩浆形成于部分熔融。火山岩表现为特征的DUPAL(高放射成因铅)异常,属似OIB性质的板内碱性—偏碱性玄武岩,源区具有DM与EMⅡ混合特点。结论多福屯火山岩相关的岩浆活动源于板块边界动力学引起的远程大陆陆内构造效应,即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早期碰撞(100~85 Ma),由于藏北板块的刚性特点,应力实现远程传递到高原东北缘,导致南北复合构造带在西秦岭西段发生构造扰动,诱发了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多福屯火山岩原生岩浆。
- 胡晓佳郭安林宗春蕾张朝锋郭泱泱张琳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南北构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