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金锭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使命感
  • 2篇共产党
  • 2篇共产党人
  • 1篇大学精神
  • 1篇当代大学精神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素质
  • 1篇信息化
  • 1篇学风
  • 1篇学风建设
  • 1篇学生管理
  • 1篇学生学风
  • 1篇学习环境
  • 1篇学习力
  • 1篇学校内
  • 1篇学校内涵发展
  • 1篇以诚为本
  • 1篇中华民族
  • 1篇三层架构
  • 1篇思想道德

机构

  • 8篇集美大学

作者

  • 8篇郭金锭
  • 2篇沈哲琼
  • 1篇董振寿
  • 1篇萧仕平
  • 1篇陈旻
  • 1篇袁晓华

传媒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2篇福建高教研究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闽西职业技术...
  • 1篇厦门城市职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以“诚”为本 塑造当代大学精神——以集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是校园文化长期沉淀形成的精髓。而"诚"是当今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人才培养承担的首要任务,是高校学子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基本要求。集美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以"诚毅"为校训,对"诚"的内涵作了时代的注脚。高校要从尊重事实、承担责任、保持和谐三个层面实现"诚"的内涵,塑造当代大学精神。
郭金锭沈哲琼
关键词: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
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分析及对策被引量:5
2003年
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座谈会、个别访谈以及参阅有关资料等方法,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分析,并阐述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对策,即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袁晓华董振寿郭金锭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
新时期共产党人使命感培养探索
2006年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阶段提出的新目标。要落实好这一重要目标,首先就要解决共产党人的使命问题,全党使命意识的增强,是党践行“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在这关键阶段,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从我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分阶段、分层次地加强共产党人的使命教育:
郭金锭
关键词:共产党人使命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复兴中华民族
新时期共产党人使命感培养探索
2005年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际,本文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试着对共产党人的使命感培养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通过分阶段、分层面的分析探讨.能为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明确责任、培养使命感提供借鉴.
郭金锭
关键词:共产党人使命感
陈嘉庚榜样的特色及其对当代榜样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
2012年
陈嘉庚榜样有三个特点:在榜样形成方式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途径交织;在榜样的主体特征上,强烈的实践品格、独特的精神气象和丰富的物质化精神遗产三者的统一;在榜样作用的对象上,特殊的乡谊和学脉渊源造就出稳定而持久的榜样客体群体。陈嘉庚榜样的三个特点为当代榜样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萧仕平郭金锭陈旻
关键词:榜样教育
论互动式教学中的交往问题被引量:1
2001年
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教师普遍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互动式教学,把交往作为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重要方法,使课堂教学在互动氛围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郭金锭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交往交往功能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7
2009年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面对日渐繁重的学生管理事务与不断膨胀的各类学生信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已是必然趋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力求以网络为平台细化学生工作指标,着力构建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学生管理工作数据库,利用网络技术、服务器和数据库管理实现B/S三层架构,并通过动态管理,努力构建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在常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政治思想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交流、沟通与反馈的平台,通过信息化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优化学生管理工作的育人目的。
郭金锭
关键词:网络技术学生管理B/S三层架构信息化
学生学风现状调查与思考——以集美大学理工科类学生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学风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使良好的学风逐渐沉淀成为学生无形的精神力量,推动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对集美大学学生学风现状进行调查,试图从学生个体角度和环境因素分析现存学风状况的原因,提出从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力、优化学风建设载体极有必要,为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借鉴。
沈哲琼郭金锭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习力学习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