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丽薇

作品数:1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主义
  • 4篇社会主义
  • 3篇邓小平
  • 3篇中国共产党
  • 3篇共产党
  • 3篇国共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群众
  • 2篇文明建设
  • 2篇阶级
  • 2篇工人阶级
  • 1篇党的建设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 1篇第三代领导集...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理...
  • 1篇新民主主义社...
  • 1篇意识形态

机构

  • 8篇中共河北省委...
  • 3篇河北省委党校
  • 1篇河北省委组织...
  • 1篇河北省社会科...
  • 1篇河北省委宣传...
  • 1篇河北省委研究...
  • 1篇河北省委
  • 1篇中共河北省委...

作者

  • 11篇金丽薇
  • 1篇刘海焕
  • 1篇孟祥馨
  • 1篇赵东立
  • 1篇王东进
  • 1篇董树荣
  • 1篇程瑞山
  • 1篇韩立成
  • 1篇杨国春
  • 1篇李昌远
  • 1篇陈万全
  • 1篇谢禄生

传媒

  • 2篇领导之友
  • 2篇理论学习与研...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学习论坛
  • 1篇内部文稿
  • 1篇探索与求是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轨迹被引量:1
2006年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开始了对政权理论的探索。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孕育时期。“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走出苏维埃模式,提出“国防政府”主张、“人民共和国”思想和“民主共和国”方案,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主要观点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标志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发展到顶峰。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直接成果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五四宪法”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政权建国方略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建国方略正式开始。
金丽薇刘海焕
关键词:历史命运
党80年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正确认识和坚持党的阶级基础
2001年
一、建党80年的认识和实践(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认识和实践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组合”。对党的阶级性这一原则问题的认识在党创立时期是没有分歧的。但是,在党成立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自身经验的缺乏,在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上,党内出现了分歧。共产国际在对中国革命进行指导时。
金丽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2004年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指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和两大观点。四个层次即:本质——特征——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从社会功能角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从社会结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特征,从社会模式角度,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大观点即“时空观”和“发展观”,从“时空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从“发展观”把握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发展。
金丽薇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结构社会模式
对中国社会主义选择的再思考
1999年
赵东立金丽薇
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笔谈
1992年
目前,全党同志正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期全体会议的要求,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为将学习更好地引向深入,本刊特邀部分领导同志和理论工作者,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他们的学习体会,现摘发如下。
韩立成杨国春陈万全李昌远王东进董树荣谢禄生孟祥馨金丽薇王洪斌
关键词:辩证关系辩证统一物质文明建设干部培养意识形态领域
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2003年
十六大报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的角度,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三句话的根本要求,这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句话”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科学概括了“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我们在实践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金丽薇
关键词: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建设第三代领导集体脱离群众
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
1997年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形式。 一、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 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金丽薇程瑞山
关键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群众自治组织村两委农民群众农村干群关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3年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金丽薇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产力两极分化邓小平南巡讲话按劳分配
邓小平的理论观
2004年
邓小平的理论观,是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态度和立场。邓小平之所以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是与他长期形成的科学开放的理论观分不开的。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理论观,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读者能通过这篇文章,对邓小平的理论观有更深入的理解。
金丽薇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研究
2008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它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又不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处于特定的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其特征主要有:长期处于初级阶段;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一主多元的所有制结构;以共同富裕为目的、一主多元的分配制度;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相统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为内在要求;以和平发展为其现代化道路。
金丽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