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梅

作品数:36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动脉
  • 7篇介入
  • 7篇护理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桡动脉
  • 5篇细胞
  • 5篇经桡动脉
  • 4篇新生儿
  • 4篇缺氧
  • 4篇主动脉
  • 3篇心理
  • 3篇心内科
  • 3篇心脏
  • 3篇血性
  • 3篇术后
  • 3篇缺血
  • 3篇主动脉夹层
  • 3篇内科
  • 3篇夹层

机构

  • 36篇赣南医学院第...
  • 5篇泸州医学院
  • 4篇赣南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会昌县人民医...

作者

  • 36篇钟梅
  • 16篇钟小明
  • 6篇罗开源
  • 6篇罗汉秀
  • 6篇黄慧民
  • 5篇余鸿
  • 5篇黄海燕
  • 5篇曹佐锋
  • 4篇廖祥中
  • 4篇谢东明
  • 4篇凌嘉源
  • 3篇蔡九妹
  • 3篇张古老
  • 3篇阳贻红
  • 3篇周序锋
  • 3篇严章林
  • 3篇兰艳莉
  • 3篇林玉平
  • 2篇许金仙
  • 2篇谢家和

传媒

  • 11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科技视界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科学模拟医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决近年来医学生儿科操作机会少、临床能力提升不足的情况,在实习期间开设儿科学模拟医学课程,构建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本文设置规划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方式并实践。通过实践,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效,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儿科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库。
钟小明钟梅王湧新
关键词:儿科学
一种防止术后病人侧卧的限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术后病人侧卧的限制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患者躯干和腰部进行固定,提高操作效率,防止术后患者侧卧挤压创口的防止术后病人侧卧的限制装置。一种防止术后病人侧卧的限制装置,...
黄慧民钟梅凌嘉源谢家和唐春芳
血管缝合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隔绝术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血管缝合器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安全性。方法2012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建立股动脉入路完成手术;观察组经皮股动脉穿刺建立股动脉入路完成手术,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血管,观察使用血管缝合器对患者制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制动时间分别为(19.7±2.7)h和(8.9±1.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8±1.5)d和(6.2±1.6)d,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住院费用分别为(11985.6±758.0)元和(11452.9±439.0)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可以缩短术后制动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钟梅钟小明罗汉秀黄慧民谢东明
关键词:血管缝合器主动脉夹层
当归多糖对宫内缺氧新生大鼠海马区NSE、GFA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海马区NSE及GFAP表达的影响及当归多糖的干预。方法:孕14 d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缺氧组(20)和治疗组(20),缺氧组在孕14 d时缺氧,治疗组在缺氧前注入当归多糖,对照组不行缺氧干预。幼鼠出生时取脑组织进行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缺氧后新生鼠海马区NSE表达明显减少(P<0.05),GFAP表达明显增多(P<0.05);当归多糖组NSE表达明显高于缺氧组(P<0.05),GFAP表达明显低于缺氧组(P<0.05)。结论:8%O2宫内缺氧将导致新生鼠海马区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当归多糖能抑制宫内缺氧对新生鼠海马区神经的损伤。
钟梅钟小明余鸿
关键词:当归多糖宫内缺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可立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可立苏联合经鼻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6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随机分成可立苏+NCPAP组和NCPAP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治疗转归、并发症。结果:可立苏+NCPAP组在PaO2、SaO2均好于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立苏+NCPAP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NCPAP组(P<0.05)。2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立苏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可明显改善患儿通气和换气,临床效果好。
钟小明钟梅罗开源
关键词: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宫内缺氧对幼年大鼠大脑齿状回颗粒细胞及其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当归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生后幼年大鼠齿状回颗粒细胞及其学习能力的影响和当归的干预。方法将孕14 d大鼠置于三气培养箱内缺氧,当归组在缺氧前注射当归注射液;缺氧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但不缺氧;待自然生产,产后30 d各组随机取幼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后取脑组织,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水迷宫实验各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搜索时间比较:缺氧组<对照组(P<0.05);缺氧组<当归组(P<0.05);积分光密度(IOD)均数比较:缺氧组<对照组(P<0.05);缺氧组<当归组(P<0.05)。结论宫内缺氧能损伤齿状回颗粒细胞并降低大鼠的记忆能力;当归注射液能减轻宫内缺氧对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损伤,增强缺氧大鼠的记忆能力。
钟小明钟梅刘跃梅余鸿
关键词:当归注射液齿状回颗粒细胞记忆能力
一种防止病人摔倒的新型心内科护理专用轮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病人摔倒的新型心内科护理专用轮椅,包括坐垫、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存放箱,所述存放箱设置在靠板左侧面,且存放箱内部设置有多节伸缩杆,所述多节伸缩杆设置在靠板左侧面,且多节伸缩杆左端设置有支撑轮,所述...
黄慧民钟梅凌嘉源谢家和唐春芳
文献传递
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并"烟囱"技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并"烟囱"支架技术在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观察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二科独立为7例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
谢东明周序锋阳贻红严章林廖祥中蔡九妹张古老凌嘉源罗时珂曹佐锋林玉平钟文婷陈信光常海英黄鹤钟梅朱金海王碑肖坤赖平
以管床医师为单位的PDCA模式降低儿科病区均次住院费用的探索
2014年
目的:探讨降低儿科病区均次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儿科病区的住院病种进行分类和费用分析,取前3类疾病为监控病种,以均次住院费用前2位的管床医师为主要质控对象,运用PDCA进行干预。结果:2013年儿科病区均次住院费用由4 441.89元降至3 942.19元,与2012年同期相比,效果显著(P<0.05)。结论:以管床医师为单位的PDCA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儿科病区均次住院费用,值得推荐。
钟小明钟梅罗开源刘宗兰
关键词:PDCA儿科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综述骨髓基质细胞在缺血性脑病方面的运用及其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以“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neuron,ischemic cerebropathia,transplantation,in brain”进行组合检索,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基质细胞,缺血性脑病,神经,移植,脑内”,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基质细胞及其治疗缺血性脑病研究相关。排除标准:明显不随机的实验。质量评价: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谨,实验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合理。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46篇相关文献,排除197篇内容陈旧或重复的文献,49篇符合纳入标准,选用其中的30篇作为本文参考文献,分别涉及骨髓基质细胞的概况、制备与鉴定、植入、治疗机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内容。资料综合:骨髓基质细胞具有高度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诱导分化形成3个胚层来源的细胞,是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可采用贴壁培养、密度梯度离心、流式细胞仪分选和免疫磁珠分选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通过识别细胞表面抗原进行细胞鉴定。通过外科移植、经脑脊液途径和经动、静脉输入等多种输入途径来治疗缺血性脑病,经基因修饰后的骨髓基质细胞输入体内治疗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殖、分化替代受损神经细胞并整合到原有的神经网络当中,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目前亟需解决的是对治疗时间点的选择、适应证、输入细胞的数量和途径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结论:作为种子细胞,骨髓基质
钟小明钟梅余鸿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缺血性脑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