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沁萍
- 作品数:55 被引量:77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化学诱变剂对日本血吸虫成虫作用的初步研究
- 化学诱变剂MNNG诱导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形态结构变化(畸变)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初步研究.
- 明珍平董惠芬蒋明森易同寅钟沁萍
- 关键词:化学诱变剂日本血吸虫
- 文献传递
- 肺生物基质及鼠尾胶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 (ECM)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生存、生长的影响 ,佐证 ECM有利于培养细胞的生存、生长。方法 将虫龄 2 1d的日本血吸虫细胞接种于预先涂有肺生物基质、鼠尾胶的培养瓶和小盖玻片上常规培养 ,分别在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拍照 ,并运用酶细胞化学方法进行培养细胞的乳酸脱氢酶 (L DH)染色。对照组未涂生物基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细胞饱满 ,弹性好 ,立体感强 ,存活时间长 ,L DH活性强 ,对高温具一定的耐受性 ;尤其是肺基质中培养的细胞 ,酶活性最强 ,培养 6 0 d的细胞仍观察到具有分裂能力。结论 ECM能改善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生存、生长的微环境。实验组间比较 。
- 陈迪才董惠芬蒋明森朱俊勇钟沁萍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细胞外基质
-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磷酸酶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
- <正> 目的本文研究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将虫龄26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于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培养...
- 蒋明森刘晴董惠芬朱俊勇钟沁萍
- 文献传递
-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磷酸酶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碱性磷酸酶 (AKP)和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虫龄 2 6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 ,培养于RPMI16 4 0含 2 0 %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培养 7,14 ,2 1,35和 4 9d时 ,分别运用改良的Gomori钙 -钴法和Gomori硫化铅法进行AKP和ACP染色。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 ,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AKP和ACP活性均渐减弱。培养 2 1d后 ,所有培养细胞的AKP活性开始减弱 ;培养至 4 9d ,AKP阴性反应细胞所占比例增大 ,但仍有较多细胞具AKP活性 ;而ACP活性在培养 14d时 ,有的细胞显著增强 ,有的却明显减弱 ;培养至 35d ,所有细胞的ACP活性减弱 ,并出现ACP阴性反应的空泡状细胞 ;至 4 9d ,大部分细胞的ACP反应为阴性。结论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AKP、ACP活性均减弱 ,AKP、ACP活性的强弱可以作为评价血吸虫细胞培养条件优劣的指标 ;培养细胞呈分批、逐步退化。
- 蒋明森刘晴董惠芬朱俊勇钟沁萍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磷酸酶
- Fura-2/AM荧光法测定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用钙荧光探剂 (Fura- 2 / AM)检测静息状态下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 ,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 [Ca2 + ]i的影响。方法 将 1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童虫制成细胞悬液 ,贴壁法接种于 30 ml培养瓶中 ,培养液为 RPMI- 16 4 0含 2 0 %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在培养的 0 - 3d,制备日本血吸虫细胞悬液 ,采用 Fura- 2 / AM钙荧光探剂测定正常静息状态下及加入β-巯基乙醇后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 [Ca2 + ]i。结果 正常静息状态下 ,培养 0 d的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 [Ca2 + ]i为 188.2 nmol/ L ;培养 1- 3d的 [Ca2 + ]i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它们的平均值为 (187.0± 10 .7) nm ol/ L ,与培养 0 d的 [Ca2 + ]i比较 ,差异也无显著性(P>0 .0 5 )。β-巯基乙醇可使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 [Ca2 + ]i明显升高 (P<0 .0 1) ,并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培养 1- 3d,静息状态下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 [Ca2 + ]i比较稳定 ,β-巯基乙醇能影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的 [Ca2 +
- 彭延董惠芬蒋明森钟沁萍明珍平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FURA-2/AM细胞内游离钙离子
- 湖北钉螺肝脏细胞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湖北钉螺肝脏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观察肝脏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分布。方法解剖湖北钉螺取肝脏,用0.2%(体积比)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浸泡及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无菌洗涤、磨碎、过滤,收集肝脏细胞。采用联合法和静置悬浮法接种培养。细胞培养液配方:50mlM199溶液、3mg/ml水解乳蛋白溶液30ml(平衡盐溶液配制)及胎牛血清20ml,混匀,附加常量抗生素(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100μg/ml、卡那霉素50μg/ml),混匀,调节pH值为7.2~7.4。于26.5℃培养。联合法培养的肝脏细胞分别进行Giemsa、SDH和LDH染色,显微镜观察活细胞与染色细胞形态、SDH和LDH的分布,以及观察静置悬浮法培养的肝脏细胞形态。结果联合法培养的肝脏细胞贴壁后形态各异,以圆形、椭圆形为主,也有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等。细胞大小约(4~16)μm×(6~20)μm。较小细胞形成细胞簇,细胞核不明显,细胞质丰富、透亮。散在分布的单个细胞稍大,细胞核较大而明显,细胞质较少。培养5~7d的肝脏细胞逐渐退化。Giemsa染色将细胞分为两种,一种为细胞质呈蓝色,细胞核紫红色;另一种是细胞质呈紫红色,细胞核呈蓝色。SDH和LDH染色,细胞质出现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蓝色颗粒。静置悬浮法培养的肝脏细胞不易贴壁,多为圆形,细胞核不明显。细胞较小,约为(4~6)μm×(6~8)μm。培养3d均被细菌污染。结论联合法更适合湖北钉螺肝脏细胞原代培养,SDH和LDH活性位于肝脏细胞质中。
- 叶青朱俊勇钟沁萍蒋明森董惠芬
- 关键词:湖北钉螺肝脏细胞细胞培养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
- SIEA免疫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卵胚胎发育的作用
- 2001年
- 目的 采用体外培养方式 ,探讨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 (SIEA )免疫血清的抗卵胚胎发育作用。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脏无菌分离提取虫卵 ,转入 RPMI- 16 40培养基中 ,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加入正常鼠血清和 SIEA免疫血清。试验 1:培养虫卵 30 d;试验 2 :培养虫卵 14d。观察统计各期虫卵比较。结果 在试验 1中 ,SIEA免疫血清组成熟卵比例与对照组比较 ,下降 2 2 .5 % ,初产卵、胚胎卵和死亡卵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在试验 2中 ,SIEA免疫血清组成熟卵比例下降 14.7% ,胚胎卵比例上升 2 4.4%。结论 体外培养系统中 SIEA免疫血清具有抗日本血吸虫卵胚胎发育的作用。
- 杨明义董惠芬蒋明森明珍平钟沁萍张培喜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体外培养
- 日本血吸虫雄虫抽提物对卵黄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雄虫抽提物对卵黄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灌注法获取2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虫体,无菌处理后分离雌、雄虫体。取雌虫卵黄腺段虫体,冷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将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以常规培养基含100μg/ml雄虫抽提物培养。培养第7天,取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制备标本并观察。结果实验组成熟卵黄细胞出现概率较对照组高,核和胞质染色均匀;卵黄滴内的卵黄球之间界限清晰,数目可数;线粒体数目较少,电子密度较低。未成熟卵黄细胞胞质中粗面内质网较丰富。对照组中卵黄细胞的核和胞质电子密度降低,脂滴数目增多,空泡化程度严重,未见线粒体;成熟卵黄细胞中卵黄滴内的卵黄球之间已发生融合,有卵黄球从中释放出来,成为裸露体;未成熟卵黄细胞中卵黄球与外面包绕的膜之间空隙增大,粗面内质网扩大和囊泡变,核糖体脱颗粒。结论日本血吸虫雄虫抽提物对雌虫卵黄细胞在体外的发育与存活具有促进作用。
- 钟沁萍李俊琳明珍平蒋明森董惠芬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超微结构
- 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类物质作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类物质动态的影响。方法将日本血吸虫成虫细咆接种于小盖玻片上,置于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第4d,细胞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用含3μg/ml 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48h,对照组细胞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作相同处理。细胞经彻底清洗后.继续以常规培养基培养3周,然后换用含5%小牛血清的低血清培养基培养。NNNG处理后第1~8周.每周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进行高碘酸雪夫(PAS)染色和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观察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含量及分布变化。取培养第6周的染色细胞,用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内代表糖含量的吸光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培养细胞的着色逐渐变浅,糖含量逐渐减少;实验组细胞的着色则逐渐加深,糖类物质和糖原含量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NNG处理后第5周。实验组细胞着色最深.核质着色型第二类细胞和分裂细胞数目显著增加。结论MNNG诱导后,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咆内糖原和糖类物质含量均明显增加,分裂细胞增多。
- 明珍平钟沁萍董惠芬朱俊勇蒋明森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化学
- 肝基质与/或β-巯基乙醇对日本血吸虫细胞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肝基质与β-巯基乙醇分别及联合作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影响.方法冷消化法将虫龄为18 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制成细胞悬液,联合法接种于普通小盖玻片和预先铺敷肝基质的小盖玻片上.前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β-巯基乙醇组,后者被分为肝基质组与β-巯基乙醇+肝基质联合处理组(简称联合组).培养第1~4周,分别对各组细胞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染色,光镜下观察分析.结果培养第1周细胞的LDH活性最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LDH活性逐渐降低.培养前2周,β-巯基乙醇组与联合组细胞的LDH活性相近,肝基质组与对照组的相近,前者强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3周始,肝基质组培养细胞的LDH活性最强,与其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LDH活性的促进作用比β-巯基乙醇稳定、长效;两者联合无协同作用.
- 覃金红彭延董惠芬蒋明森明珍平钟沁萍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肝基质乳酸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