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焓

作品数:50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历史地理
  • 9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史料
  • 5篇民族史
  • 4篇清朝
  • 4篇注释
  • 4篇民族史研究
  • 4篇汉文
  • 3篇帝国
  • 3篇政治
  • 3篇史学
  • 3篇文史
  • 3篇故事
  • 3篇汉文史料
  • 3篇传说
  • 2篇学术
  • 2篇游牧
  • 2篇中古
  • 2篇人类学
  • 2篇他者
  • 2篇他者视角
  • 2篇突厥

机构

  • 40篇中央民族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7篇钟焓

传媒

  • 7篇中国边疆民族...
  • 6篇历史研究
  • 6篇西域研究
  • 4篇民族研究
  • 3篇历史评论
  • 2篇文史哲
  • 2篇中国史研究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清史研究
  • 1篇世界民族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史学月刊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满语研究
  • 1篇文化纵横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唐宋历史评论
  • 1篇民族史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翻译出版不能为反华学者及其著作洗白——从白桂思《丝绸之路上的帝国》的中译本说起被引量:1
2021年
白桂思原著中诸多攻击中国主权、煽动中国边疆地区“独立”的狂悖之言,在中译本里均被节译、改写,甚至直接删而不译。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和危害性,不仅使白桂思这样一位对中国偏见颇多的人士摇身一变为“中立学者”,还容易使读者丧失对该书其他内容和全书主题的应有警惕。
钟焓
关键词:翻译出版丝绸之路不译帝国中译本
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视角--跨语际交流、历史记忆与华夷秩序语境下的回回形象被引量:14
2008年
"回回"作为指代特定人群的名称,经历了一个由"他称"向"自称"转变的历时性过程。汉文文献有关界定和描述,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笼罩在"他者"话语下的生成物。通过对这种"他者"视角所作的还原式剖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回回形象在各种记载中的来源和形成,从而为民族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钟焓
关键词:回回他者空间地理历史记忆华夷秩序
略论中亚突厥系民族对成吉思汗的尊崇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14世纪以来中亚突厥系民族尊崇成吉思汗的种种表现,指出成吉思汗崇拜在中亚是一种超民族、超语言、超宗教的涵盖了从政治领域到民间文化各层面的精神信仰,并阐释了这种崇拜长期存在的原因。
钟焓
关键词:成吉思汗
阿里·阿克巴《中国纪行》中的“wjwd”考释
2004年
本文考证了波斯文史籍《中国纪行》
钟焓
论清朝君主称谓的排序及其反映的君权意识——兼与“共时性君权”理论商榷被引量:3
2017年
依照近来美国清史学界颇为流行的"共时性君权"理论,清朝君主的形象通常被拆解为若干不同的侧面以平等地对应帝国统治下的各大群体。这种解说模式的突出弱点在于忽略了以下史实:首先,清朝君主主动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多个法定身份中,其在重要程度上绝非毫无分别的等量齐观,而是具有鲜明的排序性,即天子一皇帝的位次通常高于汗(君)一额真(主)。其次这种排位次序反映了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君权观念的显著变迁,彰显出缺乏普适性君权观念的内亚政治传统逐渐退居于中原王朝政治传统之下的统治理念。最后清朝君主拥有的有些具有宗教色彩的政治身份仅属被其统治的帝国内特定群体对其形象的定位,而对清朝君主来说,此类身份带有明确的客位性质("他称"),而非源自君权自身的主动选择("自称")。
钟焓
关键词:皇帝清朝
北族王朝没有中国意识吗——以非汉文史料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6
2018年
汉唐以后的北族王朝统治时期曾留下了相当丰富的非汉文史料,只需对"中国"一名在这些史料中所见用例进行梳理与考察,就足以表明元清两朝的统治者,不仅同样以"中国"之名指代本朝,而且接受了具有显著自我认同色彩的"中国意识",与历史上汉族建立的统治王朝并无本质的不同。这种对于中国的认同观念,还可上溯到时代更早的分别由契丹人和女真人建立的辽朝和金朝。故有些国外学者怀疑中国之名及中国认同未被这些北族王朝所接受的观点,谅难成立。
钟焓
关键词:北方民族
《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注释来源初探——以与《群书治要》本注释的比较为中心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首次对《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中一部分注释的来源进行了考察,将其与初唐的《群书治要》中所保留的《三略》古注作了逐一对比,结果证实了西夏本注释多袭引古注,但在文字上又常加以扩充,还在以前未见有注文的正文后新加注释,这使得注文的篇幅较之古注大大增加。
钟焓
“阿鲁骨马”一词的语源与本义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对见于《明实录》和《高昌馆译语》中的“阿鲁骨马”一词在当时的含义进行了考察 ,对李盖提给出的“纯种汗血马”释义提出辩驳 ,依据汉文记载并结合语言分析指出 ,它的词根是突厥语arγu -,原义是指混血马 ,与早先见于辞书的阿尔浑马词义近似。而所谓“纯种汗血马”之义纯属晚出义项 ,与明代的实际情况不符。文章还附带论述了它在蒙古语 -满语中的传播及词义变化。
钟焓
10~13世纪作为“秦-契丹”组成部分的天山北路与吐鲁番之地--以非汉文史料的记载为中心被引量:2
2020年
作为空间地理概念的“中国”一词在西域-中亚的非汉文史料中多被表述为“秦-契丹”。不少国外学者以为其在地域上仅仅涵盖通常意义上的中国内地(China Proper),并不包括历史上的今新疆地区,进而衍生出只有在18世纪中期经历了清朝对于准噶尔部的“征服”及其统治以后,新疆广大地区才成为中国一部分的观点。本文则以吐鲁番及天山北路一带为例,通过梳理排比及考察辨析宋元时期的非汉文史料,有力地揭示了这种认识缺乏史实依据。事实上,“秦-契丹”在地域上不仅指代内地,而且常常涵盖了西域地区的吐鲁番及天山北路一带。这一研究结论充分彰显出早在元朝之前,西北边疆和祖国内地即长期处在同一个中国的地理概念中,元朝和清朝对西域的统一则意味着实现了境内地域整合的中国(“秦-契丹”)最终发展为不可分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钟焓
关键词:高昌回鹘西辽天山北路
清朝皇帝对达赖的权力授予是单向的——评何伟亚的有关论述
2023年
达赖喇嘛在16世纪后半期介入西藏政局后,直至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其权力最主要或最基本的来源始终是朝廷皇权,所以才先后将明清皇帝授予的名号头衔以藏语音译的方式用于命令类文告中,以彰显其正统性。
钟焓
关键词:五世达赖喇嘛正统性清朝皇帝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