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荆
作品数:
8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俞顺章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张幼辰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卫国荣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周文忠
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
陈传炜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期刊文章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8篇
医药卫生
主题
5篇
探针
4篇
地高辛
4篇
乙型
4篇
乙型肝炎
4篇
肝炎
4篇
DNA探针
3篇
人乳
3篇
乳头
3篇
瘤病毒
3篇
免疫
2篇
地高辛配基
2篇
乙肝
2篇
乙型肝炎病毒
2篇
人乳头状瘤
2篇
人乳头状瘤病...
2篇
乳头状
2篇
乳头状瘤
2篇
乳头状瘤病
2篇
乳头状瘤病毒
2篇
配基
机构
7篇
上海医科大学
1篇
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8篇
钱荆
7篇
俞顺章
7篇
张幼辰
3篇
卫国荣
2篇
陈传炜
2篇
周文忠
1篇
王明雁
1篇
王云飞
1篇
欧阳佩英
1篇
谢红燕
1篇
陆惠娟
1篇
程华
1篇
程华
1篇
资晓林
1篇
刘佩莉
1篇
陈声林
1篇
肖萍
1篇
丁爱华
1篇
郭德宏
传媒
3篇
标记免疫分析...
1篇
上海医学
1篇
上海免疫学杂...
1篇
上海医学检验...
1篇
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1篇
2002
1篇
1996
3篇
1995
3篇
1994
共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非放射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1994年
非放射性的生物素(Biotin)和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乙肝病原基因探针(Bio-HBVDNA和Dig-HBV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最低检出值分别为1pg和0.5pg。320份血清检测了HBVDNA和HBeAg,并与α-_(32)P标记的探针检测结果相比较,它们的特异性分别为96.5%、98.1%和88.9%;灵敏度分别为81.7%、86.7%和61.7%;符合率则为93.8%、95.9%和83.8%。应用Dig-HBVDNA探针,作斑点杂交试验,在乙肝患者血清、白细胞、尿、粪、唾液以及旅客列车的桌面、车箱门把手、厕所门把手和水笼头上,均可检得阳性结果。我所研制的非放射性乙型肝炎病原基因诊断试剂,为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提供了极为有用的工具。
张幼辰
程华
钱荆
欧阳佩英
卫国荣
陈传炜
俞顺章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生物素
地高辛配基
DNA探针
免疫组化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
被引量:1
1995年
我院1992年7月~1993年3月共495份病理诊断为湿疣(52份)、鳞状乳头状瘤病(202份)和非特异性炎或增生性病变(241份)的外阴、阴道及宫颈赘生物的活检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衣壳抗原和DNA。在湿疣、鳞状乳头状瘤病和非特异性炎或增生性病变中,HPV-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23%(36/52)、0.00%和0.00%;HP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62%(44/52)、11.38%(23/202)和3.31%(81/241)。免疫组化法和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湿疣和鳞状乳头状瘤病中HPV的阳性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认为湿疣与鳞状乳头状瘤病是二种不同的疾病。HPV在鳞状乳头状瘤病和非特异性炎或增生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也有极显著性差异,推测鳞状乳头状瘤病者易受HPV感染,对其可予对症处理并随访。免疫组化ABC法检测HPV的阳性结果可靠,定位清晰,有助于组织学表现不典型湿疣的诊断。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敏感,可为感染病毒分型提供依据。
陆惠娟
郭德宏
王明雁
丁爱华
张幼辰
钱荆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核酸斑点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非放射性分子探针在分子流行病学上的研究和应用
俞顺章
张幼辰
钱荆
王云飞
陈声林
欧阳佩英
刘佩莉
陈传炜
卫国荣
程华
谢红燕
该成果试制成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人乳头瘤病毒(HP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非放射性分子探针,供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应用。研究证实HBV不仅在血液、白细胞中存在;还存在尿液、粪便、唾液中,并广泛污染公用设...
关键词:
关键词:
探针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骨骼肌注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在小鼠体内诱发乙肝表面抗原特异的免疫反应
被引量:1
1996年
将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质粒pAct-MS直接注入小鼠骨骼肌中,2周后加强免疫1次。免疫后4~9周间,每周检测小鼠血清中HBs。结果表明实验组6/8只小鼠HBs为阳性,对照组8只小鼠均未检测到HBs。本实验证实直接注射质粒DNA外源基因能获得表达,并能引起免疫反应。
周文忠
钱荆
吴运瑾
张幼辰
俞顺章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基因免疫
表面抗原
免疫反应
p^(53)cDNA探针制备及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的应用
1995年
p ̄(53)cDNA探针制备及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的应用资晓林,钱荆,俞顺章,张幼辰p ̄(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已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发现其缺失和突变 ̄[1]。目前研究p ̄(53)基因缺失的方法多采用同位素标记探针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
资晓林
钱荆
俞顺章
张幼辰
关键词:
DNA探针
地高辛
肿瘤
地高辛标记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将含HPV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活化、扩增、提取、酶切回收,获得纯化的7.9kbHPVDNA片段,通过随机引物标记法制成Dig-HPVDNA探针。用此探针进行斑点杂交,Southern转印杂交检测女性生殖器活检组织标本中的HPVDNA,并检测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133例活检组织标本中,经病理切片诊断为尖锐湿疣的标本,其HPV6b和HPV11检出率为80.65%,非尖锐湿疣为6.93%。试验证明,此探针检测HPVDN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背景清晰、有效期长,适用于临床检测。
钱荆
俞顺章
张幼辰
谢红燕
陈传伟
卫国荣
肖萍
刘建华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斑点杂交
DNA
探针
用微弹轰击法介导的转基因对小鼠进行乙肝病毒遗传免疫研究
被引量:5
1995年
用包裹DNA的金微弹轰击耳朵,将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小鼠皮肤细胞,在小鼠血清中检测HBsAg及抗-HBs抗体。实验组8只小鼠中,有3只在基因转移3天后检测到HBsAg。14天再轰击1次。16天后2只鼠中检测到抗-HBs抗体。28天后4只鼠中检测出抗HBs抗体。对照组4只小鼠中HBsAg及抗-HBs抗体均未检测出。本实验为今后进一步分析乙肝病毒的遗传免疫奠定了实验基础,提供了实验依据。
周文忠
钱荆
俞顺章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转移
地高辛配基人乳头瘤病毒DNA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2
1994年
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物地高辛配基(Digoxigenin),通过随机引物法制成地高辛配基人乳头瘤病毒DNA(Dig-HPVDNA)探针。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宫颈组织中的HPVDNA。经试验证明,该探针检测HPVDNA的灵敏度与(32)P-HPVDNA探针相近。经与(32)P-HPVDNA探针同时对65份临床标本进行比较,结果附合率达95%以上。35份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型检出率为34.29%。Dig标记的探针检测HPVDNA特异性高,重复性好,背景显色低。
钱荆
张幼辰
俞顺章
陈贻训
周元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DNA探针
地高辛配基
子宫颈肿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