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鸣鸣
作品数:
9
被引量:2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孙雅妮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黄新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胡三莲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侯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柴益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专利
3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1篇
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4篇
护理
3篇
术后
2篇
血管
2篇
皮瓣
2篇
皮瓣转移
2篇
下肢
2篇
暴露疗法
2篇
创面
1篇
滴速
1篇
血管痉挛
1篇
用电安全
1篇
针头
1篇
韧带
1篇
韧带重建
1篇
十字韧带
1篇
手部
1篇
手部功能
1篇
手术
1篇
手术部
1篇
手术部位
机构
9篇
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9篇
钱鸣鸣
6篇
黄新艳
6篇
孙雅妮
4篇
胡三莲
2篇
何丹
2篇
柴益民
2篇
侯卫华
1篇
杨洁
1篇
王凤岩
1篇
许鑫
1篇
周玲
1篇
钱会娟
1篇
宋秋燕
传媒
1篇
解放军护理杂...
1篇
上海护理
1篇
中华现代护理...
1篇
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2篇
2022
1篇
2021
2篇
2019
1篇
2015
1篇
2013
1篇
2011
1篇
2006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暴露疗法在下肢损伤皮瓣转移术后患者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暴露疗法在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行皮瓣转移修复术后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8月住院行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创面采用传统纱布包扎疗法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9月—2013年4月住院行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创面于术后6~8 h拆除包扎敷料采用暴露疗法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转移皮瓣的血液循环、皮瓣存活率、创面感染及医疗成本4方面指标,评价创面包扎疗法和暴露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转移皮瓣肤色、肿胀、充盈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63,6.47,6.48;P<0.01)。观察组患者转移皮瓣皮温正常率、皮瓣存活率分别为83.33%和97.6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40,5.91;P<0.05)。观察组的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29,P<0.01)。两组患者医疗成本比较,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换药次数、护理工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44,32.78,22.44;P<0.05)。结论下肢损伤伴组织缺损行皮瓣转移修复术后创面护理实施暴露疗法,能有效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便于及时观察转移皮瓣的血液循环,并能早期发现转移皮瓣血管危象的征象,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胡三莲
黄新艳
钱会娟
钱鸣鸣
柴益民
侯卫华
关键词:
皮瓣转移
创面护理
暴露疗法
毛细血管返流时间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毛细血管返流时间监测仪,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外壳、挂绳块、显示屏、开始键、停止键以及重置键,所述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挂绳块底部,所述挂绳块内部开设通孔,所述外壳底部卡合探棒插槽外壁,所述探棒插槽内部...
陈可可
黄新艳
钱鸣鸣
文献传递
暴露疗法在下肢创伤皮瓣转移术后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胡三莲
黄新艳
孙雅妮
钱鸣鸣
柴益民
侯卫华
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的康复护理
2006年
钱鸣鸣
杨洁
关键词:
前十字韧带重建
康复护理
一种充电式可控温的手部功能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式可控温的手部功能垫,包括底座、两个支撑座、第一固定座、固定箱以及第二固定座,本实用新型涉及手部功能垫体技术领域,通过加热结构可以对患者的手部进行加热,加速患指的复温,可以有效的减少患指因冷刺激导...
王竹筠
黄新艳
孙雅妮
钱鸣鸣
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子母贴;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表面的中部;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覆盖所述观察窗口;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表面的中...
周珠莺
孙雅妮
何丹
黄新艳
钱鸣鸣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输液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输液报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内壁的上部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设有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壳体下表面的右侧连接有电线的一端,所述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主体,所述报警器主体内设有...
殷敏婧
黄新艳
孙雅妮
钱鸣鸣
一种形状可调节的随形垫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形状可调节的随形垫,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容纳腔和开口,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内侧,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外侧,所述开口为可开闭的开口;内胆,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
何丹
胡三莲
孙雅妮
周玲
钱鸣鸣
文献传递
不同皮温检测方法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皮温检测方法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行择期穿支皮瓣移植术的患者456例,监测其不同组别术后1h至术后10d的皮温变化,并观察皮瓣色泽、毛细血管充盈程度、血管的充盈和搏动、局部出血和水肿等指标。各组间测试仪器、量程、压力、治疗、用药、环境等均相同。结果患者在术后3d内皮温变化活跃,第4天起趋于平稳。术后3d每间隔2 h检测与4、8h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1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测试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点远端、中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3d内测量皮温1次/2h;发现皮瓣色泽等指标发生变化时,即刻测量直至稳定。术后4~10d皮温测量可1次/4~8h,发生变化时即刻测量直至稳定。测量时注意保持测试笔体自然下落,在皮瓣中、远端测量30s即可准确测得皮温,同时应遵循定位测量和健、患侧相同部位对应的原则。
许鑫
宋秋燕
王凤岩
孙雅妮
钱鸣鸣
胡三莲
关键词:
皮肤温度
护理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