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正兰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韧性
  • 2篇力学性能
  • 2篇力学性
  • 1篇断裂韧性
  • 1篇多晶
  • 1篇多晶材料
  • 1篇压电
  • 1篇压电陶瓷
  • 1篇氧化锆
  • 1篇增韧
  • 1篇室温
  • 1篇室温力学性能
  • 1篇陶瓷
  • 1篇铁电
  • 1篇铁电相变
  • 1篇显微结构
  • 1篇高性能陶瓷
  • 1篇PZT
  • 1篇TZP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陆正兰
  • 2篇朱国强
  • 1篇施剑林
  • 1篇来亭荣
  • 1篇黄校先
  • 1篇蒋丹宇
  • 1篇严东生
  • 1篇张清纯
  • 1篇李包顺
  • 1篇庄红娟
  • 1篇冯涛

传媒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实验力学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6
  • 2篇199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显微结构对α-β-SiAlON陶瓷室温力学性能数据离散性的影响
2005年
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数据具有分散性相对较大、重复性较差的特点,它们的各种力学性能指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通过测量具有不同显微结构特征的α-β-SiAlON模型材料(β′含量:35wt%或60wt%;晶界相:YAG或M相;晶粒尺寸:0.4μm到1.1μm;柱状β′晶粒长径比:从4.3到8.1)的显微硬度、压痕断裂韧性和弯曲强度,借助强度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内部缺陷对这些力学性能数据离散性的影响。发现以上参数的分散性对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有较强的依赖性。长柱状β′相含量多并且充分长大的α-β-SiAlON的数据离散性明显小于高α′相含量的α-β-SiAlON陶瓷。此外,压痕断裂韧性的数据离散性同弯曲强度的数据离散性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采用压痕法进行对比性的材料强度可靠性检验。
陆正兰朱国强冯涛蒋丹宇
关键词:显微结构力学性能
3Y—TZP多晶材料密度、断裂相变与力学性能的相互关系被引量:8
1996年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Y—TZP(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多晶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韧性及硬度)和断裂时相变性能的研究,发现材料的相对密度不仅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而且影响断裂时断口四方相向单斜相的相变量材料密度越高,相交量越大。
施剑林李包顺陆正兰黄校先严东生
关键词:多晶材料力学性能氧化锆
高性能陶瓷断裂韧性的SEPB评价技术被引量:13
1993年
本文综述和比较了高性能陶瓷断裂韧性(K_(1c))的各种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桥压法(BridgeIndentation)制备预裂纹技术(SEPB)及基本原理.指出用 SEPB 法测得的 K_(1c)是其他多数方法的下限值,但这是相当可靠和稳定的测试技术,它克服了目前广为采用的 SENB 法的不足之处.对七种典型的高性能陶瓷分别采用五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测定 K_(1c),比较结果,支持了上述观点.
来亭荣凌健荣陆正兰朱国强庄红娟Swain M.V.
关键词:断裂韧性陶瓷
极化电场取向对应力诱发PZT畴转向增韧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研究了 PZT 压电陶瓷断裂韧性 k_(1c)随温度、特别是铁电相变的变化.探讨了极化电场与外应力的相对取向对材料 K_(1c)的影响.结果表明,断裂韧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至居里点处的最低值,然后略有回升.基于裂纹尖端应力诱发畴转向的增韧机理,极化取向垂直于外张应力时的 K_(1c)比平行取向的高.
张清纯陆正兰
关键词:压电陶瓷韧性铁电相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