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石墨
  • 3篇摩擦学
  • 3篇纳米
  • 2篇润滑
  • 2篇石墨烯
  • 2篇烯基
  • 2篇金刚石薄膜
  • 2篇类金刚石
  • 2篇类金刚石薄膜
  • 2篇复合材料
  • 2篇改性
  • 2篇DLC
  • 2篇复合材
  • 1篇导电性
  • 1篇电镀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沉积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电机
  • 1篇电极

机构

  • 12篇兰州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核四〇四有...
  • 1篇中国航发北京...

作者

  • 12篇陈丽
  • 2篇冯辉霞
  • 2篇雷姣姣
  • 2篇张斌
  • 1篇张俊彦
  • 1篇徐惠
  • 1篇慕波
  • 1篇崔锦峰
  • 1篇郭军红
  • 1篇杨保平
  • 1篇陈泳
  • 1篇高凯雄
  • 1篇王毅
  • 1篇李鑫

传媒

  • 2篇真空与低温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当代化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薄膜及其摩擦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微纳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设计逐渐转向微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由于微构件尺寸减小、表面效应增强,粘着、纳米摩擦和磨损等问题严重影响着MEMS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因为微纳系统活动构件的间隙处于纳米量级,常规的液体润滑剂将导致摩擦副表面产生很大的粘滞力和剪切力,所以液体润滑剂不再适用于微纳系统。因此,通过表面改性,在微纳器件表面涂覆/沉积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的薄膜,成为提高微构件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手段。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刚性,同时具有低摩擦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有望作为纳米润滑材料构筑石墨烯纳米润滑薄膜及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润滑薄膜,减小微纳尺度下接触表面的粘着、摩擦和磨损,提高MEMS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目前,在石墨烯和石墨烯基润滑薄膜的制备及其微纳摩擦学性能方面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结果。本文对近年来石墨烯纳米润滑薄膜和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润滑薄膜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其微纳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石墨烯基纳米复合薄膜作为润滑薄膜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石墨烯基纳米复合薄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陈丽黄银于元烈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
铀的表面防腐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金属铀因具有优异的放射性能在国防和核能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然而,由于铀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在大气环境中极易被腐蚀。在众多防腐技术中,表面处理技术被广泛用来提高铀的耐腐蚀性能。聚焦铀表面防腐的需求,重点综述了表面合金化、电镀、离子注入、离子镀等铀的防腐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针对不同技术目前面临的难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近年来,离子注入、离子镀技术成为铀防腐领域的研究重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金属铀的防腐性能仍需更进一步提高,复合沉积技术可以结合各种技术的优点,有望制备出耐蚀性更好的铀表面防腐涂层。此外,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在防腐领域拥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是制备铀表面高性能防腐涂层的潜在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合理利用铀的氢化腐蚀特性,可能使该材料成为一种优秀的储氢材料。
陈丽刘瑞轩孟树文赖振国高凯雄
关键词:防腐电镀离子注入离子镀脉冲激光
金属双极板导电耐蚀涂层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双极板(BPs)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应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耐蚀性、低成本、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气密性。与石墨BPs相比,金属BPs的力学性能较好,易于加工,成本较低,但是在燃料电池的酸性工作环境中易被腐蚀,会导致燃料电池输出效率降低,严重影响燃料电池的应用。因此,表面防腐蚀技术是使金属BPs突破应用场景限制的关键瓶颈技术,开发具有优良导电性、强耐腐蚀性的新型BPs涂层始终是该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对过渡金属碳化物涂层、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非晶碳涂层、石墨烯基涂层、导电聚合物涂层和高熵合金涂层等在燃料电池金属BPs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金属BPs在实际应用中仍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金属BPs防腐蚀涂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吕建祥张斌朱永明陈丽
关键词:双极板耐蚀性导电性表面改性
氨基表面组装薄膜的构筑及其微观摩擦学特性被引量:1
2013年
以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A)作为分子底层,采用两步组装的方法在单晶硅基底表面制备一系列相同结构不同分子链长的自组装双层薄膜。利用椭圆偏光测厚仪、接触角测定仪、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薄膜的形成及微观摩擦力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低表面能的疏水性末端基团有利于降低薄膜的摩擦力和摩擦因数;组装分子碳链长度的增加有助于形成有序性强和致密度高的组装薄膜,从而减小薄膜表面的摩擦力和摩擦因数。
陈丽
关键词:自组装膜堆积密度表面能
PBL方法在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引入应用化学实践教学体系中,创新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在应用化学的开放和创新平台上,围绕实验内容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先问题,后内容",尝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指导老师是学生进行专业实验的辅导者。
徐惠王毅陈泳陈丽
关键词:PBL教学法应用化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
环氧改性的单晶硅表面聚合物薄膜的摩擦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MS)作为连接层,在单晶硅基底表面制备2,5-呋喃二酮与1-十八烯的共聚物(PMAO)聚合物薄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原子力显微镜表征薄膜的结构,分别从微观和宏观摩擦学角度考察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PMAO聚合物通过环氧硅烷分子与基底之间形成化学吸附,GPMS增强了聚合物/无机界面间的粘附性和稳定性;与空白基底相比,聚合物薄膜具有低摩擦系数和优异的抗磨性能,可以作为低载荷下硅基材料的抗磨减摩防护层.
陈丽张俊彦
石墨烯基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2O2的检测
采用滴涂法分别制得了石墨烯和石墨烯氧化物负载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结果发现修饰电极对H2O2的氧化还原都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而石墨烯作为载体时的响应性能更加灵敏。修饰电极对H2O2的响应性随银纳米粒子负载的增加而增大。当...
陈丽蒋鹏张俊彦
关键词:修饰电极H2O2
文献传递
电化学沉积石墨烯/DLC复合薄膜的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阐述了液相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类金刚石碳基(DLC)复合薄膜,以无水甲醇为碳源,自制的石墨烯为掺杂剂,在单晶硅基底上电化学沉积制备得到RGO/DLC复合薄膜,利用TEM、AFM、Raman、XPS等表征手段对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石墨烯在DLC复合薄膜中均匀分散,掺杂结果表明所得薄膜主要成分为C、O;电化学腐蚀测试结果表明所得薄膜在Na Cl溶液中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冯辉霞雷姣姣陈丽
关键词:石墨烯电化学沉积电化学腐蚀
甲基硅油微胶囊/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摩擦学性能被引量:9
2017年
以甲基硅油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具有自润滑功能的微胶囊(MCLMs);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MCLMs为功能填料通过本体浇注法制备了MCLMs/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纳米压痕仪表征了MCLMs的表观形貌和壳层硬度,通过高速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热重分析和万能试验机评价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对复合材料的磨损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MCLMs复合材料在100 N,50 r/min下的摩擦系数为0.22,磨损率降低92%;MCLMs对聚苯乙烯基体增韧效果显著。
杨保平李鑫慕波崔锦峰郭军红陈丽
关键词:微胶囊聚苯乙烯复合材料自润滑
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腐蚀性能研究进展
2024年
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碳膜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低、磨损率低、耐腐蚀性强等特点,自80年代以来备受关注,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摩擦腐蚀性能受微观结构、组分和环境介质影响较大,限制了实际应用范围。讨论了氢含量、掺杂异质元素及多层结构对DLC薄膜在溶液介质中摩擦腐蚀性能的影响,总结了DLC薄膜在海水环境、醇类环境及酸性环境中的摩擦腐蚀行为,探讨了薄膜在海水环境中的摩擦腐蚀机理。展望了DLC薄膜摩擦腐蚀性能的发展趋势。
杨景圆刘黎陈丽
关键词:类金刚石薄膜微观结构环境介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