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友峰

作品数:4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艺术
  • 6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戏曲
  • 15篇曲艺
  • 15篇戏曲艺术
  • 6篇表演
  • 5篇艺术
  • 5篇中国戏曲
  • 5篇宗教
  • 3篇审美
  • 3篇审美形态
  • 3篇世俗
  • 3篇戏剧
  • 3篇现代戏
  • 3篇民族
  • 2篇当今社会
  • 2篇心理
  • 2篇叙述性
  • 2篇艺术思想
  • 2篇原始宗教
  • 2篇中国戏曲艺术
  • 2篇人类学

机构

  • 33篇中国戏曲学院
  • 5篇复旦大学
  • 4篇南开大学
  • 2篇《戏曲艺术》...

作者

  • 39篇陈友峰

传媒

  • 12篇戏曲艺术
  • 7篇文化艺术研究
  • 4篇民族艺术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戏剧(中央戏...
  • 2篇民族艺术研究
  • 2篇戏曲研究
  • 2篇浙江艺术职业...
  • 1篇东方丛刊
  • 1篇中华戏曲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庙堂仪礼与巫觋表演--《诗经》《九歌》中的戏曲因素和戏曲品性
2016年
《诗经》中的"桑间濮上之歌"走进朝堂并与"朝廷之音"相结合,为王宫廷堂上的"雅乐"补充了质野鲜活的血液,尤其一些"对话"形式的歌谣,具有初始形态的戏曲品性,为综合性表演艺术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楚辞》的某些篇章同样拥有鲜明的戏曲因子,《九歌》歌舞并重,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离奇,且多是装扮表演,不论整体结构,抑或祭祀过程中的场上演出,均体现出鲜明的戏曲品性。尤其是华美的唱词(或曰"歌词")、意向明确的装扮表演、描绘细腻的心理活动、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笼罩全场的诗意性和浓郁的抒情性,体现出戏曲艺术初始形态的鲜明特性。
陈友峰
关键词:《诗经》
现代戏曲艺术思想述评被引量:2
2014年
现代戏曲艺术思想是在社会意识复杂、思想多元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发展和演变而成的。它既是中国近代戏曲艺术思想的历史承续,又有在复杂的现代历史环境中形成的自身特征。改良和革新仍是现代戏曲艺术思想演变的主要线索,各种戏剧组织和艺术流派纷呈且均提出各自的艺术主张和戏剧思想,出现了一系列具有现代艺术观念、致力于探讨戏曲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的戏曲理论,提出了虚拟性(或曰假定性)的戏曲创作原则,揭示出"拼字制"戏曲构成,总结出"有声必歌,无动不舞"的戏曲美学特征,探讨并阐释了戏曲与现实、戏曲与社会革命的关系等。这些对戏曲内部结构、本质属性、美学原则和艺术规律的揭示和总结,拓展了人们的学术视野,开辟了戏曲艺术思想理论研究的新境界。
陈友峰
关键词:现代戏曲VOICES
从巫礼傩仪到舞榭歌台——戏曲脸谱的形成与演变论析被引量:5
2016年
"脸谱"是构成戏曲的主要审美元素之一,也是戏曲迥别于其他戏剧形态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戏曲脸谱的发端和起源,与古代的巫术、原始宗教的"涂面化妆"和面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因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戏曲脸谱是在古代巫术活动和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涂面化妆"和面具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成的。它那色彩绚丽、意蕴丰富的图案背后,隐藏着的是人类早期巫术迷信、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心理情愫;它那奇特的造型、充满想象力的构图,并没有悉却淡逝巫术活动中的涂面化妆和信仰活动中的面具痕迹,相反,却昭示了戏曲脸谱与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活动的不容忽视的密切联系。从脸谱的演变向度来看,单纯世俗性"戏曲脸谱"的形成并不是很早,这与戏曲成熟形态出现较晚有很大关系。在宋金时期演出的杂剧中,开始出现"涂面化妆",随着戏曲脚色行当分类的增加,呈现出日趋复杂的势头。所以,"戏曲脸谱"是伴随着戏曲人物行当出现而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戏曲角色和行当的丰富性决定了戏曲脸谱的丰富性。
陈友峰
关键词:原始巫术傩仪面具脸谱戏曲脸谱
原始装扮表演的产生与歌舞杂戏的形成——戏曲艺术生成的世俗化路径论析被引量:1
2013年
从原始装扮表演出现到歌舞杂戏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它们的形成有诸多源头,但最主要的两个源头是原始宗教仪式中的娱神表演以及宫廷府邸俳优和侏儒的娱人表演。初始形态的原始歌舞和原始装扮表演具有强烈的现实功用性,其本质是人类最为原始和最为直观的表达方式,在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承担着大量乃至主要的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现实功能,故尚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艺术"。原始歌舞与装扮表演转变成为真正的艺术,必须由人类的表达工具,转化成一种情感表现形式,并将自身实用功能转化为人类的审美愉悦功能。俳优表演的杂戏和滑稽戏,与原始宗教仪式歌舞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戏曲艺术亦庄亦谐、悲喜交错的艺术原则,开启了戏剧表演先河,奠定了戏剧表演基本规范和戏曲构成基本元素,直接促使了早期以逗乐和喜剧为主的宋金杂剧的诞生。
陈友峰
关键词:戏曲艺术
戏曲原型及其双重品性被引量:1
2008年
初始形态的戏曲艺术具有"娱人"和"娱神"的双重功能,这一双重功能取决于形成戏曲的"成人游戏"和"宗教仪礼"两个基本原型。戏曲初始形态"娱神"和"娱人"两个功能线索的发展并非是平行的,而是在发展、演变中不断地交融、会合,共同促进了戏曲的成熟并融进了戏曲的成熟形态,形成了戏曲作为"宗教仪礼"和"成人游戏"的双重品性,构成了戏曲"世俗生活"和"精神超越"两个不同的追求层面。正是戏曲艺术中所具有的作为世俗游戏与宗教仪礼的双重品性,决定了戏曲在审美追求上既有滑稽调笑的低俗需求,也有庄严崇高的精神超越,甚至连最为粗俗的闹剧也与严肃的主题、甚至高级的悲剧混融在一起或密切相关;在审美形态上既有日常生活性的世俗小戏,也有"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史诗性悲剧。
陈友峰
古代戏曲本体意识的三种类型及其演变被引量:2
2007年
中国古代戏曲本体意识是在戏曲初始形态形成过程中萌生的,并随着现实主体对戏曲艺术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系统化、明晰化,最终形成以诗词为主的"曲体论"、以"意趣"为主的"情、真论"和以"人生即戏,戏即人生"的"戏曲——现实同构论"三种基本类型;古代戏曲本体意识的三种基本类型,不仅是现实主体从三个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戏曲探索和认识的结果,而且其本身也体现出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本体认知由外在走向内在、由现象走向本质的逐步深化与演变的过程。
陈友峰
戏剧的民族化、民族化戏剧与民族戏剧——焦菊隐戏剧民族化思想论析被引量:1
2021年
焦菊隐先生的戏剧民族化思想,是在自身艺术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他提出的"一个基础"、"三个阶段"的理论学说,构建了"戏剧民族化的逻辑基础"→"戏剧的民族化"→"民族化的戏剧"→"民族戏剧"等颇具逻辑力度的"民族化"理论体系;提出"民族戏剧"所具有的民族艺术形式、民族艺术语言、民族思想内容、民族艺术精神四个标准;认为外来戏剧在本土文化土壤中,经过创作者主动改造和本民族文化对其重塑,必然会逐渐符合这"四个标准",因而也就必然成为"民族戏剧"。焦菊隐先生的"戏剧民族化"理论,在当下中外文化交流中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陈友峰
关键词:焦菊隐民族戏剧
论戏曲艺术思想的近代转型——兼论梁启超、王国维在戏曲艺术思想转型中的作用
2014年
戏曲艺术思想的近代转型,是戏曲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以梁启超、王国维为代表的晚清学者,否定了把戏曲作为单纯品玩对象的游戏心态,将其与社会人生及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拥有着新的艺术观念和新的艺术品格。他们借用西方治学理念和理论工具,并与中国传统治学方法相结合,对传统戏曲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艺术概念和范畴,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戏曲艺术思想和美学原则,共同促进并完成了中国戏曲艺术思想的近代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体现在由"艺术品鉴"向"学理分析"、由"感悟式点评"向"学科研究"等治学方法的转换,更主要是艺术思想和艺术观念的转变。
陈友峰
简论戏曲艺术的叙述性及其对戏曲审美特征之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叙述性是中、西方戏剧初始形态共有的美学特征 ,它对戏剧艺术的形成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戏曲艺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始终未能与叙述性相分离 ,并由此形成戏曲艺术的虚拟性、程式性等美学特征和独特的审美信息传递方式———反观审美 ,从而确定了中国戏曲艺术独具一格的演剧方式和审美欣赏方式。
陈友峰
关键词:戏曲艺术叙述性戏剧形态戏曲表演
论美育对“人”的作用及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2009年
陈友峰
关键词:美育思想社会个体道德成于乐乐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