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在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消融
  • 2篇导管消融
  • 2篇动脉
  • 2篇心动过速
  • 1篇导管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穿刺
  • 1篇心包腔
  • 1篇心外膜
  • 1篇永久起搏
  • 1篇永久起搏器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阵发性室上速
  • 1篇阵发性室上性
  • 1篇阵发性室上性...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永久起搏...
  • 1篇射频
  • 1篇射频电流

机构

  • 4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陈在华
  • 4篇王洪
  • 4篇洪浪
  • 3篇赖珩莉
  • 2篇欧阳长生
  • 2篇邱贇
  • 1篇黄勤
  • 1篇周元凤
  • 1篇李林锋
  • 1篇胡耀
  • 1篇尹秋林
  • 1篇李彬
  • 1篇肖承伟
  • 1篇陆林祥
  • 1篇邱云

传媒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温控射频消融仪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温度射频仪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4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分别采用温度控制法(温控法)、功率控制法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就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2443例患者分为温控消融组和功率控制组,温控消融组共治疗1669例患者,成功率99.88%,功率控制组共治疗774例患者,成功率99.8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但温控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功率控制组(93.4%﹠87.7%,P<0.01),功率控制组行二次消融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温控组(12.2%﹠6.4%,P<0.01);温控组平均放电时间及X-R曝光时间均小于功率控制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温控组1例消融失败考虑旁道位于心外膜,1例为9岁儿童希氏束旁旁道,家属考虑风险放弃治疗。功率控制组1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在消融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0AVB)。结论应用温控射频仪采用温度控制法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放电时间,减少了X-R的曝光量,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洪浪王洪陈在华赖珩莉欧阳长生邱贇周元凤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
经肺动脉途径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报告
<正>患者王某,男,12岁,学生,因"头昏、乏力一天,伴晕倒一次"入院。患者7年前曾在北京阜外医院经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Ebtein anomaly),并于同年在该院行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Glenn...
洪浪王洪陆林祥陈在华欧阳长生胡耀
文献传递
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介绍1例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射频消融治疗。方法患者女性,45岁,反复心悸、心慌、胸闷2年,伴黑矇2次。心电图提示:室速,心率为188~194次/分,QRS波宽大畸形,Ⅰ、Ⅱ、Ⅲ、aVF、V5、V6导联QRS波主波朝上,并在R波的顶端有明显切迹,V1导联主波朝下。在Carto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室速射频消融术。结果常规心内膜标测在右室游离壁标测到最早激动点,局部激动时间(LAT)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波提早96 ms,于此处起搏大头时QRS波形与发作时体表心电图相似。应用冷盐水大头以35~40 W、40~50℃在该处及周围反复放电消融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在X线透视下行经皮剑突下心包穿刺,送入4 mm磁导航温控大头经心包腔至右室心外膜,在右室游离壁心外膜标测到最早激动点,LAT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波提前109 ms。行右冠状动脉造影后,以温控40 W、55℃,消融10 s,终止室速,巩固放电90 s。术后心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心动过速。术后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消融术是对心内膜消融途径的一种有效补充方法,可以提高室速消融的成功率。
洪浪王洪赖珩莉李林锋尹秋林邱云陈在华李彬黄勤
关键词: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Carto指导下经导管消融源于主动脉窦左主干开口
目的探讨Carto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起源于主动脉窦左主干开口附近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例起源于主动脉窦左主干开口附近频发室早的患者在C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常规心电生理检查,在室速或室早发作时采点...
王洪洪浪赖珩莉陈在华邱贇肖承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