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冰
-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0例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40例肠梗阻患者,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术中以及术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多项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81.67±16.84) min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80.93±17.23)min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63.23±12.67)ml,胃肠功能恢复情况(2.25±1.87)d,以及住院时间(3.54±1.78)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03.24±18.45)ml,胃肠功能恢复情况(5.03±1.79)d,以及住院时间(6.73±2.0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传统的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更明显,效果更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陈志冰
- 关键词:肠梗阻腹腔镜手术治疗
-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从2011年5月-2013年5月由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3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0例患者在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病患者手术的指征进行严格地掌握,同时为病患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可以使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在手术后获得较好的疗效。
- 陈志冰陈英云
- 关键词: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术式选择
- 结直肠癌组织VEGF、HER-2、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确诊为结直肠癌的90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组织中VEGF、HER-2、MMP-9的阳性表达;分析研究组VEGF、HER-2、MMP-9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VEGF、HER-2、MMP-9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VEGF、HER-2、MMP-9与组织学类型、浆膜浸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HER-2、MMP-9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HER-2、MMP-9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可影响患者预后。
- 陈志冰陈英云
- 关键词:结直肠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初次发病并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随访3年结直肠癌复发的患者15例纳入复发组,未复发的45例纳入未复发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上述指标与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水平及未复发组CD4^(+)/CD8^(+)水平较术前升高,且未复发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复发组(均P<0.05);术后,未复发组患者CD8^(+)水平较术前降低,且明显低于复发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呈负相关,血清CD8^(+)水平与复发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预测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8、0.633、0.864、0.787(均P<0.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7.33%、34.63%、25.41%、1.48,灵敏度分别为86.70%、46.70%、100.00%、86.70%,特异度分别为62.20%、95.60%、64.40%、73.30%。结论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呈负相关,血清CD8^(+)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复发呈正相关,其作为预测术后复发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陈志冰陈英云王祥谷
- 关键词:结直肠癌外周血T淋巴细胞腹腔镜根治术复发
- 胃大部切除不同重建术式对胃癌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不同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3组在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负荷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的33例本院手术治疗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毕Ⅰ式组13例、毕Ⅱ式组12例、Roux-en-y组8例。术前收集主要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随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及负荷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毕Ⅱ式组与Roux-en-y组OGTT空腹血糖(χ2=6.472,P=0.005)、OGTT负荷后2h血糖值(χ2=3.431,P=0.041)、糖化血红蛋白(χ2=5.456,P=0.009)均显著降低。结论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消化道重建术后部分可得缓解,并且采用毕Ⅱ式或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更适合。
- 余昌达叶琳胡东陈志冰熊功友
- 关键词:胃癌胃大部切除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DG),观察组采用TLDG。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康复情况、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两组术后3d的CD4^(+)、CD4^(+)/CD8^(+)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与对照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DG、TLDG均可治疗胃癌,安全性较高,但TLDG术中出血量较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 赵传稳周航陈志冰
- 关键词:胃癌免疫功能并发症
-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直肠癌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究槲皮素介导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直肠癌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饲养SD大鼠,二甲基肼构建直肠癌模型,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25、50、75 mg/kg)处理7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TLR4、NF-κB p65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Model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上皮细胞不规则,结构被破坏;TLR4和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S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与Model组相比,槲皮素处理各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显著降低,组织病理结构稍微有所改善,TLR4和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G2/M期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P<0.05),以上病理指标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大而改善。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抑制直肠癌模型大鼠的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
- 马仕虎余昌达陈志冰张开华
- 关键词:槲皮素直肠癌应激反应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术后氧化应激指标及肠黏膜屏障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术后氧化应激指标及肠黏膜屏障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术后氧化应激指标、肠黏膜屏障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术后肛门首次排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1d,两组MDA提高,SOD降低,但观察组MDA较对照组低,SOD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1d,两组ET、DAO、D-LAC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躯体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较小,利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赵传稳余昌达陈志冰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氧化应激指标肠黏膜屏障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_(2)淋巴结清扫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的临床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_(2)淋巴结清扫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活性炭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_(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活性炭组术前使用纳米活性炭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结检获数目、术后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复发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活性炭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活性炭组和对照组分别清扫淋巴结1691枚、1228枚,前者存在黑染淋巴结984枚(58.19%),活性炭组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数、微小淋巴结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性炭组淋巴结转移率和黑染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肿瘤复发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性炭组无与纳米活性炭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能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_(2)淋巴结清扫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降低淋巴结清除难度,安全性较高。
- 李颖叶琳陈志冰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纳米活性炭
- T细胞亚群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究T细胞亚群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VEGF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D3^(+)、CD4^(+)、CD8^(+)、CD4^(+)/CD8^(+)、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对照组CD3^(+)、CD4^(+)、CD8^(+)、VEGF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CD4^(+)/CD8^(+)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细胞亚群、VEGF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志冰赵传稳周航
- 关键词:结直肠癌T淋巴细胞亚群腹腔镜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