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坤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岳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晏子春秋》的非语言手段初探
- 1995年
- 心理语言学认为,往往可以用非语言手段来相应地替代语言手段完成的各种不同的功能。本文不打算全面论述非语言手段,仅就《晏子春秋》一书所使用的非语言手段作一些初步探讨。所引《晏子》材料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晏子春秋》,清孙星衍、黄以周校。 《晏子》所辑录的基本上是齐国相晏婴劝谏齐国国君(主要是齐景公)的言论,其社会情境几乎都在齐国宫廷内外,其角色关系几乎都是臣—君、下—上、晏子—齐景公,都比较单一。这种特定的社会情境和角色关系决定了他所采用的非语言手段的形式。下面分别叙述。 一。
- 陈思坤
- 关键词:《晏子春秋》非语言手段具体语境角色关系社会情境齐景公
- 释“昆明”
- 2003年
- “昆明”一词最初指称古代我国西南的诸部族,汉代指云南西部各族,唐代指云南全省及川西南、黔西各族。唐置昆明县后,“昆明”始用为地名。元代开始,昆明才作为地名出现在滇池之滨,此后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昆明市。
- 陈思坤
- 关键词:GUI
- 论《水浒传》中的詈骂词“鸟”被引量:3
- 2000年
- 《水浒传》中“鸟”用作詈骂词的例子共有一百七十八个。透过对这些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鸟”作詈骂词使用的情况不仅《水浒传》中存在,其它同时代著作中存在,而且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也普遍存在。
- 陈思坤
- 关键词:小说
- 传统训诂学与语境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传统训诂学虽然没有使用语境研究的术语 ,但训诂家在解释义、分析句子结构、说明修辞手段、阐发章句意旨的同时 ,对文献的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作了充分的揭示。研究整理传统训诂学中语境研究的成果 ,对于发展汉语科学 ,建立中国式的语境学将是必要的 ,有益的。
- 陈思坤
- 关键词: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
- 语境与《论语》的释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由于《论语》本身所提供的语境因素不充分 ,导致许多章节词的具体意义不明 ,句子的关系意义不明 ,话语的语境意义不明。在充分借鉴前人训诂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 ,力求使《论语》的释义尽量接近孔子的原意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陈思坤
- 关键词:语境语境意义《论语》句子结构训诂
- 《晏子春秋》的非语言手段初探被引量:3
- 1995年
- 《晏子春秋》的非语言手段初探陈思坤心理语言学认为,往往可以用非语言手段来相应地替代语言手段完成的各种不同的功能。本文仅就《晏子春秋》一书所使用的非语言手段作一些初步探讨。所引《晏子》材料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晏子春秋》,清孙星衍、黄以周校。一...
- 陈思坤
- 关键词:非语言手段《晏子春秋》交际功能具体语境心理语言学言内语境
- 《论语》中的“N问N”句被引量:1
- 1994年
- 《论语》中的“N问N”句陈思坤本文所谈的是《论语》中语段开头的起始句的一种句式,兼及《法言》中的同类句子。所引《论语》材料出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6月第一版。所引《法言》材料出自新纂门目五臣音注杨子法言,影世德堂本。《论语》中语段的...
- 陈思坤
- 关键词:《论语》《法言》主谓短语叙述句语段
- 试论诚斋诗中的同字复现
- 1992年
- 01 近体诗有避重字一说,即一首诗里不能出现重复的字。诚斋诗(宋·杨万里,字诚斋)不避重字,无论古体、近体,都有大量重复出现的字。我们暂且称之为“同字复现”。 02 本文所谈的同字复现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重叠现象,如“云霄行乐年年事”、“清鞋步步有沙声”、“向人一一作西飞”、“儿女欣欣不忆家”、“得休休处且休休”之类。 03 本文所称引的诗题及例句都选自周汝昌选注的《杨万里选集》(中华书局、北京、1962年11月第一版),恕不一一标明出处。
- 陈思坤
- 关键词:近体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