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光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激光血管成形术实验研究——动物模型的制作和结果
- 1993年
- 15只纯种雄性新西兰长耳兔,采用逐渐增加每阶段时间饲料中胆固醇,动、植物油含量的方法制作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平均狭窄动脉直径为78.3+4.4%(X±S)。通过观察Nd:YAG激光器偶合于三种不同探头(A组:裸光纤,B组:金属探头,C组:陶瓷探头)LA后的管腔和病理形态的变化,证实了该模型适合于各类血管成形术,并对LA的并发症进行了探讨.
- 陈正光刘巍严洪珍杨宁郭德玉张川王勉镜李正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 中枢性尿崩症的MR影像诊断(附65例分析)被引量:10
- 1997年
- 目的:分析中枢性尿崩症(CDI)的MR表现,探讨MR在CDI的影像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材料与方法:对1996-06~1996-07间所确诊的65例CDI患者的MR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MR表现:鞍内/鞍上肿块16例;垂体柄断裂或显示不清14例;垂体柄增粗10例;垂体柄结节5例;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58例。2、引起CDI的病因:头颅损伤6例;颅内肿瘤17例;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特发性CDI17例。有23例继发性CDI的病因未经病理证实。结论:低场强(0.3T)的MR机器能够清楚地显示下丘脑-垂体区的病变,对CDI病因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对肿瘤及炎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限度,同时认为临床上划分的部分性CDI和完全性CDI的MR影像表现不存在差别。
- 潘杰陈正光严洪珍朱杰敏金自盂史轶蘩
- 关键词:中枢性尿崩症MRI尿崩症影像诊断
- 功能性垂体微腺瘤的动态MRI和内分泌学诊断
- 目的探讨动态磁共振(MRI)对功能性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诊断以及内分泌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9月至2003年10月期间48例垂体微腺瘤的临床资料,比较普通平扫和增强MRI与动态MRI的检查结果和手术所见。女性4...
- 杨义任祖渊苏长保陈正光王任直
- 文献传递
- 上呼吸道囊腺癌的影像学价值
- 1996年
- 上呼吸道囊腺癌的影像学价值张伟宏,陈正光综述严洪珍审校腺样囊性癌(adenoidcvsticcarcinoma,ACC)是来自于大、小涎腺的恶性肿瘤[1],1856年Billroth首先报道并命名为圆柱瘤(cylindroma),定为良性肿瘤,后发现...
- 张伟宏陈正光
- 关键词:上呼吸道囊腺癌喉腺样囊性癌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卵圆孔泪腺腺样囊性癌
- 坏死性上颌窦炎的X线诊断(附11例分析)被引量:13
- 1989年
- X线检查对上颌窦疾患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关于上颌窦炎的X线表现多为窦腔致密、有液平及粘膜增厚,而骨壁的改变不多见。
- 陈正光谢永明高方彤
- 关键词:上颌窦炎X线诊断
- 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 2002年
- 陈菁菁陈正光严洪珍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磁共振成像CT
- 硬膜下血肿CT诊断的探讨(附55例分析)被引量:16
- 1992年
-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5例硬膜下血肿的CT 表现。重点分析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血肿的病理演变过程与CT 所见的密度变化关系,以及不明原因的硬膜下血肿的CT 所见。血红蛋白的量和蛛网膜腔的完整性是影响血肿密度的重要因索。同时,对等密度血肿的CT 诊断进行了探讨.
- 陈正光严洪珍张涛卢强
-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CT
- 神经放射学与血脑屏障被引量:4
- 1996年
- 本文通过复习血脑屏障的解剖、生理、及生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现代神经影像诊断学中各类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中与血脑屏障的关系。
- 冯逢陈正光
- 关键词:血脑屏障神经放射学CT
- 三维增强磁共振胸腹部大血管成像的技术探讨被引量:1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MRA(3DDCEMRA)成像技术在胸部、腹部大血管应用的价值。方法 使用 1.5T超导磁共振全身成像仪对 3 5例疑有胸部、腹部大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静脉手推团注磁共振造影剂法的 3DDCEMRA检查。一次屏气 2 2s可采集 14~ 2 4层图像。结果 所有 3 5例 3DDCEMRA均一次检查成功 ,清楚地显示了胸部、腹部大血管解剖结构 ,包括血流信号 ,血管壁及其壁周组织 ,对病变的定位及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相关性均可以作出明确的判断。结论 3DDCEMRA成像在采用了快速的梯度回波成像技术 ,合理的静脉团注造影剂 ,以及正确的图像分析和后处理后可以实现无创性的准确的胸部 ,腹部大血管的诊断 ,有可能替代常规DSA检查。
- 孟春玲陈正光
-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造影剂血管病变胸部腹部
- 动态磁共振对库欣病的诊断价值(附3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动态磁共振 (MRI)对库欣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库欣病者 32例 ,均行蝶鞍区普通平扫和增强后动态MRI检查。结果 动态MRI诊断垂体腺瘤 2 9例。 32例均行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术后病理报告垂体腺瘤 2 9例 ,垂体细胞增生 2例 ,病理阴性 1例。术后随访 3~ 1 5个月 ,皮质醇下降至正常者 2 8例。结论 动态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蝶鞍内垂体微小腺瘤 ,可提高垂体微腺瘤的诊断率。
- 杨义任祖渊苏长保陈正光王任直
- 关键词:动态磁共振库欣病影像学诊断显微外科垂体微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