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波

作品数:123 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1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细胞
  • 32篇抗原
  • 31篇胆汁
  • 31篇胆汁性
  • 31篇原发性
  • 31篇原发性胆汁性
  • 30篇结核
  • 30篇肝硬化
  • 28篇表位
  • 26篇免疫
  • 22篇杆菌
  • 21篇结核杆菌
  • 20篇胆汁性肝硬化
  • 20篇原发性胆汁性...
  • 20篇颗粒溶素
  • 15篇外周
  • 15篇外周血
  • 11篇血型
  • 11篇淋巴
  • 11篇淋巴细胞

机构

  • 1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3篇上海长征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磐安县人民医...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作者

  • 123篇陈波
  • 115篇周晔
  • 102篇邓安梅
  • 96篇仲人前
  • 85篇陈燕
  • 61篇谷明莉
  • 61篇吴传勇
  • 57篇蒋天舒
  • 45篇蒋廷旺
  • 30篇娄加陶
  • 24篇陈孙孝
  • 21篇钱琤
  • 20篇唐晓峰
  • 17篇刘银
  • 17篇葛春红
  • 17篇林艳
  • 10篇姚定康
  • 7篇王燕
  • 5篇刘业
  • 4篇朱烨

传媒

  • 18篇中国免疫学会...
  • 15篇临床军医杂志
  • 11篇现代检验医学...
  • 8篇中国实验诊断...
  • 7篇中国输血杂志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3篇中国输血协会...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2007年全...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7篇2008
  • 30篇2007
  • 34篇2006
  • 3篇2004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4^+T细胞活化诱导细胞凋亡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CD4^+T细胞活化诱导细胞凋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AICD)在poly I:C诱导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marybiliarycirrhosis,PBC)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3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poly I:C5mg/kg,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无菌PBS,16周后通过测定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碱性磷酸酶(alkali phosphatase,ALP)及肝脏HE染色验证模型。磁珠分离小鼠脾脏CD4^+T细胞,分别以ConA和anti—CD3体外诱导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T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TRAIL(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D4^+T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poly I:C注射16周后模型组小鼠血清AMA均为阳性,同时肝组织汇管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而对照组AMA均为阴性,肝组织未出现明显病变。模型组小鼠血清ALP[(110.4±18.3)U/L]显著高于对照组[(52.2±15.4)U/L],P〈0.001;模型组小鼠脾CD4^+T细胞AIC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同时定量PCR结果表明:FasLmRNA水平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而两组F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IL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Westernblot结果表明模型鼠的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TH1细胞的凋亡缺陷可能在PBC小鼠模型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该缺陷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机制引起凋亡相关分子Fas体系及TRAIL的表达变化引起,同时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凋亡。
蒋廷旺邓安梅吴传勇陈波周晔钱琤谷明莉陈燕仲人前
关键词:聚肌胞苷酸凋亡
自身抗原gp210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重组表达人核包膜蛋白自身抗原gp210融合蛋白,以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方法针对基因库中人gp210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正常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通过反转录PCR方法扩增得到相应的基因片段,经测定序列验证后插入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gp21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诱导表达蛋白质,并经SDS-PAGE、Western-blot鉴定重组表达的gp210融合蛋白,进一步经Ni2+亲合层析柱纯化。应用重组gp210融合蛋白建立间接ELISA,检测PBC患者血清中的抗gp210抗体。结果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PET28a(+)-gp210重组质粒。经SDS-PAGE、Western-blot鉴定,获得了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gp210融合蛋白。经ELISA检测,PBC患者中抗gp210抗体的阳性率为40.5%,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B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表明,抗gp210阳性患者中IgM浓度显著高于抗gp210阴性患者;经UDCA治疗后,28位PBC患者中,3例抗gp210抗体由阳性转为阴性,9例抗gp210抗体持续阳性,1例抗gp210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16例抗gp210抗体持续阴性;其他临床症状与抗gp210抗体无显著相关。结论应用重组gp210融合蛋白建立ELISA检测自身抗体,对PBC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PBC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周晔蒋天舒陈燕陈波谷明莉仲人前邓安梅
关键词:PBC自身抗原GP210重组融合蛋白
定量RT-PCR检测PBC患者外周血中颗粒溶素的基因表达水平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检测人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mRNA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并测定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NLY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GNLY基因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primarybiliary cirrhos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基于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构建质粒pET28a-GNLY,作为定量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此方法测定了60例PBC、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及6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GNLY mRNA的含量。结果PBC患者GNLY mRNA的表达范围为5.35×107-4.61×109拷贝/μg RNA;健康对照者为9.28×105-7.32×107拷贝/μg RNA。PBC组GNLY mRNA的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疾病对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P<0.001)。结论成功建立了人GNLY基因表达含量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PBC患者GNLY mRNA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GNLY表达与PB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钱琤陈波陈孙孝周晔王燕谷明莉吴传勇蒋廷旺陈燕邓安梅仲人前
关键词:PB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肝移植围手术期输血的综合评估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估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血液制剂输注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119名肝移植患者的病历资料,按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病种)分组,分析患者围手术前、术中和术后24 h的凝血指标,围手术期出血量,以及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情况。结果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及各血液制剂的输注量各项指标:按患者年龄、性别分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按临床诊断的不同分组,各诊断组(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等)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量相近(P>0.05);而悬浮红细胞(U)分别为8.4±11.9、16.2±15.7、18.1±13.5,冰冻血浆(U)分别为8.2±7.1、18.1±15.6、18.2±17.9,冷沉淀(U)分别为9.5±8.2、17.1±16.318.5±16.4等(P<0.05);各诊断组围手术前、术后即时PT(s)分别为15.6±3.8、24.6±4.1,APTT(s)分别为44.3±5.8、84.9±9.2,TT(s)分别为20.4±4.5、40.1±6.2,及Fib(s)分别为2.6±0.8、1.3±0.9,(P<0.05);而各诊断组间患者围手术后24 h PT、APTT、TT及Fib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不同的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液制剂的输注方案选择的科学、安全、合理对肝移植成功率及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各时间段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评估对肝移植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具有指导作用。
陈波刘银刘业林艳周晔唐晓峰
关键词:输血肝移植围手术期出血量血液制剂凝血指标
隐球菌保护性肽表位GMFDGLSGV多聚体的免疫原性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纯化的隐球菌抗原肽GMFDGLSGV二聚体、四聚体、八聚体重组蛋白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免疫应答的能力,为新型隐球菌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实验,研究纯化的GMFDGLSGV单体、二聚体、四聚体、八聚体重组蛋白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的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活性,初步鉴定重组多聚体的免疫原性。结果10例HLA-A*0201阳性个体PBMC对八聚体的平均SI为37.4±3.07;增殖反应明显高于四聚体(平均SI为20.1±1.37)、二聚体(平均SI为14.1±1.06)、单体(平均SI为11.4±0.68)以及阴性对照(平均SI为1±0.10)引起的细胞增殖反应(P<0.01)。在抗原肽诱导的CTL细胞毒活性中,HLA-A*0201阳性个体PBMC对八聚体、四聚体、二聚体、单体及阴性对照组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杀伤活性,平均活性分别为48.1±4.28、23.9±2.20、16.3±1.27、13.1±1.10、1.0±0.1(P<0.01)。结论本研究得到的重组优化八聚体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刺激PBMC产生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有效的隐球菌疫苗打下了基础。
谷明莉钱周晔陈波陈孙孝邓安梅仲人前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多聚体疫苗
某医院临床科室用血管理评价的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规范管理的途径。方法从用血量控制、输血病历监管、输血环节把握及附加调整等4个方面,对我院2014-2015年1-5月同期临床输血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着医院不断增加的病种和床位数,在总体血量计划数不变的状况下,合理控制临床患者的用血均量数;平衡临床科室申请备血与实际用血量的关系;着手临床输血病历在输血前、中、后的监查,对临床输血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数据比较及监控同比增长率。结论医院加强输血科输血质量管理,严格做好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是减少不合格输血、计划用血、安全用血的关键。
陈波刘银刘业周晔唐晓峰
关键词:临床输血安全用血管理评价
结核杆菌抗原Ag85C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的预测及鉴定
本研究采用免疫信息学的方法,利用数据库SYFPEITHI,从Ag85C的氨基酸序列中,筛选出可能与HLA-A * 0201结合的肽,进行化学合成.分析合成肽与HLA-A * 0201的结合力,筛选出结合力较强的肽,在体外...
吴传勇仲人前娄加陶蒋廷旺钱(王争)周晔陈燕陈波谷明莉邓安梅
关键词:结核杆菌
文献传递
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了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静脉采血3 ml,肝素钠抗凝,采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密度离心法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MC),调整细胞数至2×109/...
陈燕吴传勇蒋廷旺陈波周晔蒋天舒葛春红邓安梅仲人前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T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_(40)配体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用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I:C)注射 C57BL/6小鼠以研究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动物模型,探讨 CD_(40)配体(CD_(40)L)在外周血 T 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和在 PBC 中 T 淋巴细胞的活化情况。方法 20只 C57BL/6小鼠随机分对照组和模型组。将polyI:C 以5mg/kg 的剂量腹腔注射模型组小鼠,对照组注射 PBS,每周2次,120 d 后处死,留取外周血和肝组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HE 染色观察胆管病理变化,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 CD_4^+、CD_8^+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及 CD_(40)L在 T 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 PolyI:C 注射120 d 后模型组小鼠均出现 AMA 阳性,肝组织小胆管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血清 ALP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胆管及血清ALP 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模型组小鼠 CD_(40)L^+/CD_4^+、CD_(40)L^+/CD_8^+T 淋巴细胞[(4.35±0.34)%,(1.42±0.10)%)显著高于对照组[(0.78±0.10)%,(0.43±0.04)%,P<0.01];而模型组小鼠 CD_4^+、CD_8^+T 淋巴细胞所占比例[(25.83±1.80)%,(2.4.84±2.70)%]与对照组[(20.51±3.46)%,(17.84±1.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lyI:C 腹腔注射 C57BL/6小鼠120d 可引起 PBC 病变,活化的 CD_4^+、CD_8^+T 淋巴细胞在 PBC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蒋廷旺邓安梅吴传勇张玲珍朱烨钱(五争)周晔谷明莉陈波仲人前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动物T淋巴细胞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外周血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l:C)在C57BIM6小鼠中建立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动物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方法20只雌性8周龄C57BIM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polyI:C5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小鼠,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无菌PBS,每周注射2次,16周后处死,然后进行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2组小鼠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NKT)所占比例;ELISA法测定血清IL4和1干扰素(IFN-1)含量。结果polyI:C注射16周后建立了符合PBC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动物模型:汇管区炎性浸润、血清AMA阳性、血清ALP水平升高;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25.45±1.12)%,对照组为(26.72±O.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4,P〉0.05),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比例为(18.3±0.91)%,对照组为(17.8±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6,P〉0.05);而模型组小鼠外周血NKT淋巴细胞比例为(11.56±5.09)%,对照组为(1.26±0.53)%,模型组高于对照组(t:9.504,P〈0.01),同时模型组小鼠血清IL4含量为(22.19±2.31)pg/ml,对照组为(8.72±0.8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6,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IFN-1的含量为(3.34±0.76)ng,/ml,对照组为(1.14±O.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1,P〈0.01)。结论polyI:C诱导的PBC动物模型外周血NK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同时细胞因子IL4及IFN-1含量显著升高;NKT淋巴细胞可能在PBC模型及PBC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蒋廷旺邓安梅吴传勇谷明莉周晔陈燕陈波钱琤仲人前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T淋巴细胞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