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琦

作品数:17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发酵
  • 4篇突变株
  • 4篇羟基丁酸
  • 3篇真养产碱杆菌
  • 3篇糖蜜
  • 2篇钝齿棒状杆菌
  • 2篇生物降解塑料
  • 2篇塑料
  • 2篇聚Β-羟基丁...
  • 2篇降解塑料
  • 2篇杆菌
  • 2篇棒杆菌
  • 2篇棒状杆菌
  • 2篇L-精氨酸
  • 2篇补料
  • 1篇丁酸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对数期
  • 1篇钝齿棒杆菌
  • 1篇选育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篇陈琦
  • 7篇易祖华
  • 6篇黄和容
  • 5篇翁维琦
  • 3篇丁久元
  • 2篇龚建华
  • 2篇蔡以滨
  • 2篇刘墨青
  • 2篇门大鹏
  • 1篇刘相辽
  • 1篇李耀清
  • 1篇余志华
  • 1篇沈天翔
  • 1篇汪大顺
  • 1篇王昭君
  • 1篇郑士民
  • 1篇莫凌
  • 1篇那淑敏
  • 1篇文欣
  • 1篇王宇

传媒

  • 9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89
  • 1篇1986
  • 1篇1983
  • 1篇198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亮氨酸发酵的研究被引量:7
1989年
钝齿棒状杆菌(Corynebacterlum crenatum)L-421是一株能产大量亮氨酸的突变株,它是从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AS1.1004菌株经NTG和快中子处理后获得的突变株。在含有葡萄糖、硫酸铵和尿素的培养基中,在2000升罐上,30℃发酵40小时,产亮氨酸可达20g/L。经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膳提取,收率可达40%以上,并得到符合美国药典85年21版标准的精品。发酵提取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张素珍陈琦郑翠凤苏干兴张德安刘辉凯
关键词:L-亮氨酸发酵
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产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共聚物的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研究了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以葡萄糖为主原料,添加丙酸或戊酸,采用二步发酵积累共聚物聚β-羟基丁酸-β-羟基戊酸(PHBV)。摇瓶总发酵时间为50h,细胞干重达7-11g/L,共聚物含量占细胞干重的70%以上,其中β-羟基戊酸(3HV)含量占PHBV的10-72%,主要取决于不同碳源的组成,丙酸和戊酸对HV的转化率分别为0.41-0.63gHV/g丙酸和0.40-0.74gHV/g戊酸,制得的PHBV产品纯度99%以上,分子量6.9×10 ̄5。
翁维琦易祖华黄和容陈琦
关键词:真养产碱杆菌羟基丁酸
利用葡萄糖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菌株的选育被引量:23
1994年
采用常规紫外线诱变处理真养产碱杆菌H16,获得高效利用葡萄糖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突变株。摇瓶发酵试验证明,突变株耐糖程度及其积累PHB的能力均优于亲株H16。PHB积累量达10g/L以上。
陈琦易祖华黄和容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葡萄糖发酵突变株
补料培养提高真养产碱杆菌产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共聚物生产强度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对Alcaligeneseutrophus进行高密度培养 ,研究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 ,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 3 羟基丁酸和 3 羟基戊酸共聚物 [P(3HB co 3HV) ]的生产强度。实验中选择使用限氮的方法积累P(3HB co 3HV) ,分别采用丙酸和戊酸为 3HV前体 ,对摇瓶种子生长状态 ,停氮时机对菌体生产P(3HB co 3HV)的影响以及补酸 (3HV前体 )策略进行了研究 ,在 6 6L罐中 ,以葡萄糖为碳源 ,以丙酸为 3HV前体培养 5 0h ,细胞干重 ,PHA产量 ,PHA含量分别达到 149 9g L ,12 4 9g L ,83 3% (其中 3HV组分占PHA的 12 4mol% ) ,生产强度达到 2 5 0 (g·h- 1 ·L- 1 ) ;以戊酸为3HV前体培养 45h ,细胞干重 ,PHA产量 ,PHA含量分别达到 16 0 2g L、119 0g L、74 2 % (其中 3HV组分占PHA的17 7mol% ) ,生产强度达到 2 6 4(g·h- 1 ·L- 1 )
蔡以滨刘墨青易祖华陈琦翁维琦
关键词:真养产碱杆菌3-羟基丁酸生物降解性
L-精氨酸发酵动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在2.6L自控小罐上用突变株971.1进行了L-精氨酸分批发酵,对涉及细胞群体代谢速率和代谢效率的发酵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有:(1)分析了该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类型,并提出了定量分类的'生长比速率双相比较法';(2)在实验基础上组建了L-精氨酸发酵的数学模型;(3)通过对不同溶氧系数k__(Lα)条件下的菌体生长耗底物分数α_x、产物生成耗底物分数α_y的分析比较,讨论了氧的供给对底物转化成L-精氨酸效率的影响。
龚建华丁久元黄和容陈琦
关键词:L精氨酸发酵动力学数学模型
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自发缺失突变体的特性及其重组质粒的构建被引量:2
1991年
用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转化钝齿棒杆菌T6-13原生质体,得到自发缺失突变体pNAT65,该质粒为2.4kb,仍带有氯霉素抗性,经物理图谱分析表明,质粒pXZ10145Sma I到Cla I位点之间的片段已缺失,仍保留EcoR I、Xba I、Bcl I三个酶的单切点。质粒pNAT65与pBR322用EcoR I酶切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NAR67,这一质粒在E.coli中复制并表现Ap,Tc抗性,但氯霉素抗性能力大大降低,只能抗2μg/ml。
那淑敏沈天翔贾盘兴门大鹏陈琦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质粒缺失突变体
一种从发酵液中直接提取聚羟基烷酸酯的一步分离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有聚羟基烷酸酯的细胞发酵液中直接提取聚羟基烷酸酯一步分离提取法。本发明属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其主要特征是在以真养产碱杆菌发酵生产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发酵液中,直接加入表面活性剂、次氯酸钠和变形剂,...
翁维琦蔡以滨刘墨青易祖华陈琦
文献传递
L—缬氨酸生物合成的研究——Ⅰ.钝齿棒状杆菌 AS1.1001发酵产生 L—缬氨酸的条件被引量:2
1986年
从钝齿棒状杆茵A S1.542诱变获得L—缬氨酸产生茵A S1.1001(AHVr,ILeu^-)。摸索了各种糖类、核酸碱基、维生素、L—异白氨酸、α—酮丁酸及有机营养物等对缬氨酸积累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缬氨酸积累可达3.6%。
唐任天郭永复陈琦
关键词:钝齿棒状杆菌生物合成诱变株钝齿棒杆菌
微生物合成生物降解塑料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7
1994年
微生物合成生物降解塑料研究现状与展望陈琦,黄和容,易祖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20世纪的大半时间里人类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用合成塑料来代替从植物纤维到动物蛋白质等天然的材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今,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直接或间接地和合...
陈琦黄和容易祖华
关键词:微生物塑料降解
利用糖蜜发酵生产生物降解塑料PHB的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由Alcaligeneslatus经单菌落分离,从中筛选到一株高效利用糖蜜产聚羟基丁酸(PHB)的优良菌株1018。在6L台式发酵罐(N.B.S)中,进行了该菌利用甜菜糖蜜和甘蔗糖蜜积累PHB的分批补料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54h左右发酵液中细胞干重达70~85g/L,PHB含量占细胞干重的60%~70%,生产强度1.0gPHB/L/h以上;发酵液经非有机溶剂提取制得PHB产品,纯度95%,提取收率80%以上。
翁维琦易祖华黄和容陈琦
关键词:糖蜜发酵PHB生物降解塑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