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钢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直肠
  • 7篇直肠癌
  • 7篇肠癌
  • 6篇基因
  • 4篇直肠癌细胞
  • 4篇杀伤
  • 4篇杀伤作用
  • 4篇自杀
  • 4篇自杀基因
  • 4篇细胞
  • 4篇癌细胞
  • 4篇肠癌细胞
  • 3篇直肠肿瘤
  • 3篇肿瘤
  • 3篇腺病
  • 3篇腺病毒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肠肿瘤
  • 2篇低位直肠

机构

  • 9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9篇陈钢
  • 8篇李世拥
  • 7篇于波
  • 6篇安萍
  • 5篇蔡惠云
  • 4篇郭文华
  • 2篇左富义
  • 2篇袁强
  • 2篇陈光
  • 1篇吕文平
  • 1篇徐一石
  • 1篇杜俊峰
  • 1篇崔伟
  • 1篇金伟森
  • 1篇魏晓军
  • 1篇白雪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 4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套入式吻合保肛术首例报告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腹部手术:按4孔法Trocar,用超声刀剪完成清扫肠系膜根部其周围淋巴结,系膜下动静脉根部结扎切断,直肠游离至尾骨尖肿瘤远端5cm。肛门手术:采用5针悬吊法暴露术野,距齿状线上缘1cm处环型切开,沿黏膜下锐性向上剥离至提肛肌平面,切断直肠,将直肠肿瘤及远端乙状结肠一并从肛门移出体外切除,行套入式近端结肠全层与直肠黏膜及肠黏膜下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结果手术时间为160min,腹部手术约为120min,经肛门套入式吻合操作40min,术中失血量约为60ml,术后3d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术后第6天进流质饮食,术后第7天拔出腹腔引流管,各Trocar口愈合良好。术后病理:直肠高中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肠壁深肌层,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29),T2N0M0;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腹部手术真正微创、无切口美观,随访4周一切良好。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式安全可行。
李世拥陈钢陈光袁强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结直肠外科手术保肛术
腺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直肠癌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介导外源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转移到人直肠癌细胞系HR 834 8,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存活率测定 (MTT法 ) ,检测、分析CD和HSV 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重组腺病毒介导的CD和HSV tk自杀基因可在HR 834 8细胞高效表达。用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 Link1(CD +tk)、pAdCMV Link1(- )、pAdCMV Link1(CD)、pAdCMV Link1(tk)重组腺病毒感染HR 834 8细胞 ,不加 5 氟胞嘧啶 (5 FC)、环氧鸟苷 (GCV) ,各组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和存活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应用 5 FC、GCV后 ,pAdCMV Link1(CD +tk)转染组细胞集落形成和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AdCMV Link1(- )转染组 (P <0 0 1) ,也低于pAdCMV Link1(CD)、pAdCMV Link1(tk)转染组(P <0 0 5 )。CD和 5 FC、HSV tk和GCV系统联合作用较单一自杀基因系统对HR 834 8直肠癌细胞的集落形成、细胞生长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杀伤能力和“旁观者效应”。 结论CD和HSV tk双自杀基因联合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
李世拥于波安萍陈钢蔡惠云郭文华
关键词:胞嘧啶脱氨酶胸苷激酶腺病毒双自杀基因
基因联合放疗、化疗、免疫对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治疗作用的研究
李世拥于波安萍陈钢吕文平蔡惠云郭文华
该项目针对了临床实体肿瘤治疗的重点与难点和目前基因治疗方法上的缺陷和不足。将基因治疗与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为结直肠癌局部复发、转移和其他实体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也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探索了新途径。采...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放疗化疗免疫
自杀基因联合放疗、化疗、免疫对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治疗作用的研究
李世拥于波安萍陈钢吕文平等
该项目为临床应用基础研究。该项研究针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各种治疗方法疗效不佳和基因治疗中存在的缺陷及急待解决的问题,旨在通过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该项目采用脂质体转染自杀基因联合放射线、化疗、免疫对...
关键词:
关键词:结直肠癌基因治疗
腺病毒介导HSV-tk自杀基因联合野生型p53基因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联合人野生型p5 3基因共转染 ,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 pAdCMV Link1(tk/ p5 3)、pAdCMV Link1(tk)、pAdCMV Link1(p5 3) ,分别感染p5 3突变的人直肠癌细胞SW 837。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存活率的测定和裸鼠移植瘤治疗实验 ,观察HSV tk/GCV系统与野生型p5 3基因联合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果 应用 pAdCMV Link1(tk/ p5 3)、pAdCMV Link1(-)、pAdCMV Link1(tk)、pAd CMV Link1(p5 3)重组腺病毒感染SW 837细胞 ,加入GCV ,各组细胞集落数分别为 8、95、40、70。pAdCMV Link1(CD / p5 3)组肿瘤细胞集落形成减少、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P <0 .0 1)。裸鼠移植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76 .5 %、0 .8%、5 5 .8%、2 3 .2 % ,pAd CMV Link1(tk/ p5 3)重组腺病毒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最强。 结论 HSV tk自杀基因与野生型 p5 3基因共转染 。
于波李世拥安萍陈钢蔡惠云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套入式吻合保肛术9例经验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经肛门切除套人式吻合保肛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方法1、腹部手术操作全麻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按4孔法Trocar,脐置人摄像系统为观察孔,右下腹为主操作孔,右中腹及左...
李世拥陈钢陈光左富义魏晓军袁强杜俊峰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全身麻醉
腹腔镜直肠悬吊术治疗复发性直肠脱垂13例报告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悬吊术治疗复发性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13例复发性直肠脱垂行腹腔镜直肠悬吊,重建盆底,肛门环缩治疗。结果 13例腹腔镜直肠悬吊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4h,平均2.5h。术中无大出血、副损伤,术后无肠瘘、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6d,平均4d。13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腹泻、便秘及排便不畅,排便控制功能正常,均无复发。结论对复发性直肠脱垂行腹腔镜手术,可针对性地消除复发因素,疗效确切,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于波白雪金伟森左富义陈钢徐一石崔伟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脱垂直肠悬吊术
重组腺病毒介导CD自杀基因联合野生型p53基因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 (CD)基因和人野生型 p5 3基因共转染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携带CD/p5 3、CD、p5 3基因腺病毒感染直肠癌细胞SW 837,计数瘤细胞集落数 ,采用四唑蓝比色 (MTT法 )检测瘤细胞存活率。于 6 0只裸鼠移植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磷酸盐缓冲液 (PBS) ,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用CD/p5 3、CD、p5 3重组腺病毒感染SW 837细胞 ,加 5 FC后细胞集落形成分别为 :6、38、6 9。裸鼠移植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78.6 %、5 6 .5 %、2 2 .3 %。CD/p5 3重组腺病毒感染组肿瘤细胞集落形成和存活率下降最显著 (P <0 .0 1) ,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 CD自杀基因与野生型p5
于波李世拥安萍陈钢蔡惠云郭文华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CD自杀基因
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2001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 (CD)基因转染和CD/ 5 FC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介导外源CD基因转移到人直肠癌细胞株HR 834 8,通过检测腺病毒的转导效率、CD基因表达 ,以及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存活率测定 ,裸鼠移植癌治疗实验 ,观察分析CD/ 5 FC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重组腺病毒介导CD基因转染 ,在癌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CD/ 5 FC系统对转染含CD重组腺病毒HR 834 8细胞的集落形成、细胞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对无CD基因转染癌细胞无影响。在转染和未转染CD基因的HR 834 8混合体系中 ,CD/ 5 FC除了杀伤转染CD基因的癌细胞外 ,对周围的无CD转染癌细胞也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表现出很强的“旁观者效应”。裸鼠皮下移植癌治疗实验结果表明 ,CD/ 5 FC对HR 834 8实体癌生长抑制率为 71 5 %。结论CD/ 5 FC对腺病毒介导CD基因转染的直肠癌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和显著的“旁观者效应”。
李世拥于波安萍陈钢蔡惠云郭文华
关键词:直肠肿瘤基因疗法腺病毒科直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