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重症
  • 3篇疗效
  • 3篇急性重症
  • 2篇胆道
  • 2篇胆道镜
  • 2篇修补术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胰腺炎
  • 2篇综合征
  • 2篇疝修补
  • 2篇疝修补术
  • 2篇外科

机构

  • 11篇郑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1篇陶有金
  • 8篇张建坡
  • 6篇王世超
  • 5篇盛书娟
  • 3篇马国杰
  • 2篇王书芳
  • 1篇王谆
  • 1篇盛淑娟
  • 1篇孔中宇

传媒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7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及分析
盛书娟陶有金曹泽嘉
急性重症胰腺炎31例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外科治疗病例,评价不同时期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的疗效。结果早期手术6例,无死亡病例,延期手术25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正确把握手术时机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和降低死亡率。
陶有金张建坡王世超
关键词:胰腺炎并发症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的分析及处理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及治疗方案,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 a收治的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1 9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复发22例,复发率1.12%。首次复发时间为术后0.5~9 a,平均复发时间为(23±8)个月,疝环充填式复发率1.74%,Lichtenstein复发率0.92%。再次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均获得成功。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与手术、补片、患者自身的高危因素有关,应首选手术治疗。
陶有金马国杰王谆盛书娟孔中宇张建坡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疝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生物补片盆底重建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生物补片盆底重建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10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生物补片盆底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指标、术后1个月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及远期随访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9.58±42.07)min、(226.75±21.06)ml,显著高于对照组[(210.64±29.24)min、(181.23±42.15)ml,P〈0.05],住院时间[(17.65±6.33)d]与对照组[(16.89±6.27)d]比较差异未见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会阴切口裂开、切口未愈、切口延迟愈合、会阴疝发生率分别为1.89%、0%、3.7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9%、7.55%、16.98%、7.55%(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肿瘤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7%、7.55%,与对照组(5.66%、11.32%)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未出现生物补片感染、磨损、侵蚀及排斥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生物补片盆底重建治疗直肠癌与单纯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手术同时可修复患者盆底结构,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会阴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远期随访效果与单纯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相当,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世超陶有金张建坡
关键词:直肠癌
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方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方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5年至2010年86例保脾手术,按保脾体积大小分为A组(>50%)、B组(30%~50%)和C组(<30%),分别抽取周围静脉血测定各组手术前、术后3个月的IgG、IgA、IgM、CD3+、CD4+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种手术方式均取得成功,保脾体积≥30%术后临床免疫功能无明显下降,而保脾体积<30%则临床免疫功能明显下降。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以抢救生命为第一原则,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脾脏部分切除术式,保脾体积应≥30%,以保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陶有金王世超张建坡马国杰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方式免疫功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5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31例(A组),开腹手术治疗34例(B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道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 A组治愈率为93.5%(29/31),病死率为6.5%(2/31),B组治愈率为88.2%(30/34),病死率为11.8%(4/34);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1),但A组的术中出血量、胆道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B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有效、恢复快的特点,且胆道减压效果迅速而确实,术中胆道镜的应用对减少胆道残余结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陶有金盛书娟张建坡王书芳马国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胆管炎腹腔镜胆道镜开腹手术
炎性肠病的外科治疗体会及疗效评价
盛书娟陶有金曹泽嘉
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24例。观察组实施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近期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前者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酌情予以选择。
王世超陶有金张建坡曹泽嘉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处理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监测患者胸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及早给与机械通气。结果存活18例,死亡4例,死因为严重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率81.81%(18/22)。结论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介质吸收是防止其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环节,及早给与患者重症监护和呼吸功能测定,可以早期诊断处理,降低病死率。
陶有金盛淑娟王书芳张建坡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研究组VAS评分[(4.58±0.33)分]低于对照组[(6.35±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16.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0)。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王世超陶有金张建坡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胃肠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