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松年
- 作品数:67 被引量:77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坏死因子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关系的探讨(附7例报告)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病因。方法 选择 7例松动人工髋关节病例 ,翻修手术时取松动关节周围的界膜组织 ;选择 1 0例骨折内固定患者 ,拆除内固定时取内固定物周围瘢痕组织。标本作组织学检查 ,并作肿瘤坏死因子(TNF)测定。结果 松动人工髋关节周围的界膜组织中含大量组织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组织细胞标记抗体、溶菌酶和 α1 -抗胰蛋白酶染色阳性。而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的瘢痕组织主要为纤维成分。松动人工髋关节周围界膜组织中的TNF浓度明显高于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的瘢痕组织 (P<0 .0 1 )。结论 在生物性因素方面 ,磨损微粒是松动发生的关键性因素 ,它可刺激组织细胞分泌 TNF等溶骨性因子 ,这些溶骨性因子直接或间接地激活破骨细胞 ,从而引起人工关节周围骨吸收、骨溶解 ,最终导致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 范卫民王青陶松年王道新
- 关键词:髋假体无菌性松动骨溶解肿瘤坏死因子
- 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的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7
- 1996年
- 髋部人工假体置换85例,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69例。结果显示,全髋置换病人中,优良级和很好级病例占75%;人工股骨头置换病人中,优良级和很好级病人占76.8%。作者认为,(1)髋关节直接外侧切口具有创伤小,暴露清楚,操作方便,无坐骨神经损伤及不易产生髋关节脱位等优点.(2)假体位置不当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3)在一般情况下,应首先考虑运用多孔面型人工关节,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考虑使用骨水泥。
- 范卫民陶松年王道新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骨水泥
-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发夹结构通过影响Paxillin的功能抑制成骨细胞迁移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索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proteincoupledreceptorkinaseinteractingprotein1,GIT1)的RNA发夹结构(hairpin)(GIT1-RNAh)对成骨细胞迁移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取培养至第6代的鼠成骨细胞,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包含GIT1-RNAh(实验组)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enceprotein,GFP)的RNA发夹结构(GFP-RNAh)的腺病毒(对照组)感染12h后,再将每组分成有、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rivedgrowthfactor,PDGF)刺激的两组。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内源性GIT1蛋白表达和Paxillin的位置。WesternBlot检测Paxillin的磷酸化。构建包含蓝色荧光蛋白的GIT1-RNAh(CFP-GIT1-RNAh)实验组和GFP-RNAh(CFP-GFP-RNAh)(对照组),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检测CFP-GIT1-RNAh和CFP-GFP-RNAh对Paxillin位置的特异性作用。用划痕愈合法检测GIT1-RNAh(实验组)和GFP-RNAh(对照组)腺病毒对成骨细胞在PDGF刺激下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抑制成骨细胞内源性的GIT1蛋白表达和扰乱Paxillin的分布。WesternBlot观察,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抑制了Paxiliin的磷酸化(P<0.05)。划痕愈合法检测观察,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抑制成骨细胞的迁移。结论GIT1-RNAh通过扰乱Paxillin的分布和其磷酸化从而抑制成骨细胞的迁移。
- 张宁胡志毅殷国勇范卫民陶松年王道新董天华
- 关键词:PAXILLIN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髋关节直接外侧切口在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1993年
- 应用髋关节直接外侧切口进行髋关节假体置换113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64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49例。平均随访时间5.7个月,未见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及早期脱位等并发症。作者通过尸解发现臀中肌后1/3纤维及其肌腱增厚,其纤维方向与股骨干纵轴一致,并位于股骨轴线后方。该切口最适合在关节置换中应用。
- 范卫民王道新陶松年J.J.Ficat
- 关键词:髋关节髋假体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被引量:2
- 1998年
- 作者自1993年以来,对2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创用π棒内固定方法。所有病例骨折复位满意,可早期下床活动。作者认为对有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了前后手术径路和各种内固定方法的利弊;认为T型钢板和π棒内固定优于其它固定方法。
- 王青吴乃庆王道新陶松年
- 关键词:骨盆骨折内固定骨折固定术
- 双加压“L”形钢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6
- 1996年
- 作者自行设计的双加压“L”形钢板有纵向和横向加压作用,该钢板最大创新之处是在普通“L”形钢板的短臂上设有一导引孔,并可穿入一枚加压螺栓.该钢板可通过其短臂上的导引孔沿导引针准确地被打入预定的位置,从而避免膝内翻或膝外翻;该钢板上的螺栓还可对股骨髁间和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横向加压,其固定性能可靠,病人可早期在CPM仪上进行功能锻炼.使用该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24例,随访1~2.5年,总优良率达91.7%.
- 范卫民陶松年王道新陈路龙杨昌杰卢益军
- 关键词:股骨骨折胫骨骨折内固定
- 人工关节中聚乙烯微粒诱发骨溶解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人工关节中聚乙烯微粒诱发骨溶解的原因 ,探讨微粒物质介导骨溶解的机理。方法 建立一个聚乙烯微粒诱发骨溶解的兔动物模型 ,观察聚乙烯微粒诱发骨溶解的组织学改变。通过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聚乙烯微粒反应 ,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含量。结果 聚乙烯微粒引起假体周围一层纤维结缔组织界膜形成 ,界膜中可见大量巨噬细胞、异物巨细胞和聚乙烯微粒。体外研究发现 ,聚乙烯微粒可刺激单核细胞产生更多的 TNF- α。结论 聚乙烯微粒可以引起假体周围的骨溶解 ,从而导致假体松动。聚乙烯微粒可以激活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使其释放更多的
- 王青范卫民陶松年
- 关键词:人工关节骨溶解
- 双加压L形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初步报告被引量:1
- 1997年
- 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治疗十分困难,疗效常不理想。为此,作者设计了双加压L形钢板。该钢板是在普通L形钢板基础上改进而来,其短臂上有一导引孔和加压螺栓。该钢板安放位置准确,可有效地避免膝内、膝外翻畸形。加压螺栓可对股骨髁粉碎性骨块进行横向加压,其固定性能可靠,病人使用后可早期在CPM仪上进行功能锻炼。应用该钢板治疗股骨髁上和髁间骨折19例,随访1~3.5年,总优良率达94.7%。认为值得推广运用。
- 范卫民陶松年王道新刘沛张宁金正帅李翔王青殷国勇
- 关键词:髁上骨折L形钢板
- 滑动加压螺纹钉的力学研究及疗效评价被引量:3
- 1996年
- 对滑动加压螺纹钉(Richards钉)进行了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滑动加压螺纹钉的力学性能较可靠。31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现,滑动加压螺纹钉的临床效果理想。作者认为,滑动加压螺纹钉有动力性和静力性加压作用,它结构牢固,固定效果可靠,病人可早期下地活动,是当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物。其不足之处是无有效的抗旋转作用。
- 范卫民陶松年王道新金正帅殷国勇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固定术
- 微动对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一定参数的微动对骨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特制的骨微动室模型 ,通过动物实验分别计算无微动组( A组 ) ,微动组 ( B组 )实验中 ,长入骨微动室模型中的骨组织占所有新生组织的比例。结果 :在 A组中可见大量不成熟新生骨形成 ,B组可见少量或无新生骨组织 ,但可见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 A组中 ,骨组织占新生组织的比例为 ( 4 0 .65± 8.2 5 ) %,B组为 ( 6.65±2 .3 4 ) %。结论 :一定参数的微动可以显著抑制骨组织的形成而有利于纤维组织的形成。
- 刘锋范卫民陶松年
- 关键词:髋假体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