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兴儒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梁发祥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化科学
主题
2篇
思想品德
2篇
品德
2篇
《思想品德》
1篇
德教
1篇
性别失衡
1篇
学生社会化
1篇
学生行为规范
1篇
社会
1篇
社会化
1篇
思想品德教材
1篇
偏失
1篇
品德教材
1篇
教材研究
1篇
公众
1篇
公众人物
机构
2篇
定西师范高等...
作者
2篇
韩兴儒
2篇
梁发祥
传媒
1篇
教学与管理(...
1篇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初中《思想品德》对社会公众人物选取的性别失衡及矫正
被引量:2
2012年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方案的心脏”。教材也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资源和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影响源,“教材文化对学生包括性别在内的诸多认同与归属影响极大。特别是由于教材的权威性以及为考试而对其进行的重复学习,使教材成为学生花费时间最多、印象最为深刻的文本”回。教材中的人物作为学生的参照群体,其性别角色对学生行为规范和人格特征形成等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韩兴儒
梁发祥
关键词:
学生社会化
性别失衡
公众人物
《思想品德》
学生行为规范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教材人物选取的偏失及矫正
2012年
教材选取的人物作为学生的参照群体,对学生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形成人格特征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人物选取中存在着"去农化"、性别失衡及少数民族人物偏少等偏失,不利于学生平等职业观、平等性别观及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应通过加强中小学教材理论研究、完善中小学教材的编审制度及修订教材等措施予以解决。
梁发祥
韩兴儒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