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红
- 作品数:33 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灌流在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 2014年
- 毒鼠强的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TET)。TET为白色粉末,无味,具有神经毒性,进入人畜体内后不需要代谢即发生中毒。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病死率高,为剧毒类杀鼠剂,在我国已被禁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由此导致的意外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大部分儿童中毒是由于误服含有TET的食物而引起,
- 郭浩何亚梅王文娟刘兴霞韩晓红田静郜峰
- 关键词: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血液灌流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小儿
- B型尿钠肽在急性呼吸困难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测定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5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患者41例,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患者34例。测定2组患者血浆中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不同类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BNP、LVEF和PaO2的差异。结果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BNP水平显著高于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患者,LVEF低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PaO2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BNP水平是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时首选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 韩晓红袁娟田静耿晓松
- 关键词:B型尿钠肽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
- 急性右心室梗死9例误诊分析
- 2000年
- 李晓燕李洁韩晓红吕洪海
- 关键词:急性右心室梗塞误诊
- 大脑中动脉M1段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双侧翼点入路解剖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的走行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结果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和外径分别为(13.14±3.62)mm、(3.41±0.38)mm,血管造影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0.65±5.61)mm、(2.30±0.35)mm,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脑中动脉M1段中央支的内侧群动脉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的上壁和内侧壁,较细小;外侧群动脉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处动脉干的上壁和内侧壁,较粗、长。男、女性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造影的长度、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的大脑中动脉M1段长,直径粗。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对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避免血管支架阻塞中央支开口处,防止术后中央支供应区域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韩晓红李晓鹏李培付升旗范锡印牛杰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显微解剖血管造影
- 生长抑素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液体复苏、抑制胃酸分泌及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6mg,溶于60mL生理盐水中,24h持续静脉泵入,共治疗1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d采用胶体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清细菌内毒素(BE)、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c)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BE、DAO、D-La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3、7d血清PCT、BE、DAO、D-La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7d血清PCT、BE、DAO、D-La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3d(P<0.05);治疗3、7d,观察组患者血清PCT、BE、DAO、D-L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有效抑制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
- 韩晓红田静邢学勇
- 关键词:脓毒症生长抑素肠黏膜屏障内毒素
- 血必净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被引量:35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血必净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我院治疗的74例重症肺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第三代抗生素、营养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连续治疗12d后评价综合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脱机成功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并观察影像学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7d、12d总有效率分别为75.68%、86.49%,对照组分别为54.05%、72.93%,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治疗后血清IgM、IgG、IgA水平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脱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7d、12d呼吸机脱机率分别为69.23%,96.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28%、82.76%,(P<0.05)。结论联合血必净治疗能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高脱机率。
- 田静杨爽宋丹丹韩晓红
- 关键词:血必净重症肺炎血气指标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
- 倍频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倍频532 nm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确诊的DME患者42例(58眼),根据眼底病变程度不同采取不同光凝方法,轻度DME 12眼,有明确的微血管瘤或扩张的毛细血管可直接对具体部位做散射光凝,黄斑部水肿重者,采用格栅样光凝;中度DME 41眼,有弥漫性水肿者行黄斑部"C"形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重度DME 5眼,弥漫性水肿或囊样水肿的黄斑部"C"形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随诊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眼底和视力。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结果轻度DME 12眼中,9眼(75.0%)激光治疗后水肿消失,视力提高>2行,FFA示黄斑部微血管瘤基本消失,黄斑水肿消退;中度DME 41眼,其中26眼(63.4%)视力提高>2行,FFA示黄斑部渗漏消失:重度DME 5眼视力无提高。三者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黄斑水肿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黄斑水肿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 李晓鹏韩晓红陆丽红
-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激光
- 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SOP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142例ASOP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血液灌流组(对照组)和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组(联合组),各71例。治疗5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胆碱能危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M样症状、N样症状)消失时间、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恢复时间]及相关并发症[中间综合征(IMS)、反跳、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5 d后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胆碱能危象消失时间、ACh E活性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ASOPP患者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马明阳杨静万强韩晓红
- 关键词:血必净血液灌流有机磷中毒预后
- 儿童与成人支原体肺炎CT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儿童与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表现特点,指导临床对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血清学证实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根据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年龄分为儿童组(20例)和成人组(16例),对其CT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组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右肺下叶11例(55%)、右肺中叶6例(30%)和左肺上叶5例(25%),成人组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右肺下叶8例(50%)、左肺下叶5例(31%)和右肺中叶4例(25%),两组间病变位于左肺舌叶、左肺下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儿童组的CT影像表现以大片状实变影为主15例(75%),成人组CT影像表现以磨玻璃样变12例(75%)和小斑片状实变影8例(50%)为主,两组间CT影像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与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病变部位和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韩晓红牛杰付升旗李培范锡印武俊芳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CT影像成人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灌流对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CTNI、CK-MB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灌流对重度敌敌畏(DDVP)中毒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CTNI、CK-MB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TNI水平为(0. 57±0. 23)μg/L、CK-MB水平为(92. 57±17. 23)μg/L,较对照组的CTNI(1. 44±0. 42)μg/L、CK-MB(110. 98±14. 96)μg/L水平低(CTNI:t=12. 847,P=0. 000; CK-MB:t=5. 705,P=0. 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 67%,高于对照组的63. 33%(X^2=4. 356,P=0. 037),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 218,P=0. 640)。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灌流对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CTNI、CK-MB水平,且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万强马明阳韩晓红
-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血液灌流CTNICK-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