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超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大涡模拟
  • 4篇钝体
  • 4篇燃烧
  • 3篇旋流
  • 3篇旋流燃烧
  • 3篇旋流燃烧器
  • 3篇燃烧器
  • 3篇冷态
  • 3篇流场
  • 3篇进动
  • 2篇有旋流
  • 2篇涡旋
  • 2篇冷态流场
  • 1篇钝体绕流
  • 1篇预混
  • 1篇预混火焰
  • 1篇预混燃烧
  • 1篇射流
  • 1篇射流火焰
  • 1篇数据库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8篇韩超
  • 6篇叶桃红
  • 4篇张济民
  • 4篇陈义良
  • 3篇张宏达
  • 3篇张培
  • 2篇朱旻明
  • 1篇陈靖
  • 1篇赵平辉

传媒

  • 3篇推进技术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6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甲烷/空气射流抬举火焰的大涡模拟计算被引量:14
2014年
为了研究中高温伴流中的自动着火特性,采用大涡模拟(LES)和均匀搅拌器(PSR)结合假定概率密度函数的建表湍流燃烧模型对甲烷/空气射流在高温伴流中的抬举火焰数值研究,并比较反应进度的不同概率密度分布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PSR建表方法能够捕捉到高温伴流抬举火焰的点火过程,能够正确预测火焰的抬举高度,但在火焰稳定燃烧区域该建库燃烧模型还存在不足。同时,反应进度的亚格子脉动对准确模拟抬举高度十分重要。
韩超张培叶桃红陈义良
关键词:大涡模拟
钝体驻定燃烧器冷态和燃烧场的LES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采用LES结合FPV湍流燃烧模型数值模拟了钝体驻定火焰的冷态场和燃烧场,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火焰结构和流场特性,并分析了燃烧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温度和主要组分浓度的一阶和二阶统计值,均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燃烧发生在当量混合物分数等值线处,先是沿回流区外边缘分布,然后逐渐向中心靠拢,最后在下游处类似于射流火焰。回流区前部当量混合面处的低标量耗散率和高温分布在钝体驻定火焰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燃烧使气体发生膨胀,回流区变长,轴向平均速度和湍动能沿流向衰减速度降低,湍动能在内剪切层处的峰值降低。
张培韩超朱旻明陈义良
关键词:大涡模拟流场特性
钝体绕流有旋流中回流区与进动涡核的大涡模拟被引量:12
2014年
针对旋流数为0.57、0.68、0.91和1.59四种工况下的悉尼旋流燃烧器的冷态流场进行了大涡模拟,选取动态Smagorinsky涡黏模型作为亚格子尺度的湍流模型,研究不同旋流数下的流场结构、进动频率和进动涡核。模拟结果表明,旋流数为0.68时,钝体回流区长度最短。随着旋流数的增加,中心射流出口的旋流剪切层不断衰减,而下游的旋流剪切层不断增强。功率谱分析表明,进动现象的出现和消失对应于与旋流剪切层的增强和衰减;中心射流与下游区域具有不同的进动频率,表明流场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的大尺度涡旋结构。不同取值位置的周向速度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两个涡旋结构的存在。轴向位置70 mm处的横截面上瞬时流线和压强分布证实了下游流场存在着进动涡核。瞬时压强等值面显示了中心射流出口和下游流场进动涡核的三维螺旋形结构。下游流场的进动涡核均与平均速度场流线在空间上成正交关系,表明进动涡核是由剪切层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产生。
张济民韩超张宏达叶桃红
关键词:大涡模拟钝体
CH_4/H_2/N_2射流火焰的大涡模拟和POD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使用大涡模拟加稳态火焰面模型、火焰面/反应进度模型对CH_4/H_2/N_2湍流射流扩散火焰进行了模拟,通过与实验数据的详细比较对火焰面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两种火焰面模型计算得到的低阶矩与实验值都符合得较好,后者对二阶矩捕捉更准确;小组分(NO,OH)分布与实验结果都有较大偏差,直接求解小组分输运方程可得到较好结果。最后用POD技术对流场进行分解与重构,可以发现前5阶模态即占有总能量的60%左右,且中心射流区域集中了各尺度的湍流相干结构。
陈靖赵平辉韩超朱旻明陈义良
关键词:大涡模拟
大涡模拟研究钝体有旋流流场的拟序结构被引量:17
2014年
对带有中心钝体的分层旋流燃烧器的冷态流场进行了大涡模拟(LES),选取动态Smagorinsky涡黏模型作为亚格子模型,研究旋流数为0.45时旋流场的大尺度拟序结构。模拟结果表明:瞬时压强等值面显示的内外螺旋涡及进动涡核(PVC)均与平均速度场流线在空间上呈正交关系,表明两种涡结构均由剪切层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产生。Q准则等值面显示内外螺旋涡在下游20mm左右开始发生破碎。PVC发源于环形旋流与环形射流剪切层附近的下游区域。瞬时周向速度的功率谱密度(PSD)出现明显的特征峰,表明PVC影响附近的流体,使之出现进动特征。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OD)重构湍流脉动速度场,不同模态下功率谱密度结果表明前两个模态的大尺度结构具有进动特征,使用前两个模态的周向脉动速度等值面显示了PVC周围流体的大尺度涡旋结构。
张宏达张济民韩超叶桃红
关键词:本征正交分解
不同湍流预混燃烧模型在本生灯火焰中的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湍流预混燃烧的大涡模拟数值计算近来受到很大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发展湍流预混燃烧模型,利用正在发展的湍流预混燃烧模型等值面集合的G函数方法、层流预混火焰生成流型的化学热力学建表FGM方法、G函数/FGM耦合方法三种燃烧模型,对甲烷/空气湍流本生灯火焰进行了大涡模拟计算,并对上述燃烧模型进行了比较。大涡模拟结果表明,G函数方法能够较为准确捕捉火焰的传播特性,FGM方法能够捕捉到火焰和湍流的相互作用,但无法准确预测火焰的传播特性。而耦合的方法既可以捕捉火焰的传播特性,又能够捕捉到火焰和湍流的相互作用。
韩超张培叶桃红陈义良
关键词:湍流预混火焰G函数
自由旋流冷态流场中涡旋破碎泡的大涡模拟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ES)模拟了悉尼旋流燃烧器的中等旋流数算例(N29S054和N29S045)的冷态流场,研究了涡旋破碎泡(下游二次回流区)的不稳定模式.LES结果得到的统计矩总体上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研究发现:涡旋破碎泡没有螺旋形结构,其周围也没有出现螺旋形状的进动涡核,表明涡旋破碎泡没有典型的进动特征;瞬时速度分布显示了涡旋破碎泡存在着周期性的收缩/崩塌与膨胀的现象;功率谱的特征峰证实了涡旋破碎泡存在着周期性运动.
张济民韩超叶桃红
关键词:大涡模拟
分层旋流燃烧器冷态流场的大涡模拟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旋流数为0.25,0.45和0.79三种工况下带有中心钝体的分层旋流燃烧器的冷态流场进行了大涡模拟(LES),选取动态Smagorinsky涡黏模型作为亚格子尺度的湍流模型,研究旋流强度对钝体回流区、涡旋破碎和进动特征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模拟结果表明:3个旋流数下钝体回流区的大小没有明显改变,轴向长度都约为20mm.Q准则用来显示涡旋结构,结果表明螺旋涡产生于旋流剪切层的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增大旋流强度,涡旋破碎发生的位置向上游移动.功率谱密度(PSD)表明流场出现进动特征,进动运动沿流向逐渐衰减;旋流数为0.45和0.79时,钝体回流区末端出现进动特征;3个旋流数下,进动频率都约为78Hz.
张济民张宏达韩超叶桃红
关键词:钝体大涡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