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杰浩

作品数:12 被引量:106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出血
  • 5篇颅内
  • 5篇成形术
  • 4篇血管
  • 4篇血管成形
  • 4篇血管成形术
  • 3篇动脉
  • 3篇血性
  • 3篇腔内
  • 3篇腔内血管
  • 3篇腔内血管成形...
  • 3篇颅内动脉
  • 3篇经皮腔内
  • 3篇经皮腔内血管...
  • 3篇经皮腔内血管...
  • 3篇出血性
  • 3篇出血性转化
  • 2篇动脉狭窄
  • 2篇支架成形术
  • 2篇尿激酶

机构

  • 10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颜杰浩
  • 9篇胡深
  • 8篇宋伟健
  • 4篇温清
  • 3篇陈维
  • 3篇李在雨
  • 2篇于长久
  • 2篇王莉
  • 1篇武文斌
  • 1篇陈大伟
  • 1篇黄岸荣
  • 1篇魏强国
  • 1篇唐映
  • 1篇宋操
  • 1篇宋超
  • 1篇徐菲
  • 1篇杨佳勇
  • 1篇曾丽
  • 1篇胡继良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2007天坛...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溶栓药物的使用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其中2例联合机械性破栓术治疗,2例联合静脉窦内支架置入术治疗,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结果除1例患者出现脑内血肿,留有一侧肢体轻瘫外,其余7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出院时,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由术前平均11分恢复到15分,原有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100%),闭塞的静脉窦均再通。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腰穿压力均恢复正常,未出现血栓再形成和新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合理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段是有效的,对溶栓药物的使用、提高治疗安全性等问题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宋伟健胡深颜杰浩陈维温清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血管成形术
小径球囊PTA部分复通术对急性颅内动脉闭塞出血性转化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急性闭塞后采用小径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联合少量尿激酶(UK),对前循环颅内动脉急性闭塞部分复通术后出血性转化的预防作用。 方法:对38例前循环颅内动脉急性闭塞行超选介入治疗,其中...
胡深宋伟健颜杰浩杨佳勇
关键词:出血性转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尿激酶支架成形术
文献传递
急性颅内动脉闭塞分期介入梯度再通术的临床应用和预后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对急性颅内动脉闭塞采用分期介入梯度再通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和预后评价。方法对36例前循环颅内动脉急性闭塞行分期介入梯度治疗,早期采用小径球囊经皮腔内成形术(PTA)或联用小剂量尿激酶(UK);后期使用支架成形术(PTS),评估复通术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和成形术后相关性血栓事件的出现率及其总体预后。结果 3例在PTA期发生出血性转化,其中1例需外科处理,2例遗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PTS期无支架相关性血栓形成终点事件发生,无全因性死亡。结论对急性颅内动脉闭塞采用分期介入梯度再通术,既可达到有效缓解早期的缺血性状态,同时预防出血性转化,又可明显解除后期残留狭窄,降低术源性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但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胡立民胡深颜杰浩温清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出血性转化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出血量大于30ml,无脑疝发生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68例,分别采取小骨窗开颅术及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对照组24例,为同期不同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患者的有效率、功能恢复情况、病死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而再出血率、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种手术组间的再出血率、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情况、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骨窗开颅及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相当,临床中可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方法。
宋伟健胡深颜杰浩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穿刺抽吸术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临床相关性因素评估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22例25支颅内大动脉段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大脑中动脉(MCA)15支,椎动脉(VA)5支,基底动脉(BA)3支和颈内动脉(ICA)2支。21支血管(MCA14支,BA2支,VA3支和ICA2支)为症状性重度狭窄、1支(BA)为无症状性重度狭窄;3支血管(MCA1支和VA2支)为症状性中度狭窄。比较评价支架成形术相关性效/损比、总体预后等方面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技术成功率96%(24/25),手术死亡率0%,未发生再灌注损伤,9例随访者(6~27个月)无再狭窄;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性并发症。结论对于具有治疗适应证的颅内动脉狭窄实施支架成形术是有效和安全的,但远期预后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
胡深宋伟健颜杰浩温清陈维黄岸荣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并发症影响因素
早期外伤性脑梗死的MRS及MRI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及MRS对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51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行影像学(MRI及MRS)检查,并检测其外伤性脑梗死区内一些代谢物(如NAA,Cho, Lac等)的含量变化,然后对其代谢物进行量化分析。结果三组病例头部MRI平扫/增强、DWI检查梗死区及其周围范围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信号变化,提示梗死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缺血现象。MRS检查示外伤性脑梗死中心区,NAA下降明显,Cho上升明显,Lac上升明显,出现Lac峰,而脑梗死中心周边的缺血半暗带区,NAA轻度降低,Cho轻度上升,Lac上升不明显/不上升。结论 MRI及MRS检查可对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效价值,并可初步判断其治疗预后。
陈云鹏李在雨杨正月颜杰浩
关键词:MRSMRI颅脑外伤外伤性脑梗死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影响分支缺血性事件的临床因素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ICASS)后支架置入与临床对应分支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1例24支颅内大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大脑中动脉(MCA)15支,椎动脉(VA)5支,基底动脉(BA)3支和颈内动脉(ICA)1支。20支血管(MCA 14支,VA 3支,BA 2支和ICA 1支)为症状性重度狭窄、1支(BA)为无症状性重度狭窄;3支血管(MCA 1支和VA 2支)为症状性中度狭窄。比较评价支架成形术对分支缺血性损害、总体预后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无支架置入性相关分支缺血性损害的表现,随访期(6~27个月)内无再狭窄;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性并发症。结论在围手术期规范化临床干预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不会导致明显的理论性支架相关性分支缺血性并发症,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胡深宋伟健颜杰浩温清陈维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
小径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急性颅内动脉闭塞出血性转化的预防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以小径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为主或联用小剂量尿激酶(UK)对前循环颅内动脉急性闭塞部分再通术后出血性转化的预防作用。方法对38例前循环颅内动脉急性闭塞行超选择性介入治疗,其中16例采用常规UK+微导丝碎栓(对照组),22例采用小径球囊PTA或联用小剂量UK(PTA组)。比较两组再通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和预后。结果再通时间在对照组63.9±18.9min,PTA组18.3±8.1min,P<0.01;残留狭窄率<50%者在对照组75.0%(12/16),PTA组22.7%(5/22),P<0.01。7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对照组4例,PTA组3例),其中4例(对照组3例,PTA组1例)需外科处理,并遗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因出血性转化而死亡。结论在治疗时间窗内,对颅内动脉急性闭塞采用小径球囊PTA为主的控制性部分再通术,对其出血性转化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并可明显提高部分再通率,缩短再通时间,为二期支架成形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胡深宋伟健颜杰浩曾丽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出血性转化尿激酶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8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合适手术方法,评估各个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共131例,其中开颅组64例常规开颅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锥颅组67例根据头CT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进行锥颅穿刺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血肿。结果锥颅组手术时间为(0.5±0.2)h,术后GCS评分锥颅组平均12.46±4.12,开颅组平均10.24±4.72,再出血率锥颅组13.43%(9/67),开颅组12.50%(8/64),锥颅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高于开颅组,植物生存及病死率低于开颅组,两组致残率接近。结论早期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微创、操作简便、短时、安全有效,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颜杰浩于长久王莉宋操唐映武文斌李在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微创治疗
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总结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了解其预后。结果肿瘤全切17例(68.0%),次全切7例(28.0%),1例多发病例术后CPA区^y刀治疗,无手术死亡。随访20例中术后肌力好转14例(56.0%),其中脑11例,脊髓3例(为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I级2例和Ⅱ级1例);肌力无明显好转4例(16.0%),其中脑3例,脊髓1例(为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Ⅱ级1例);肌力障碍恶化2例(8.0%),其中脑1例,脊髓1例,复发2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搴管膜瘤的有效手段.一期手术全切可获满意疗效.部分病例术后辅以局部放疗.
颜杰浩王莉陈大伟于长久宋超李在雨
关键词:室管膜瘤脑室脊髓显微外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