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嵩

作品数:2 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农户
  • 2篇耕地
  • 2篇耕地利用
  • 1篇农户耕地
  • 1篇平原区
  • 1篇粮食生产
  • 1篇集约度
  • 1篇集约利用
  • 1篇耕地利用集约...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2篇孔祥斌
  • 2篇马嵩
  • 2篇李翠珍
  • 1篇李靖
  • 1篇李涛
  • 1篇王红雨
  • 1篇张青璞
  • 1篇李建春
  • 1篇秦静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京冀平原区地块尺度农户耕地集约利用差异对比被引量:23
2010年
为进行地块尺度耕地集约度的定量分析,该文选取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为对比研究区域,以全区域范围内的地块对应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采取价值和实物2种形态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价值形态,大兴区显著高于曲周县。大兴区地块的资本集约度平均值为9797.30元hm2,曲周县为5025.18元/hm2;就价值集约度的构成来看,如果将农户家庭用工计入生产成本,劳动集约度所占比例较高,大兴区平均为67.03%,曲周县大于70%。对于实物形态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大兴区也高于曲周县,同时大兴区农户相对更关注有机肥的使用;且对比分析亦显示出大兴区地块尺度的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变异大于曲周县,表明大兴区域农户土地利用的个体差异较大。研究认为,城市郊区的农户相对更偏好资本和劳动集约的利用方式,关注有机肥的使用。因农户土地利用目标的差异,农户对资源环境,社会政策等因素变化做出响应进而形成不同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这是导致地块尺度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的重要微观动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则是其中观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孔祥斌李翠珍王红雨马嵩焦晋升李涛张青璞李靖
关键词:耕地利用集约度
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5
2008年
该文选取北京市为例,以1980~2005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和相关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资料,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农户经济学对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为更多选择种植蔬菜、西瓜等集约边际较高的作物,部分农户也会选择粗放利用方式。其耕地利用变化表现为北京市1980年以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先增加后大幅减少,且集约度相对较低。而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呈现阶段性变化,从追求粮食产量最大化到粮食产量和利润最优化的双重目标再到更多地关注耕地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户粮食作物的选择意愿先增高后降低,这对耕地实际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很大。引入粮食单产变动指数对1978~2005年北京市各区县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变化分析,呈现同样阶段性变化。
李翠珍孔祥斌秦静李建春马嵩
关键词:农户耕地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