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英
- 作品数:19 被引量:2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弘先哲之志,启后世之学——“贺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侧记
- 2003年
- 马晓英
- 关键词:现代哲学黑格尔哲学
- 明代泰州派王学的乡约思想与实践--以罗汝芳为中心
- 罗汝芳以"圣谕六条"化俗治乡的伦理政治取向,体现在他有关乡约的思想和实践中.他有关乡约的文献主要有《宁国府乡约训语》、《腾越州乡约训语》和《里仁乡约训语》,其中展现了近溪结合王学基本观念和《吕氏乡约》对明太祖"圣谕六言"...
- 马晓英
- 关键词:罗汝芳明代
- 明代儒学的乡约实践与民间转向--以罗近溪为中心
- 马晓英
- 明儒颜钧的七日闭关工夫及其三教合一倾向被引量:7
- 2005年
- 马晓英
- 关键词:三教合一儒释道三教阳明后学修养方法修养工夫原儒
- 王阳明的《大学》诠释及其思想建构被引量:2
- 2014年
- 明代儒学较之宋代,虽在学术视域和思想广度上都大为收缩,但在理气心性、成德内圣等主要议题上的探讨却更为深入精微,正如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发凡》中所说:“有明文章事功,皆不及前代,独于理学,前代之所不及也。牛毛茧丝,无不辨晰,真能发先儒之所未发。”而明代理学的思想建构,主要在朱熹所开辟的“四书”诠释脉络中展开,其中《大学》诠释在明中期后更是成为理学尤其是阳明心学思想建构的重点。王阳明提倡恢复《大学》古本,通过对《大学》宗旨的讨论和“三纲八目”的辨析,向朱子《大学》新本及其“格物穷理”说发起挑战,建立起以“良知”为本体,以“致良知”为工夫,以“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和“本体工夫合一”为取向的思想体系。
- 马晓英
- 关键词:明儒学案心学思想
- 明代心学的理论建构与《大学》诠释——以王阳明为中心被引量:2
- 2018年
- 阳明心学将宋明理学在心性领域的探讨推进到精微的地步。王阳明的理论建构,基本上是围绕其对《大学》的诠释进行的。阳明以对朱子《大学》新改本及其“格物说”的批评为起点,逐步建立起其以良知为本体,以致良知为工夫,以心性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和本体工夫合一为导向的心学思想体系。而阳明心学思想的顶点及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通过对阳明的《大学》诠释和其思想建构脉络的梳理,我们得以理解以《大学》为核心的四书诠释如何影响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进程,以及宋明经学与理学互动的广度和深度。
- 马晓英
- 关键词:良知万物一体
- 明儒罗近溪的乡约思想与实践被引量:4
- 2016年
- 罗汝芳是明代泰州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以“赤子之心”和“孝弟慈”为旨归的学术思想和“以讲会乡约治郡”的伦理政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阳明后学尤其是泰州学派中或流荡虚无而近禅、或“不复为名教所羁络”的狂侠倾向,促其回归平实和正统。罗汝芳这一归宗阳明学正统、以“圣谕六条”化俗治乡的学行取向,也体现在他有关乡约的思想和实践中。
- 马晓英
- 关键词:乡约泰州学派政治实践学术思想赤子之心
-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被引量:146
- 2020年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开展合作,在P21提出的21世纪核心素养4C模型(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的基础上,新增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构成5C模型。通过文献梳理、深入研讨和综合论证,我们建立了包括5个一级维度、16个二级维度在内的核心素养5C框架。在经过广泛调研和进一步深入阐述后,我们最终完成了对5C模型的框架建立、内涵阐释和行为表现举例,以期为推动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地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框架。这是继研究院与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组织(WISE)联合发布《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之后,中美学术团队深度合作完成的又一份围绕核心素养教育的解决方案。
- 魏锐刘坚白新文马晓英刘妍马利红甘秋玲康翠萍徐冠兴
-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被引量:77
- 2020年
-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和行为,对个体发展、社会和谐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该素养分为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要素,阐述了每个要素的内涵,列举了每个要素的行为表现,从系统设计课程、全面融入学科、在丰富的情境中开展活动、提升文化自觉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
- 刘妍马晓英刘坚魏锐马利红徐冠兴康翠萍甘秋玲
- 关键词:文化理解文化认同
- 从放心体仁到戒慎涵养——明儒颜钧的体仁工夫论探析之一被引量:5
- 2004年
- 颜钧(1504-1596),号山农,明代后期泰州学派思想家,也是同时期儒学民间化运动①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王艮的"大成仁学",形成一套以仁为核心、以神为特征、以实践为旨归的"大中哲学"②思想.在泰州后学中,颜钧尤以独特的体仁工夫论及实践著称于世.即以工夫论而言,他将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说化为大中哲学的"体仁之方",但在具体进路上,又将之分作两个层次:"从心所欲"与"不逾矩".前者表现为提出"制欲非体仁"、"体仁之妙即在放心"以及"从心、从性、从情"等思想,主张疏导和顺任心性自然流行,此即所谓"放心体仁"说;"不逾矩"即是"知及仁守,庄莅动礼",意在顺任、放逸之后及时纠偏补正,诉诸知性见闻,并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这是儒学中一贯的"戒慎涵养"工夫.但是从"放心体仁"到"戒慎涵养"的工夫路径,其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割裂了工夫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并且也与他所追求的一体圆融大异其趣.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 马晓英
- 关键词:工夫论心体后学仁学泰州学派民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