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英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代沟
  • 1篇代沟问题
  • 1篇前喻文化
  • 1篇文化
  • 1篇文学
  • 1篇文学作品
  • 1篇喜福会
  • 1篇后喻文化
  • 1篇红楼
  • 1篇红楼梦
  • 1篇父子
  • 1篇父子冲突
  • 1篇《喜福会》
  • 1篇《红楼梦》
  • 1篇传承

机构

  • 2篇东华大学

作者

  • 2篇马晓英
  • 1篇孙莉萍

传媒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透过《红楼梦》《喜福会》看代沟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年轻人和年长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日渐凸现,“代沟”一词逐渐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人们用它来形象地描述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对立、冲突。代沟问题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
马晓英
关键词:《红楼梦》《喜福会》代沟问题文学作品
文献传递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贾政和贾宝玉的父子冲突看代沟被引量:3
2006年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代沟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而备受瞩目。玛格丽特.米德在70年代末就提出:一条世界性的代沟已经形成。对于代沟产生的社会根源,米德将其归结为社会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的转变。“代沟”的概念在80年代初传入中国,并引起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广泛关注。而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早已有过关于代沟的论述,《红楼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贾政和贾宝玉父子之间的矛盾,挖掘代沟的社会本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
马晓英孙莉萍
关键词:代沟后喻文化前喻文化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