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敏
- 作品数:80 被引量:30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 自体脂肪充填面部年轻化
- 目的:定量评价自体脂肪充填面部保持容貌于年轻状态的效果。方法:对30例自觉面部衰老的患者进行自体脂肪充填,并应用Angel软件进行手术前、后的定量测量评价。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1、6个月随访,疗效维持,平均两颞点在外...
- 齐向东褚晶晶马立敏张斌李勤
- 关键词:自体脂肪面部年轻化
- KOA运动特征与膝关节症状和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主要临床表现是膝部症状以及功能活动障碍,该病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7%以上,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探究KOA运动学特征与症状和功能的相关性可为KOA患者的治疗、康复训练以及手术等提供参...
- 黄志强曾小龙马立敏陈玲玲林泽枫张余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运动学步态WOMAC
- 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的计算机辅助定量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索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系统对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的评价。方法太田痣患者12例,采用安琪儿色素分析系统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3名整形外科医师目测等两种方法,分别对疗效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系统对太田痣的疗效评价为(54±25.33)%,整形外科医师定性对太田痣的疗效评价为(57.92±25.82)%。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系统能够定量得出治疗效果,并能准确测量变化的面积和颜色变化的百分比。整形外科医师与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的疗效评价具有线性相关(P<0.001)。结论计算机辅助定量评价分析系统可以替代临床医师的评价方法,更具客观性、精确性。灰度和面积具有作为疗效量化指标的价值。
- 齐向东马立敏钟世镇
- 关键词:太田痣计算机辅助技术疗效评价
- 颌骨畸形矫正术早期稳定状态的虚拟动力仿真研究
- 各类复杂疑难颌骨畸形,特别是小颌畸形、半面短小和半侧颜面萎缩等发育不全的面部畸形,在先天畸形的发病率中仅次于先天性唇腭裂排名第二,临床医生在矫治方法上采用了下颌骨升支矢状截骨术或者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等技术,取得不错的治疗效...
- 马立敏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虚拟手术三维仿真生物力学
- 行走中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利用有限元的方法,模拟人体最佳边界条件,探寻行走过程中股骨的生物力学情况。方法根据股骨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且网格化。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Any Body模拟正常人平地行走时的动作,导出股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肌肉力。利用Geomagic studio和Hypermesh软件完成目标模型与Any Body模型的坐标匹配,将肌肉力加载在股骨上。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上计算步态过程中股骨受到的von Mises应力、应变的大小及其集中部位。结果在站立相中期,股骨受到的应力最大,为27.70 MPa,应力集中在小转子稍下方偏后侧。股骨在对侧承重期的受到的应力最小;在摆动相,应力集中在股骨中下段的内侧,为3.52 MPa。最大应变出现在站立相中期,大小为0.39 mm,位于股骨头;在摆动相,应变最大位于股骨中段,大小为0.12 mm;对侧承重期股骨的局部应变最小。结论人体行走过程中,在站立相中期,股骨的小转子稍下方偏后侧局部受到的应力最大,而最大应变集中出现在股骨头。
- 杨挺郑建河姚子龙马立敏张余
- 关键词:有限元股骨生物力学
- 云南文山地区新生儿耳郭的测量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通过测量新生儿耳郭数据,为新生儿耳郭畸形的诊治及耳郭畸形矫正器的研发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云南文山地区出生7 d内的186例新生儿372只耳郭的容貌耳长、容貌耳宽、形态耳长、形态耳宽、颅耳间距等指标进行测量并汇总分析。结果 0~7 d新生儿耳郭的均值为:容貌耳长(3.52±0.24)cm;容貌耳宽(2.25±0.18)cm;形态耳长(1.86±0.25)cm;形态耳宽(2.49±0.20)cm;颅耳间距(0.58±0.30)cm;颅耳角(24.58±18.01)°。另外左右耳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耳郭差异不明显,但男性新生儿耳郭较女性稍大。结论此次研究获取了新生儿耳郭的初步数据,可为新生儿耳郭畸形的诊治和矫正器的研发提供数据参考。
- 王静陈建武马立敏杨杨李志祥杨聪许慧路涛齐向东
- 关键词:耳部畸形新生儿
- 原位微波消融与假体置换治疗四肢骨肿瘤近期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比较原位微波消融与假体置换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原位微波消融或肿瘤假体置换手术治疗四肢肿瘤40例,手术后1年,从肿瘤学、手术并发症、肢体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平均随访26.5个月,微波消融组4例(4/30),假体置换组2例(2/10)死亡;肺转移2例,全部为假体置换组;复发5例,全部为微波消融组。微波消融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例,肿瘤假体置换组为2例。Enneking功能评分微波消融组12—28分,平均23分;假体置换组分17,29分,平均26分。结论:术后1年结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总体生存率达到85%,均是可接受的保肢手术方法;微波消融组手术并发症高于假体置换组:假体置换组肢体功能优于微波消融组。
- 张余杨小明柯晋张涛徐亮马立敏蓝国波姚子龙欧阳兰飞黄华扬夏虹
- 关键词:骨肿瘤关节置换保肢术
- 3D打印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体系建立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点实验室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自2007年筹建3D打印临床应用技术中心至今,该技术平台支持下骨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学科开展的临床应用、推广及进行基础研究。结果:完成...
- 马立敏
- 枢椎齿突Ⅱ型骨折中空螺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枢椎齿突Ⅱ型骨折螺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材料螺钉内固定对齿突Ⅱ型骨折术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枢椎的空间结构信息,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齿突骨折螺钉固定术后的受力情况,比较镁合金、钛合金两种材料螺钉固定下骨折端前后位移和骨折面及螺钉所承受的应力大小。结果 (1)所建枢椎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共包含为32929个四面体单元、59265个结点;(2)头部后伸、前屈活动时,钛合金螺钉最大应力分别为42.3MPa、62.8 MPa,上骨折端最大位移分别为0.028mm、0.040 mm,;镁合金螺钉最大应力分别为33.6 MPa、52.1MPa,上骨折端最大位移分别为0.036mm、0.056mm。结论应用CT扫描获取枢椎空间结构信息建立的枢椎模型可用于生物力学实验,两种材料的螺钉固定枢椎齿突II型骨折时其最大应力均小于其材料的屈服强度,骨折端应力镁合金组大于钛合金组。
- 王志坤夏虹张余马立敏
- 关键词:齿突骨折镁合金中空螺钉
- 镁合金中空螺钉内固定齿状突ⅡA型骨折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制应用于齿状突ⅡA型骨折前路内固定的新型镁合金中空螺钉,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将30个新鲜人体枢椎标本,根据年龄、性别、齿状突大小配对分为2组:镁合金螺钉组、钛合金螺钉组。将2组枢椎按齿状突ⅡA型骨折锯断,造成统一齿状突骨折模型,分别用镁合金螺钉、钛合金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机上测量不同垂直负荷下齿状突载荷-位移关系、扭矩-位移关系及最大拔出力。结果分别加载不同垂直负荷作用于齿状突矢状面,当加载负荷<400 N时,两组的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载荷>500 N时骨折端产生的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颈部受到<100 N/mm扭矩时两种材料螺钉固定的齿状突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扭矩>200 N/mm时两者的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镁合金中空螺钉在固定齿状突ⅡA型骨折端时足以防止前后移位的发生,但抗扭转能力较差,建议术后予以颈托制动。
- 王志坤夏虹谢文伟曾兴栋马立敏张余
-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镁合金中空螺钉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