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芳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地闪
  • 2篇雷暴
  • 2篇雷暴过程
  • 2篇大气电
  • 2篇大气电场
  • 1篇电场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预警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站
  • 1篇自动气象站
  • 1篇无线
  • 1篇雷达
  • 1篇CY
  • 1篇GPRS

机构

  • 3篇云南大学
  • 2篇云南省气象局

作者

  • 3篇马芳
  • 2篇张腾飞
  • 2篇张涛
  • 2篇王欣
  • 1篇尹丽云
  • 1篇朱涯

传媒

  • 2篇气象水文海洋...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雷暴过程中的大气电场特征与地闪活动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利用云南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和大气电场仪资料分析了滇中2007-04-30的雷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由午后强对流活动引发的雷暴过程主要分布在滇中地区,负地闪所占比例较高,正负地闪为中等偏弱电流,在时间上正地闪落后于负地闪;大气电场不仅能很好的反映带电云的产生、聚集、消亡过程,也能较好的反映出地闪发生频数、性质;结合地闪发生频数,可将大气电场的演变可分为6个阶段,各个阶段显示出不同的电场特征,其中地闪初期阶段电场的变化对雷电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马芳张腾飞王欣张涛朱涯
关键词:地闪大气电场预警
云南中部一次雷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和电场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大气电场仪和多普勒雷达等多种探测资料,对2009年7月20日导致云南省中部地区发生5起雷电灾害事故的1次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雷暴天气过程中,无论是大气电场仪范围内还是雷达回波内的地闪都是以负地闪占绝对主导地位;雷暴期间电场值在-12.540~13.907 kV/m之间剧烈变化,且不断向正向或负向突变;负地闪主要发生在强回波区,对应着径向速度场上的逆风区,成熟阶段增加的正地闪分散地出现在弱回波区中;整个雷暴过程中-10℃层回波强度维持在40 dBz以上,-20℃层回波强度在35 dBz以上,-10℃层和-20℃层雷达回波强度的每一次跳跃变化都对应着地闪频数的跳跃发展,且总在地闪频数变化之前11~30 min;回波顶高均大于9 km,地闪最密集时段,回波顶高保持在14 km左右.
马芳张腾飞尹丽云
关键词:地闪大气电场
ZQZ-CY移动式自动气象站无线传输配置与实现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通过对ZQZ-CY移动式自动站GPRS模块进行参数配置及对中心服务站的设置,解决了移动式自动站的无线数据传输问题,实现了各移动自动气象站气象观测数据的远程统计、查询,以及相关的气象业务处理和数据应用分析。
马芳张涛王欣
关键词:GPR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