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光 作品数:38 被引量:283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水利工程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两种新的旱作管理技术对山地梨枣树生长及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2年 以9 a生梨枣树(Ziziphus jujubaMill.)为试材,在无灌溉条件下,研究节水型修剪技术和竹节式聚水沟技术及常规矮化修剪技术(CK)对梨枣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型修剪与竹节式聚水沟技术的单独及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叶面积增长量、梨枣单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有效提高枣吊个数和着花数量;与对照相比,节水型修剪技术可提高产量83.1%,竹节式聚水沟技术可提高产量38.4%,节水型修剪技术+竹节式聚水沟技术效果更好,产量可提高155%。综合分析认为在旱地无灌溉条件下的陕北黄土丘陵区,以节水型修剪树体管理为主,在林下采用聚水沟措施结合,能显著提高梨枣的结果性能和产量。 赵霞 汪有科 刘守阳 魏新光 黎朋红关键词:梨枣 座果 微观时间尺度气象因子影响露水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露水量对微观尺度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是决定露水能否形成及露水量大小的关键。为研究半干旱区气象因子对梨枣树结露的影响,以黄土半干旱区2年生梨枣树为试验材料,对梨枣树冠层内的露水量以及影响因子:距地表2m高处风速μ、冠层相对湿度RH、冠层温度T、冠层温度露点差DPD、冠层饱和差VPD、土壤5cm处的温度T5进行了同步监测,并利用通径分析法在分和小时尺度上对相关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条件下,不同因子对露水量敏感性存在差异。在分尺度上,敏感性显著的气象因子有4个,敏感性大小次序为:T>VPD>DPD>RH。在时尺度上,敏感性显著的气象因子有5个,敏感性大小次序为:RH>VPD>μ>DPD>T。无论在分还是时尺度上VPD对露水量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敏感性不会随时间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他因子的尺度效应会因时间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高志永 汪有科 周玉红 魏新光 张琳琳 陈滇豫 卢俊寰关键词:气象因子 敏感性 通径分析 东北寒区日光温室葡萄液流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1 2019年 为了探明东北冷寒区设施环境下,葡萄液流特征及其与温室内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特征,对葡萄液流速率以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日内液流和全生育期逐日蒸腾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日内液流峰值出现在10:30-13:00之间,在液流最为旺盛的8月,其峰值达406.32g/h。葡萄全生育期日蒸腾量在8月变化相对最为剧烈,日均蒸腾量超过4 mm/d。液流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气温、水汽压亏缺(vapor pressuredeficit,VPD)及实际水汽压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1),与相对湿度表现为显著负相关(P<0.01)。瞬时液流速率与日蒸腾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PAR与VPD,月尺度液流最主要影响因子在PAR与蒸腾整合变量(variableof transpiration,VT)之间变化。全生育期液流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PAR与VT,但其决定系数随研究时间尺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气象因子与液流之间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PAR的启动时间及停止时间均提前于液流,到达高峰时间滞后于液流,时滞时间最长为1.5 h。VPD整体滞后于液流。 李波 郑思宇 魏新光 王铁良 孙君 葛东关键词:蒸腾量 气象因子 日光温室 葡萄 液流速率 时滞效应 基于组合模型的辽宁省玉米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2017年 根据辽宁省27个气象站1955—2014年逐日气象数据与相关玉米生长资料,对辽宁省不同区域玉米生育期需水量、水分盈亏量的确定方法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生育期需水量以辽西最高(大于380 mm),辽南最低(小于345 mm)。玉米的水分盈亏量从西北至东南依次增加,其中辽西地区亏水现象普遍存在。不同地区年际水分盈亏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辽西、辽北地区下降趋势显著(U_F 魏新光 王铁良 刘春成 聂真义 李波 姚名泽关键词:玉米 投影寻踪 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玉米各生育期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夏玉米蠡玉1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7个水分处理(全生育期灌水、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苗期+灌浆期灌水、拔节期+抽穗期灌水、拔节期+灌浆期灌水、抽穗期+灌浆期灌水)和3个氮素水平(不施氮肥、低氮(60kg/hm2)、高氮(180 kg/hm2)),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夏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在平均氮肥(各指标3个氮素处理的平均值)水平下,苗期+灌浆期灌水处理及抽穗期+灌浆期灌水处理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降低,且后者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相比较而言,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及拔节期+抽穗期灌水处理玉米产量的下降幅度不大,而灌溉水利用效率却有较大提高。【结论】在试验地区,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拔节期灌水、苗期+抽穗期灌水以及拔节期+抽穗期灌水处理有利于维持玉米产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施氮也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高氮全生育期灌水处理的产量最高。 陈静静 张富仓 周罕觅 赵永刚 魏新光关键词:生育时期 夏玉米 日光温室种植环境对葡萄液流特征的影响 为了探究我国东北地区日光温室种植条件下葡萄的液流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对温室主棚(保温)与副棚(无保温措施)葡萄全生育期液流、生长指标及环境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温室主棚与副棚葡萄液流的 日内变化呈现... 付诗宁 魏新光 郑思宇 孙君 葛东关键词:葡萄 环境因子 叶面积指数 日光温室 FA型抗蒸腾剂对温室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在黄瓜的全生育期设2种灌水量梯度,分别为充分灌水(100%ET)、亏水灌溉(75%ET)处理;3种不同浓度成膜型抗蒸腾剂(FA)浓度[Bl(0.2%)、Bm(0.5%)、Bh(1.0%)]处理,研究FA型抗蒸腾剂施用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苗期、结瓜初期和结瓜盛期,所有处理黄瓜株高、单株叶面积均呈先快速增加再基本稳定规律;在结瓜末期,所有处理黄瓜单株叶面积有下降趋势;当灌水量相同时,随着FA浓度的增加叶片组织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黄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呈先增加再降低规律;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逐渐降低规律。当成膜型抗蒸腾剂浓度一定时,亏水灌溉单株叶面积、组织含水率,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高于充分灌溉,虽然亏水灌溉产量低于充分灌水,但WUE高于充分灌水。试验表明,喷施0.5%浓度FA和75%ET的亏水灌溉会减少水分散失,增加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目的。 陈怡昊 李波 王奇峰 丰雪 魏新光关键词:抗蒸腾剂 叶片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黄瓜叶片 修剪对黄土丘陵区枣树蒸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1 2014年 对枣树树体进行梯度修剪,采用热扩散探针(TDP)液流监测系统和中子水分仪对枣树的蒸腾和土壤水分进行同步动态监测,通过2年连续监测发现:修剪对枣树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蒸腾均有显著影响。修剪可以显著降低枣树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树体蒸腾,降低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与对照处理相比,轻度、中度和重度修剪的枣树全生育期蒸腾总量分别下降31.7%、52.0%和68.6%。通过线性和非线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蒸腾和树体规格指标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自然降水量和修剪目标产量的数学模型。提出适宜的陕北枣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产量为1.2×104kg/hm2,适宜的节水型修剪调控树体指标为冠幅体积和新稍长度。 魏新光 陈滇豫 Liu Shouyang 汪星 高志永 汪有科关键词:蒸腾 树体结构 土壤干层 基于分段提取法的日光温室葡萄绿色分数高精度获取 2020年 为了获取日光温室条件下葡萄植株的高精度绿色分数,利用高通量植物表型监测平台获取葡萄植株全生育期不同生长部位的RGB图像,分别比较迭代法、大津法和直方图双峰法得到其阈值的提取精度,从而筛选确定RGB图像最佳阈值分割方法,并利用差异植被指数(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VDVI)、过绿指数(excess green,EXG)和植被颜色提取指数(color index of vegetation,CIVE)共3种植被指数分别结合半径为5像素的圆盘形结构元得到的先闭后开形态学滤波方法,对不同生育期及不同生长部位的绿色分数信息进行提取,并对其提取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大津法进行阈值分割误差率最小(6.5%),匹配率最高(97.78%),且提取精度高于其他两种方法;通过对葡萄底部冠层图像的绿色分数进行精度比较,发现在萌芽期和抽蔓期,CIVE指数提取精度最高,相对提取误差仅为8.45%和5.27%,而在开花坐果期、浆果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则采用EXG指数提取效果最佳,提取误差在0.56%~6.39%;在葡萄的不同生长部位,采用CIVE和EXG结合的分段提取法,提取效果均优于单一方法确定的绿色分数,并且在不同部位绿色分数提取精度存在差异,其中冠层中下部、底部精度较高(d>0.944),中上部和顶部稍差,但模型的一次性指数均≥0.940。研究结果可为衡量温室内植株冠层分布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李波 葛东 魏新光 郑思宇 孙君 杨昕宇关键词:植被指数 日光温室 葡萄 榆林城市需水量的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2 2011年 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对榆林市1980-2005年26年的用水资料建立GM(1,1)模型,模型公式经验证精度较高,然后对榆林市未来10年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年内榆林市需水量将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10年需水量将增至7.305 5亿m3,2015年需水量将增至7.948 6亿m3,相对于2005年,增幅分别为10.35%和20.07%。 蒋文昊 李援农 杨小虎 魏新光关键词:需水量 GM(1,1)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