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莉

作品数:37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1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建筑
  • 7篇教学
  • 5篇建筑设计
  • 5篇建筑学
  • 5篇城市
  • 4篇小西湖
  • 3篇绿色建筑
  • 3篇教育
  • 3篇街区
  • 3篇居住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既有建筑
  • 3篇建成环境
  • 3篇建筑教育
  • 2篇设计教学
  • 2篇通风
  • 2篇能源
  • 2篇住宅
  • 2篇自然通风
  • 2篇自然通风技术

机构

  • 34篇东南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4篇东南大学建筑...
  • 2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建筑设计...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上海建筑设计...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苏黎世联邦理...
  • 1篇上海朗绿建筑...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中国建筑标准...

作者

  • 36篇鲍莉
  • 4篇韩冬青
  • 3篇鲍家声
  • 3篇朱雷
  • 2篇张彤
  • 2篇王静
  • 2篇丁沃沃
  • 2篇徐小东
  • 2篇羊烨
  • 2篇陆步云
  • 1篇仲德崑
  • 1篇陈薇
  • 1篇顾大庆
  • 1篇罗真付
  • 1篇朱渊
  • 1篇郭华瑜
  • 1篇徐咏兰
  • 1篇夏兵
  • 1篇沈旸
  • 1篇龙灏

传媒

  • 5篇建筑学报
  • 3篇建筑技艺(中...
  • 2篇新建筑
  • 2篇南方建筑
  • 2篇城市建筑
  • 2篇中国建筑教育
  • 1篇世界建筑导报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建筑创作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建设科技
  • 1篇建筑师
  • 1篇中国住宅设施
  • 1篇动感(生态城...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 1篇建筑遗产
  • 1篇建筑实践
  • 1篇当代建筑
  • 1篇2003建筑...
  • 1篇第五届国际智...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研究型设计教学实验案例的解析--城市混合社区宜老化更新:互助合住的住宅应变性
设计教学本质上是对建筑学问题的探究,因应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关乎本土性和现实性,是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无可逃避的挑战,可以不断丰富拓展建筑的内核。依托学科优势和支撑,东南建筑以一贯的学科前沿的敏感度激发设计教学的持续...
鲍莉朱渊陈福明
关键词:策划设计
适应气候的江南传统建筑营造策略初探——以苏州同里古镇为例被引量:25
2008年
传统聚落的营建反映出一系列朴素的从指导思想、规划建筑到房屋营造的生态应对策略,体现出人居环境营建的地域性生态应对的独特经验和价值。本文拟以同里古镇为例,分析江南传统城镇建筑针对本地地理与气候条件,形成独特的城镇建筑形态,营造建筑内外舒适的风环境、热环境以及建筑防潮防水和安全防火等方面的传统营造经验和技术策略,以期对当下生态技术的地域性特点和适宜性运用研究有所启示。
鲍莉
关键词:气候适应生态技术策略
明日建筑,极少能源——简析瑞士可持续建筑标准“Minergie”被引量:6
2010年
绿色建筑标准及评价认证体系的确立和实施是改善建筑物性能、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切实手段。本文从背景、内容、方法、效益和优势等方面对瑞士绿色建筑标准"Minergie"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希冀对我国绿色建筑标准制定和评估认证工作提供借鉴。
鲍莉贺颖
篇首语
2024年
居住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其品质与设计方法需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居住空间设计是一个多维度、跨尺度的复杂议题,在建筑学领域之外,也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它不止于建筑学的美学与功能,更紧密联系着历史文化、社会民生、政策导向及科技发展;不止于中观尺度的建筑,还同宏观的城市与社区、微观的室内与设施等关联互动;不止于物质本体,还与人的需求感知、个体与集体的场所记忆密切相关。
鲍莉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社会民生居住建筑
建成环境层级视角下的城市多层集合住宅更新设计策略——以南京小西湖街区两则实践为例
2024年
位于城市历史地段、多建于20世纪的多层集合住宅,如今面临着产权结构复杂、外部环境拥挤、居住条件恶化、建筑结构老化和居住需求提升等诸多问题。在存量提质的城市更新战略的大背景下,这类面广量大的居住建筑的更新是城市发展首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往往要面对复杂的建成环境和多重因素的制约。基于开放建筑设计理论中层级的概念,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解读建成环境,从“场所、结构、表皮、计划”四个层级递进切入,解析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街区两则集合住宅更新中复杂的设计问题,以期系统构建城市居住类历史地段集合住宅的更新设计策略与方法。
鲍莉嵇晨阳滑芳孙艺畅
关键词:表皮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城校区的绿色校园策略解析被引量:6
2019年
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城校区为例,从空间规划、能源利用、建筑设计与智能建造等几个方面解读了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可持续"校园规划的具体能源与环境应对策略。该校区规划设计以人与环境的协同发展为理念,通过高密高效的空间规划、整体统筹的能源利用、长效应变的开放空间设计、学科协同的先进建造与高科技材料技术的应用等策略,实现了从规划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
鲍莉周静丁园白
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再生的复杂性求解——南京小西湖传统街区平移安置房更新设计实践被引量:3
2023年
在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再生规划中,通过改造原有公房,将不愿外迁的原住民进行平移安置,从而腾空部分更新院落单元以实施改造,是落实“小规模、渐进式、逐院落”的街区再生整体规划的重要举措之一。本项目面对建成环境的复杂性、需求的复杂性、实施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多元相关方的复杂度,因地因人制宜,通过合理改造和扩建,在满足各类生活需求的同时,提高居住空间品质,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利用,并与社区公共空间形成了良好互动。该项目是对破解老城居住性历史地段再生与发展问题的一次积极探索实践。
鲍莉滑芳张湘苹
融通与集成——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被引量:5
2022年
为适应国际建筑教育发展趋势和应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及创新驱动国家战略,针对彼时建筑学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知识割裂、知行脱节和平台建设的局限等问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学做融创、通合一体”为理念,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育人平台三个方面的改革,系统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横向融通、纵向进阶的专业课程矩阵是教学体系改革的基础核心;由多维协同育人平台支撑的内外联通、知行合一的实践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拓展;以设计课程为核心的集成化教学模式是达成教学理念的实施保障。十余年来学院教学改革实践已取得富有影响力的成效,坚定了学院继续探索建筑学高端人才培养路径的决心,以期为国际建筑教育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典例。
鲍莉
关键词:建筑学融通集成化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自然通风技术策略初探——以东南大学前工院改造为例
在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大量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其中自然通风技术这一古老而新颖的绿色技术将大有可为。本文在分析了自然通风技术的一般原理及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结合案例重点探讨自然通风...
鲍莉羊烨
关键词:既有建筑自然通风技术建筑设计
文献传递
传统砖木建筑功能与性能整体提升的实践初探——宜兴市周铁镇北河沿民宅更新设计被引量:4
2016年
以宜兴周铁镇北河沿民居改造设计为例,以建筑功能与性能整体提升为目标,从功能策划、空间重组、结构加固、热环境改善、能源资源再利用、光环境设计、风貌控制等方面出发,探索基于可持续性改造原则并结合地方材料与建造工艺的江南地区传统砖木民居更新的实践经验。
鲍莉金海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