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兔全身麻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7年
- 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是兔实验操作成功的必备条件。文献报道了大量兔麻醉方案,但并没有一种公认成熟的方法。本文就近十年来文献报道的关于兔的单纯麻醉与复合麻醉进行综述,旨在为兔的麻醉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郑静黄志沈蓉冯春高开波
- 关键词:复合麻醉
- 穿琥宁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巨核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穿琥宁注射液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巨核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采集1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骨髓及血小板计数正常的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分离出CD34+细胞,接种于IMEM悬浮培养体系中,试验组及对照组加入TPO、IL-1β、IL-3、IL-6、Fit-3L和不同浓度剂量的穿琥宁注射液,分别在3、7、10、14d收集培养扩增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巨核细胞表型及数量,血浆块法检测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数。结果:试验组巨核细胞扩增倍数及CFU-MK的形成能力随着穿琥宁剂量的递增逐渐减弱,呈明显量效关系,并明显弱于未加穿琥宁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未呈现量效关系。巨核细胞在7~10d扩增速度最快,14d时减慢。巨核祖细胞(CD34+CD41+细胞)在7d时最多,在10~14d时下降。结论:穿琥宁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 高开波张红胜冯春韩莉黄志刘旭
- 关键词:穿琥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免疫功能状态以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其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淋巴细胞表面CD分子,流式细胞组合微球细胞因子捕获法(CBA)联合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含量。结果AA患者外周血T(CD3+)淋巴细胞增多,但CD3+HLA-DR+细胞无明显异常。Th(CD3+/CD4+)细胞减少,而Ts(CD3+/CD8+)细胞增多,Th/Ts降低(P<0.01);NKT(CD3+/CD16+56+)细胞减少(P<0.05)。AA患者血浆中IFN-γ、TNFI、L-2和IL-4含量升高(P均<0.05)。结论AA的发生与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有一定联系,AA患者Th格局明显向Th1偏移。
- 高开波童勇冯春黄志刘旭沈蓉
- 关键词:细胞因子再生障碍性贫血流式细胞术
- H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 2012年
- 目的:分析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6例老年AML患者予以HAG预激方案治疗HHT1mg.m-2.d-1,静脉滴注,第1~14天,Ara—C10mg.m^-2.12h^-1皮下注射,第1~14天;G—CSF200ug.m-2.d-1,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在第1疗程后间歇14d左右进行第2个疗程。结果:HAG预激治疗2疗程完全缓解率为65.3%,总有效率达到80.6%;血液系统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主要为I-Ⅲ级骨髓抑制,非血液系统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主要为肌肉酸病及胃肠道反应。讨论:H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性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具有化疗强度温和、敏感性好、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的优点,适于不能耐受常规治疗的、骨髓呈低增生的老年AML。
- 冯春刘旭黄志
- 关键词: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穿琥宁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巨核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 高开波张红胜冯春韩莉黄志刘旭沈蓉宋书林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特点为外周血中血小板持续增高,骨髓中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缺乏特效治疗药物。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穿琥宁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巨核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该课题为原...
- 关键词:
- 关键词:穿琥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 地榆升白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地榆升白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的患者。方法:将48例均接受相同方案化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2例采用化疗药物治疗,试验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榆升白片治疗,观察两组间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白细胞减少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3周,治疗组白细胞水平较对照组稳定(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可明显提升白细胞,从而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文献引用:冯春,张萍,黄志.地榆升白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2):1794-1795.
- 冯春张萍黄志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地榆升白片白细胞减少
- 低剂量沙利度胺、阿糖胞苷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阿糖胞苷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CML患者67例,其中慢性期45例(67.2%),加速期22例(32.8%)。沙利度胺100mg/d,分2次口服;阿糖胞苷30mg/d,皮下注射,第1~14d,每月1疗程;α-干扰素300万U/d,皮下注射,1次/d。结果:45例慢性期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有39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1年后5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23例达到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12例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22例加速期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12例获得CHR,1年后2例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4例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4例主要分子学缓解。不良反应均可耐受,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7.5%、血红蛋白下降9%、血小板减少4.5%,恶心、头晕、乏力17.9%,嗜睡6%,口干3%。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阿糖胞苷联合α-干扰素治疗CML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高开波冯春黄志刘旭沈蓉童勇
-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慢性沙利度胺阿糖胞苷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