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鹏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正极
  • 4篇正极材料
  • 2篇电池
  • 2篇阴离子
  • 2篇阴离子型
  • 2篇溶胶
  • 2篇碳热还原
  • 2篇热还原
  • 2篇锂二次电池
  • 2篇离子
  • 2篇离子型
  • 2篇磷酸钴
  • 2篇二次电池
  • 2篇
  • 2篇LI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法...

机构

  • 5篇济南大学

作者

  • 5篇黄志鹏
  • 4篇冯季军
  • 4篇王雪华
  • 3篇邹舟
  • 3篇金钊
  • 2篇李烨
  • 1篇隋卫平
  • 1篇王鑫
  • 1篇郭超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的Al_2O_3包覆改性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Mn0.54Ni0.13Co0.13O2,以Al2O3对材料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合成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表面包覆改性前后的材料均为α-NaFeO2层状构型;经过25次循环后,包覆Al2O3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为240 mAh·g-1,容量保持率达95.1%;电荷迁移电阻减小150Ω,呈现更优的电化学性能。
郭超隋卫平黄志鹏王雪华邹舟冯季军
关键词:正极材料LI1包覆改性
复合聚阴离子型嵌/脱锂材料的探索研究
复合聚阴离子型嵌/脱锂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这类材料由于具备较高容量和较高工作电位等特性成为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热门,但这类材料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有关这类材料的认识是相当初步的,所以人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更全...
黄志鹏
关键词: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碳热还原法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性能
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钴锂的水热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高电压、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氟磷酸钴锂Li<Sub>2</Sub>CoPO<Sub>4</Sub>F的水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磷酸根源、钴源、锂源和氟源...
冯季军黄志鹏王雪华邹舟李烨金钊
文献传递
碳热还原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氟代聚阴离子型嵌/脱锂材料LiVPO_4F/C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碳热还原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 VPO4F/C,探讨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所制备材料纯度、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CV)等手段对不同煅烧温度和时间所得的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当煅烧时间为4 h时,温度为450°C时,能够得到纯相Li VPO4F/C,在0.1C、0.5C和1.0C倍率下,电池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3.2、175.6和173.7 m Ahg-1.随着煅烧温度升高,Li3V2(PO4)3杂相逐渐增多,650°C煅烧后的材料Li3V2(PO4)3成为主相.优化煅烧时间也能够有效控制Li3V2(PO4)3杂相的生成,能得到电化学性能良好的Li VPO4F/C.当煅烧温度为550°C时,反应3 h后得到的产物综合电化学性能最优.
黄志鹏郭琳昱郭超赵盟盟王雪华金钊罗晋花王鑫冯季军
关键词:溶胶-凝胶碳热还原LI
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钴锂的水热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高电压、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氟磷酸钴锂Li<Sub>2</Sub>CoPO<Sub>4</Sub>F的水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磷酸根源、钴源、锂源和氟源...
冯季军黄志鹏王雪华邹舟李烨金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