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钢
- 作品数:176 被引量:87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科技价值链创新是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关键路径被引量:12
- 2007年
- 农业科技企业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着强大的科技创新源与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力之间的突出矛盾。提升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关键路径是:实施农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构建以科研院校为技术创新源,企业为产业开发主体,产学研府民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 黄钢李颖王玲刘晓刚龙厚蓉张景林
- 关键词:农业科研科技价值链绩效管理
- 昭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被引量:1
- 2011年
- 昭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是我国马铃薯种植最适宜的区域之一,也是四川省马铃薯的主产区之一。2010年全县共种植马铃薯1.47万公顷,总产量达42万吨。
- 黄钢沈学善刘绍文李艳徐成勇梁远发
-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西南部主产区总产量公顷
- 不同施药模式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优化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2008-2010年在成都平原开展了不同施药模式(CK:孕穗期和开花期喷施清水;T1: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喷施杀菌剂防治病害;T2: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喷施杀虫剂防治虫害;T3: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喷施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治病虫害;T4:在开花期一次性混合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防治病虫害)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小麦病虫害、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1)多数测试指标存在显著的年度效应,锈病病株率、白粉病病株率、降落值和多数RVA参数存在显著的年度与处理互作效应;(2)对照处理病虫害发生较重,单独喷施杀虫剂或杀菌剂均不能有效防控病虫危害,分次或混合施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喷施;(3)施药处理较对照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产量增加6.9%~11.8%,纯收益增加4.3%~8.7%,以杀虫剂和杀菌剂分次喷施处理增幅最大;(4)施药处理对不同品质指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施药有降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团稳定时间的趋势,但都明显提高了降落值和RVA参数值。施药处理均未检出农药残留限值。综合产量、品质和效益,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基础上,于开花期实施多类药剂混合喷施不失为小麦节本高效的病虫防控措施。
- 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马孝玲黄钢吴元奇
- 关键词:小麦
- 小麦精播壮苗高产技术
- 1990年
- 我省常年种植小麦3000多万亩,其中,盆西平原和盆中浅丘漕坝地、低台位旱地约1000万亩,是我省小麦高产区。本区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生产条件好,灌溉面积大,近年亩产250—300公斤,但高产县亩产已过350公斤,并涌现出一些亩产超400公斤的高产片,高产田亩产已达500公斤左右。
- 黄钢袁礼勋余遥
- 关键词:小麦播种壮苗高产
- 马铃薯中小型机具的研究与应用--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
- 研究适宜西南地区丘陵山区以中小型机具配套为主的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重点突破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技术瓶颈,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作业水平.课题采用起垄播种技术路线和平播后起垄技术路线,以起垄播种技术路线为主,即机...
- 任丹华黄钢刘小谭胡建军陈涛何卫
- 循环经济系统综合集成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
- 徐玖平黄钢胡知能郑林用汤永禄刘永红罗霞
- 该成果运用系统综合集成思想,在循环经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施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循环经济系统综合集成理论体系;(2)区域循环经济规划综合集成技术;(3)园区(企业)循环经济集成工程技术;(4)稻田多熟共生循环种植技术...
- 关键词:
- 连续螺旋挤压机
- 本实用新型连续螺旋挤压机,包括机架、置于机架上的第一端顶部有进料口而第二端有出渣口的骨架、支撑在骨架上的第一端通过传动机构受主电机带动的主轴、装在主轴上的主轴螺旋和位于骨架底部的与骨架相通的出料斗,骨架内周边上依次装有衬...
- 谢江黄钢朱宇朱永清李治华李华佳高佳何卫胡建军游立彭西北王宏屈会娟雷激
- 文献传递
- 套作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干物质生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研究川中丘陵区旱地套作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在与玉米套作条件下,以鲜食型紫色甘薯品种‘南紫薯008’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测定紫色甘薯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率、群体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套作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南紫薯008’群体叶面积指数有升高的趋势,群体生长率、群体光合势、商品薯率、干物质率、鲜薯产量、淀粉产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鲜重则下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T/R则随生育期的推进不同密度间表现有所差异。公顷种植密度在3.5×10^4-4.0×10^4株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鲜薯产量、淀粉产量和商品薯率均较高。套作条件下‘南紫薯008’最高鲜薯产量为11816.9 kg/hm^2,约为其净作产量的42.6%-53.1%。川中丘陵区旱地套作条件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5×10^4-4.0×10^4株/hm^2。
- 屈会娟沈学善黄钢李明张聪阎文昭
- 关键词:套作种植密度紫色甘薯干物质川中丘陵区
- 一种可调式甘薯平栽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甘薯平栽仪,包括铁棍以及设置在铁棍一端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末端焊接有第一开孔弯钩,所述第一开孔弯钩表面通过螺栓与第一螺母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设有第二开孔弯钩,所述第二开孔弯钩表面...
- 沈学善王平屈会娟王晓黎黄钢王昌桃陈尚洪陈红琳郑盛华
- 文献传递
- CIMMYT种质及育种技术在四川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利用被引量:15
- 2007年
- 1966年,第一份CIMMYT育成小麦品种Penjamo 62引入四川,1989年中国和CIMMYT签订小麦穿梭合作育种协议、四川被指定为我国3个春麦穿梭点之一。之后,四川开始较为系统地利用CIMMYT种质和育种新技术,以提高四川小麦育种水平,加速四川小麦新品种选育步伐。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CIMMYT真正对四川小麦育种最具影响力的是三个方面:引进有用种质;提供育种新技术和新思路;科学家交流及对青年专家的培训。如何才能在四川小麦育种中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CIM-MYT的这些优势去提高四川小麦的育种水平?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加大CIMMYT种质在四川生态下的筛选力度;以我院原有小麦育种项目及积累的育种材料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冬春杂交、穿梭育种、改良混合选择和微效多基因持久抗性等CIMMYT育种新技术及新思路,结合已较为成熟的DH群体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等分子技术,构建新的育种体系;由于生态条件的巨大差异,坚持以引进改良、自育创新为主,CIMMYT/四川//四川及冬/春//春已证明是利用CIMMYT种质资源较好的杂交模式;以熟悉四川育种及CIMMYT育种的专家及在CIMMYT接受过培训的青年专家为核心,组成目标明确、分工合作的育种及科研团队,并坚持不懈,是成功利用CIMMYT种质及技术的基础;加大双方科学家互访及对青年科学家的培训力度和信息资料的及时交流,增进双方科学家对对方育种理念、生态环境、育种资源、技术经验以及育种材料的田间长相等的更深刻认识和体验,从而增强双方工作的针对性与互动性,这是有效利用CIMMYT种质及技术经验的成功保证。截至2006年,选用CIMMYT种质由四川育种家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已达19个,其中有3个还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一个是世界上首次利用CIMMYT人工合成种育成的商用小麦新品种。这批新品种在四川表现出三方面的突出优
- 邹裕春杨武云朱华忠杨恩年蒲宗君伍铃张颙汤永禄黄钢李跃建何中虎Ravi SinghS.Rajaram
- 关键词:CIMMYT小麦穿梭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