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鼎智

作品数:48 被引量:210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肿瘤
  • 14篇化疗
  • 10篇胃癌
  • 8篇晚期
  • 8篇恶性
  • 7篇预后
  • 6篇直肠
  • 6篇细胞
  • 6篇淋巴
  • 6篇肠癌
  • 5篇直肠癌
  • 5篇术后
  • 5篇晚期胃癌
  • 5篇淋巴瘤
  • 5篇辅助化疗
  • 4篇照射
  • 4篇食管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恶性肿瘤

机构

  • 29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7篇黄鼎智
  • 23篇巴一
  • 13篇李鸿立
  • 11篇邓婷
  • 8篇韩如冰
  • 7篇石远凯
  • 6篇胡晓桦
  • 6篇何小慧
  • 5篇周礼鲲
  • 5篇杨晟
  • 4篇邓婷
  • 4篇刘志辉
  • 4篇刘鹏
  • 4篇周生余
  • 4篇张长弓
  • 4篇岑洪
  • 4篇白明
  • 3篇谢伟敏
  • 3篇陆永奎
  • 3篇杨建良

传媒

  • 13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癌症
  • 3篇广西医学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肿瘤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第七届全国肿...
  • 1篇2013《中...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肠癌术后同时性肝肺转移个体化治疗的个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自然生存时间为6~12个月,同时伴有肺转移的生存时间更短。单纯化疗后可延长至12~24个月。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绝大多数死于肝脏的病灶。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术者,5年生存率大约40%。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放化疗亦具有重要价值。现介绍1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肝胆肿瘤科、肺部肿瘤科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同时性肝肺转移的病例,该患者经多学科的协作诊疗后效果较佳,报道该病例诊治经验以促进结直肠癌诊疗技术和经验的全面融合,推动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陈平尤健黄鼎智袁智勇肖建宇张连郁郭志曹付亮宋天强
关键词:肝转移肺转移个体化治疗
食管癌发生细胞的分离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离和鉴定食管癌/(EC9706/)发生细胞的方法,初步探明食管癌发生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特征。 方法:使用核酸染料hoechst33342标记EC9706,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hoe...
黄鼎智
关键词:食管癌HOECHST33342流式细胞仪
文献传递
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期临床耐受性试验被引量:32
2006年
背景与目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防治肿瘤化放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药物,但半衰期短,需每日给药。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是将聚乙二醇与rhG-CSF结合而成的长效制剂,与常规rhG-CSF相比,能减少给药次数,避免患者反复接受注射的痛苦。本研究旨在评价PEG-rhG-CSF用于国人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初步观察化疗后PEG-rhG-CSF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CD34+细胞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性试验,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受试者接受两个周期相同方案的化疗,第一周期为对照周期,第二周期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h给予PEG-rhG-CSF。PEG-rhG-CSF的初始剂量为30#g/kg,递增剂量依次为60#g/kg、100#g/kg和200#g/kg,每一剂量组4例受试患者。结果:入组1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安全性。与PEG-rhG-CSF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关节或肌肉疼痛(13/16)、疲乏(10/16)、头晕(2/16),1例受试患者出现注射部位轻度疼痛,自行缓解。与对照周期相比,使用PEG-rhG-CSF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最低值的出现时间前移,ANC最低值提高。ANC的变化呈现一定程度的量效关系,60、100和200#g/kg剂量组均能较好地防治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且维持时间较长,并能够增高外周血CD34+细胞的数量。未出现PEG-rhG-CSF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也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结论:PEG-rhG-CSF显示了良好的耐受性,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由于100#g/kg剂量组的不良反应轻于200#g/kg剂量组,疗效已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推荐Ⅱ期临床试验的剂量为100#g/kg。
石远凯刘鹏杨晟韩晓红何小慧艾斌秦燕李博黄鼎智张长弓孙燕
关键词:聚乙二醇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物耐受性
常见肿瘤规范化、标准化诊治 第2讲 晚期大肠癌的药物治疗
2007年
巴一黄鼎智王华庆
关键词:晚期大肠癌药物治疗肿瘤诊治分子靶向药物大肠癌患者
腹膜返折与直肠癌术后放疗的相关性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放疗不同分界标志对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行根治术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在不同放疗分界方式下术后治疗方式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腹膜返折处直肠癌下缘距肛缘距离为4~15 cm,(7.79±2.71)cm。以术后治疗方式(术后放化疗、术后化疗和术后未治疗)为分层因素,以腹膜返折下分界(n=163)与下缘距肛缘0~10 cm分界(n=212)的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无局部复发生存(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Ⅲ期腹膜返折下直肠癌3组3年DFS分别为73.1%、68.8%和46.2%(P=0.598)。腹膜返折上且下缘距肛缘0~10 cm直肠癌3组3年DFS分别为53.8%、75.6%和60.6%(P=0.375)。结论我国患者可考虑以腹膜返折作为直肠癌术后放疗分界标志。
彭志娟周礼鲲黄鼎智巴一
关键词:手术后期间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0
2004年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breastlymphoma,PBL)是一种罕见疾病,易误诊,且治疗上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P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诊治的15例PB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位年龄39岁。93.3%(14/15)患者为B细胞性,6.7%(1/15)为T细胞性;40%(6/15)为弥漫大B细胞型,26.6%(4/15)为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8例局部切除联合化放疗综合治疗患者至今无局部复发,中位随访34.5个月(4~214个月)。6例低度恶性PBL,2例未行化疗者均短期复发。4例接受化疗者中2例无复发,2例复发后解救化、放疗持续缓解至今。本组患者总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66.7%。结论PBL多为B细胞性,弥漫大B细胞型与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型为最常见类型。PBL采用局部切除术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可有效防止局部复发,根治术不是必需的。无论何种病理类型PBL都应看作全身性疾病。
黄鼎智何小慧杨晟石远凯
关键词: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化疗对胃癌SPARC表型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化疗对胃癌SPARC(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表型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2例胃癌组织中SPARC的表达情况。132例胃癌组织中,54例取自新辅助化疗后手术胃癌患者,78例取自无新辅助化疗手术的胃癌患者,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例组织标本中SPARC的表达,分析化疗对SPARC表型影响。结果:较正常胃组织及肿瘤细胞周围的间质组织,SPARC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SPARC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新辅助化疗组的SPARC高表达比例较无新辅助化疗的对照组低(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新辅助化疗后SPARC表型表达为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子;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新辅助化疗后SPARC表型表达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SPARC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胃癌患者预后相关;新辅助化疗可改变胃癌SPARC表型。
高永银韩如冰王霞葛少华李鸿立邓婷巴一黄鼎智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化化疗
临床教学中的传道授业解惑
2006年
黄鼎智
关键词:临床思维传道授业医学知识
DICE方案治疗复发或耐药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被引量:29
2005年
背景与目的:复发或耐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鄄Hodgkin蒺slymphoma,NHL)目前尚无标准的解救化疗方案,DICE、ESHAP、MINE和EPOCH等常见的解救治疗方案缓解率仅为30%~70%。本文旨在观察DICE方案作为解救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耐药中高度恶性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5例复发或耐药的中高度恶性NHL患者,其中T细胞和B细胞NHL分别为14和21例,既往接受过以CHOP或CHOP样方案为主中位6周期(2~12个周期)的化疗,采用DICE方案进行解救治疗。结果:35例患者接受了中位4周期(2~7个周期)的DICE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总的客观有效率为74.3%,完全缓解率为31.4%;中位缓解时间为4个月(1~30个月),中位至治疗失败时间为7个月(2~3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3~51个月),实际2年生存率为33.3%。T细胞和B细胞NHL的有效率分别为85.7%(12/14)和66.7%(14/21),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0.0%(7/14)和19.0%(4/21)(P=0.073)。LDH升高和伴有巨大肿块是影响解救治疗疗效的高危因素(P<0.05),DICE解救疗效是复发耐药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71.4%和8.6%。结论:DICE方案是复发或耐药中高度恶性NHL安全有效的解救治疗方案。LDH升高和伴有巨大?
周生余石远凯何小慧张频董梅黄鼎智杨建良张长弓刘鹏杨晟冯奉仪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联合化疗解救治疗DICE方案
结直肠癌诊疗思路浅析
2013年
结A肠癌是疗效较好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部分转移性结A肠癌仍能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是治愈,姑息化疗的晚期患者rfI位生存期也超过了24个月。这一结果得益丁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plinay team,MDT)模式的广泛运川以及各专业学科的技术进步:结良肠癌的MDT治疗模式包含影像、内镜、病,
黄鼎智
关键词:结直肠癌诊断化疗放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