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钧
-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通城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癌CT灌注参数变化对放疗敏感性的评估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CT灌注参数变化对放疗敏感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宫颈癌患者120例,均进行CT灌注扫描并计算相关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同时给予调强放疗,盆腔照射每次1.8~2.0 Gy,每周5~6次,总照射剂量40~45 Gy。放疗4周后评价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放疗敏感性的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放疗,获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46例,稳定20例和进展20例,放疗敏感率为66.7%(80/120)。敏感组年龄、体重指数、肿块直径、病理类型、FIGO分期和分化程度与不敏感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BF低于不敏感组[(59.22±16.30)ml/(min·100 g)vs.(72.04±12.94)ml/(min·100 g)],而BV[(12.14±2.81)ml/100 g vs.(5.68±1.93)ml/100 g]、PS[(20.56±8.52)ml/(min·100 g)vs.(9.10±1.84)ml/(min·100 g)]与MTT[(11.72±4.48)s vs.(10.34±6.22)s]高于不敏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BV为影响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CT灌注参数能反映和评估调强放疗的敏感性,BV为影响放疗敏感性的主要因素。
- 黎钧邓宏亮张凯金汉葵童三龙雷鸣峰袁永群
- 关键词:宫颈癌敏感性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患者32例,所有患者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病理分级患者CT表现。结果术前CT诊断符合率为84.38(27/32),误诊5例,其中2例误诊为胰腺癌,1例误诊为腹膜后间质源性肿瘤,1例误诊为胰腺囊腺癌;病理分级为2级的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绝对强化程度分别为(110.30±32.83)HU、(83.93±17.59)HU和(79.29±18.96)HU,明显高于病理1级和3级患者(P<0.05);病理分级为3级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绝对强化程度最低;病理分级为2级的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相对强化程度分别为(50.32±16.93)HU、(35.10±11.23)HU和(28.43±9.03)HU,明显高于病理1级和3级患者(P<0.05);病理分级为3级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相对强化程度最低。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CT检查有助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评价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 金汉葵许海邓宏亮雷鸣峰黎钧
-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
- 试管婴儿前脑无裂畸形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天。试管婴儿双胞胎之一。症状及体征:眼距窄,吸吮困难,抖动频繁,头围增大。临床诊断:脑积水。
临床诊断:脑积水。
- 黎钧邓宏亮王新正
- 关键词:婴儿
- 磁共振成像评价乳腺血供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研究MRI动态增强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评价乳腺血供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经乳腺钼靶摄影、超声波检查或临床体检发现有单侧乳腺单发病变来我院行MRI检查的40例女性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在MRI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血管三维重建图像上,详细记录患侧与对侧乳腺血管的数目、直径、长度及可见性,并根据Sardanelli血供评分进行评分,2~3分均被认为血供增加,MRI诊断恶性病变。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乳腺血供情况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结果 4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16例为良性,24例为恶性。乳腺良性病变患侧与对侧血供数目与血供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患侧血供数目与血供评分大于对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病变同侧血供数目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供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侧血供增加作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准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5%,一致率为90%,Youden指数为0.75。结论血供增加与同侧乳腺恶性病变相关,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仍需结合形态学及时间信号曲线特征综合分析。
- 雷鸣峰邓宏亮金汉葵童三龙黎钧毛燕丽
-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成像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CT表现及文献复习(附6例病例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急诊CT检查及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巨结肠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d-3w,回顾分析其MSCT表现。结果经手术证实均为先天性巨结肠。结论 CT对先天性巨结肠有重要诊断价值。
- 黎钧邓宏亮周雄刚雷鸣峰李灿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体层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
- 成人小肠脂肪瘤的MSCT平扫表现
- 2017年
- 目的 :分析小肠脂肪瘤及合并肠套叠的MSCT平扫表现及其应用价值,以提高对小肠脂肪瘤CT平扫表现的认识。方法:选择经CT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脂肪瘤11例,其中合并肠套叠3例,分析其MSCT表现。结果:11例共切除肿瘤14个,其中空肠4例,回肠7例;1例多发;伴肠套叠3例。CT示小肠内境界清楚类圆形及圆形脂肪密度影。结论:MSCT平扫及MPR对小肠脂肪瘤及并发肠套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黎钧邓宏亮徐应辉周雄刚李灿
- 关键词:小肠脂肪瘤肠套叠
- 磁共振T2mapping成像评估膝关节软骨的损伤与修复的效果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评估膝关节软骨损伤与修复的效果。方法对64例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OA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采用磁共振T2mapping技术观察膝关节软骨的损伤与修复情况。选择16只小型雄性猪(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只)制作软骨缺损修复模型,实验组采用Mosaicplasty技术联合组织工程软骨移植进行缺损修复,对照组单纯采用Mosaicplasty技术进行移植。术后采用3T磁共振进行评估,并根据MOCART评分标准对组织修复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OA组膝关节软骨T2值明显高于正常组、正常组和OA组负重区软骨的T2值均高于非负重区(均P〈0.05)。正常组的深层股骨髁软骨T2值均低于浅层股骨髁软骨T2值,OA组非负重区的股骨内、外髁软骨中浅层T2值均高于深层T2值(均P〈0.05);负重区股骨内、外髁软骨深及浅层T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周对照组猪MOCART评分为(52.14±3.69)分,实验组MOCART评分为(63.64±7.3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能有效地对无明显形态变化的软骨组织成分进行评估,对监测和诊断早期关节软组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磁共振T2-mapping成像能有效地评估组织修复的信息,并能鉴别组织的修复情况。
- 金汉葵童三龙张凯王新正黎钧
-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
-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研究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住院部及门诊部收治的32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临床资料等,并与临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判断CT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病理诊断患者肠系膜下动脉狭窄占50.00%,肠系膜上、下动脉均狭窄占31.25%,腹主动脉狭窄占18.75%;64排CT诊断分别为46.88%、28.12%、21.88%。以临床病理诊断为标准,64排CT诊断的灵敏度为90.63%、准确率为96.88%、特异性为87.5%;准确率与临床病理诊断比较无明显差异;灵敏度和特异性与临床病理诊断比较χ2=9.37、12.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率高,且无创、及时、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 张凯童三龙雷鸣峰黎钧徐应辉
- 关键词:64排CT
- 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4-02-2016-04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多模式CT指导具有溶栓治疗指征,用电脑简单随机化方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动脉溶栓,观察组给予静脉溶栓,观察2组预后情况。结果:溶栓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9.8%和46.5%,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溶栓后NIHSS评分分别为(6.13±2.18)分和(10.44±3.20)分,都明显低于溶栓前的(18.32±3.10)分和(18.83±2.78)分,观察组溶栓后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期间的肠系膜栓塞、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0%,对照组为32.6%,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动脉溶栓,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提高脑神经,从而促进预后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雷鸣峰宏亮金汉葵童三龙黎钧兰俊
- 关键词:动脉溶栓静脉溶栓预后
- 小儿脑性瘫痪63例颅脑CT表现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颅脑CT表现。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63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CT扫描,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及统计其发病率。结果扫描所见的63例脑瘫患儿中53例异常,广泛性或局限性脑萎缩17例,脑积水1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9例,颅内软化灶6例,脑穿通畸型4例,脑白质发育不良2例,前脑无裂畸形1例,TORCH感染1例,脑皮层层状坏死1例,阳性率为84%。结论颅脑CT对脑瘫患儿的颅内异常表现有很高的检出率,有助于了解病因及病变部位,从而对判断患儿的预后及治疗提供帮助。
- 黎钧邓宏亮童三龙雷鸣锋周雄刚
- 关键词:儿童脑性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