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2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被引量:13
- 2017年
- 背景随着近视患病率的增加,近视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视觉质量成为研究热点。目的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OQAS)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效果和视觉质量与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设计,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纳入屈光度为-4.00- -9.00D且拟行近视矫正手术者26例52眼,按照角膜厚度分为ICL植入术组和FS—LASIK组,角膜厚度〈500μm者12例24眼接受ICL植入术,角膜厚度≥500μm的14例28眼接受FS—LASIK手术,2个组间年龄、性别、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和术前等效球镜度(SE)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2个组术眼术后裸眼远视力(UCDVA)、SE、OQAS测量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Strehl)比率及对比度100%、20%、9%时的对比度视力(OV100、OV20、OV9)进行比较,并对各自组内术眼手术后UCDVA与术前BCDVA进行比较。结果ICL组和FS.LASIK组术眼术后BCDVA均优于术前UCDVA(-0.04±0.10与0.05±0.12;-0.07±0.12与0.00±0.1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128、2.358,均P〉0.05)。2个组间术眼术后SE、UCDVA和BCD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2、0.900、-0.653,均P〉0.05)。OQAS测量结果显示,2个组间术后MTF cut off、OSI、Strehl比和OV100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032、-1.440、-0.224,均P〉0.05)。ICL组术眼术后OV20和OV9值分别为0.82±0.14和0.80±0.21,均明显高于FS—LASIK组的0.59±0.15和0.47±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5、4.702,均P〈0,05)。结论]CL植入术和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均可有效改善患者�
- 王瑞娜郭红亮马挺梁厚成龙潭
-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视觉质量
-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Infiniti扭动超声乳化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68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选择进行传统超声乳化或扭动超声乳化,并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按两组患者白内障核硬度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超声平均能量,超声所用...
- 梁厚成龙潭马挺张越梅
- 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穿孔或近穿孔感染性角膜溃疡的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感染基本控制的穿孔或近穿孔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方法选择感染基本控制的角膜溃疡穿孔12例、近穿孔病例52例(共64只眼)。手术中溃疡面修剪清创,4%碘酊烧灼溃疡面或边缘(穿孔者),在临近角膜溃疡处转移球结膜瓣,将Tenon囊组织单层或多层于创面修剪后间断固定缝合,再将已转移的球结膜瓣遮盖于表面间断固定缝合。结果47只角膜溃疡近穿孔患眼于术后一次成功,术后2w内余5只眼结膜瓣溶解脱落(3例再次结膜瓣手术成功,2例放弃治疗)手术一次成功率92.19%。角膜溃疡穿孔患眼术后成功率达100%,但是有3只眼术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结论改良结膜瓣遮盖手术在角膜溃疡感染基本控制即可进行,操作简单,便于基层开展,尤其是在无角膜材料、无条件进行角膜移植者可缩短疗程,保存眼球,为下一步复明手术打下基础。
- 吴洁龙潭朱海峰马挺杜蕊程燕梁厚成
- 关键词: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穿孔
- H_2O_2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活性、细胞周期、细胞中铁及铁调素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H_2O_2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中铁及铁调素浓度的影响。方法将人RPE细胞(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75μm·L^(- 1)H_2O_2的氧化损伤组,培养0 h、3 h、6 h、9 h及1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铁测试盒测定细胞内总铁浓度的变化、铁调素Elisa试剂盒测定铁调素的变化。结果细胞活性分析发现H_2O_2可以抑制RPE细胞的增殖。氧化损伤组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下降。H_2O_2作用0 h、3 h、6 h、9 h、12 h细胞的凋亡率分别(4.83±1.20)%、(5.09±1.39)%、(5.89±1.87)%、(20.01±2.34)%、33.28±1.90%;H_2O_2作用3 h细胞的凋亡率与0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6 h、9 h及12 h与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作用3 h,G1期细胞明显多于G2+S期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逐渐下降,至作用12 h后G2+S期细胞明显多于G1期细胞。H_2O_2作用0 h、3 h、6 h、9 h、12 h细胞内铁调素的浓度分别为(73.18±0.05)ng·mg^(- 1)、(57.83±4.99)ng·mg^(- 1)、(28.42±1.89)ng·mg^(- 1)、(18.13±0.21)ng·mg^(- 1)、(20.77±0.29)ng·mg^(- 1),6 h、9 h、12 h与0 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作用0 h、3 h、6 h、9 h、12 h细胞内总铁浓度分别为(0.78±0.01)mg·g^(- 1)、(1.43±0.10)mg·g^(- 1)、(0.78±0.02)mg·g^(- 1)、(0.52±0.03)mg·g^(- 1)、(0.57±0.02)mg·g^(- 1),作用3 h、9 h、12 h与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随着H_2O_2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内总铁浓度先增加再降低;细胞内铁调素的浓度明显降低。H_2O_2可以通过打破细胞内铁的平衡起到氧化应激损伤作用。
- 刘明龙潭崔丽珺陈丽
- 关键词:铁调素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小鼠视网膜电图随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
- 2015年
- 目的:研究小鼠视网膜电图随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方法:我们分别测量50只50眼昆明种小鼠在出生后第14、21、28、35和56d视网膜电图,分析比较各时间点RodERG b波、Max-ERG a及b波、Cone-ERG的a及b波、OPs O1及O2波幅值及峰潜时、Flick-ERG幅值。结果:Max-ERG a波峰潜时(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15.00~18.60、12.00~15.00、13.20~14.40、13.20~15.00、13.20~15.00ms)、OPs O1波峰潜时(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15.00~19.80、13.80~18.00、13.20~14.40、13.80~15.60、13.80~15.60ms)和Flick-ERG幅值(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0.97~3.28、0.85~2.32、0.91~3.49、0.94~2.68、0.98~3.69μV)在各周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one-ERG a波峰潜时(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25.20~55.20、27.00~40.20、27.00~38.40、25.20~43.80、23.40~37.80ms)在出生后14d和28d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出生后14d与出生后21d、28d间Cone-ERG b波峰潜时(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70.80~88.20、56.40~78.60、60.00~75.60、60.60~87.00、62.40~81.60ms)均有统计学差异;同时出生后第14d与其他时间点间Rod-ERG b波峰潜时(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87.00~114.00、53.40~73.80、52.2~63.6、55.20~71.40、57.60~67.80ms)及幅值(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64.21~195.07、133.79~355.71、130.62~355.96、190.92~448.97、239.26~462.40μV)、Max-ERG b波峰潜时(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67.20~107.40、32.40~54.60、31.20~36.60、31.80~42.00、34.20~41.40ms)及幅值(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160.64~344.48、281.74~590.09、284.91~716.80、358.64~737.55、406.98~810.55μV)、OPs O2波峰潜时(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49.8~69.6、29.40~42.60、28.80~33.60、28.80~37.80、31.20~37.20ms)和波幅值(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5.43~24.84、54.38~147.52、65.55~201.60、46.33~164.79、49.07~148.32μV)以及OPs O1(各时间点95%可信区间依次为11.60~21.36、6.77~53.71、32.96~76.
- 梁厚成马挺龙潭张红兵
-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小鼠生长发育
-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观察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D)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确诊为FED合并有白内障的18例患者(30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27眼)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3眼).观察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中央角膜厚度(CCT)以及视力、眼压的变化,分析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因素.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进行分析.结果 30眼中有5眼术前术后CD测不出,其余25眼手术前后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4,P>0.05),手术前后CD分别为(2 270.6&#177;559.0)cells/mm2和(1 750.4&#177;585.0) cell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9,P<0.01).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21.78&#177;20.67)%.术后CCT为(543.0&#177;34.5) μm,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Z=-4.693,P<0.01).术后CCT与术后CD(r=-0.428,P<0.05)、CV (r=0.434,P<0.05)显著相关.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与累积释放能量呈正相关(r=0.466,P<0.01).无一例发生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结论 FED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术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内皮细胞的损伤.
- 徐英男龙潭谢立信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
-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烧伤后早期眼表修复的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观察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烧伤后早期眼表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眼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组(A组,40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滴眼液治疗组(B组,38例)。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和b FGF滴眼液均点眼4次/d,疗程为14d,观察两组的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干眼检查结果、症状及体征评分等指标。结果: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5例,痊愈率为76%,有效率90%;b FGF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3例,痊愈率为84%,有效率为9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组的Schirmer实验结果、泪膜破裂时间(BUT)与b FGF治疗组相比,均延长,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组患者的眼干、涩以及异物感的症状减轻程度明显好于b FGF治疗组,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烧伤后早期眼表修复疗效确切、应用方便。
- 张分队王晶晶高伟朱海峰龙潭吴洁
- 关键词:眼烧伤
- 双焦点及散光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混搭植入术后双眼视觉质量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研究散光矫正型双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混搭植入术后的双眼视觉质量。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01/2021-01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4例108眼,按植入人工晶状体及术前角膜散光不同分为3组,A组21例42眼术前角膜散光均<1.0D,双眼植入双焦点人工晶状体;B组15例30眼术前角膜散光均≥1.0D,双眼植入散光双焦点人工晶状体;C组18例36眼,一眼术前角膜散光<1.0D,另一眼术前角膜散光≥1.0D,前者植入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后者植入散光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单眼视力,术后双眼视力、残余散光、双眼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CS),三组患者术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视觉质量。结果:三组患者术前视力、术前眼压均无差异(P>0.05)。A组术后残余散光显著高于另两组(P=0.012,<0.05)。B组和C组双眼远视力优于A组(均P<0.05);B组和C组双眼近视力优于A组(均P<0.01);A组双眼中视力优于B组和C组(均P<0.01)。明视眩光6、12c/d,暗视6、12、18c/d,以及暗视眩光1.5、3、6、12、18c/d的空间频率下A组CS较B组和C组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视功能调查表三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散光双焦人工晶状体与双焦人工晶状体混搭植入可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矫正散光有助于提高术后患者的视觉CS,但是散光全矫后,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中视力的下降。
- 郝咪龙潭马挺王睿
- 关键词:散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 重组人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对大鼠视神经损伤的营养保护作用
- 2010年
- 目的观察本研究所研制的重组人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rhPEDF)对大鼠视神经夹挫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rhPEDF不同浓度(1μg/μL、0.1μg/μL、0.01μg/μL)的3个组。均制成左眼视神经夹挫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即刻,1周后记录左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于损伤当天,第2,4,6天向左眼球后注射各组液体5μL。用药1周后,摘取眼球及视神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损伤后,各组F-VEP波峰潜时(P1)均延长,波幅均降低(N1-P1),与损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用药7d后,各组P1值恢复至损伤前,波幅(N1-P1)值有一定恢复。rhPEDF高浓度组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未恢复至损伤前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所重组的rhPEDF具有神经营养功效。为进一步开发一种新的眼部神经营养因子奠定基础。
- 王亚妮杨晓钊朱秀萍张红兵肖湘华安娜龙潭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
- OCTA观察高度近视眼ICL植入术后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高度近视眼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对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25例(43眼),术眼等效球镜度(SE)>-6.00 D。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眼压、拱高及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0.975,P<0.001;F=16.032,P<0.001),术后各时间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P<0.001)。术后各时间点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均较术前减少(均P<0.001),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无明显改变。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黄斑旁中心凹、颞侧、上方、鼻侧及下方各区域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颞侧、上方及下方各区域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黄斑旁中心凹、鼻侧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较术前均有所降低(均P<0.05)。结论:OCTA观察显示高度近视眼行ICL植入术对鼻侧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有影响,同时FAZ面积降低,但对其余视网膜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无影响。
- 徐英男姚进龙潭李颖田莎徐向忠
- 关键词: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