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勤林
- 作品数:93 被引量:80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
- 产业园区与城市同为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空间节点,推动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是着力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产业园区一方面是要素集中、产业集聚、人口聚拢的空间载体,为区域和城...
- 龚勤林陈说
- 关键词:产业园区城市
- 论产业过度进入的原因与对策被引量:9
- 2001年
- 文章认为 ,由于历史及体制原因 ,我国产业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进入而不是过度集中。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 :企业退出障碍、企业经营行为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市场激励约束机制的扭曲。因此 ,我国解决产生过度进入问题必须从消除这三大障碍入手。
- 焦强龚勤林
- 关键词:产业过度进入企业经营行为
- 促进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外贸支持配套政策研究
- 刘用明肖慈方姚顺先龚勤林袁昌菊陶宏
- 该课题从分析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对四川外贸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系统比较和分析,探讨了导致四川外贸发展滞后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四川外贸发展和提升四川外贸出口竞争力的路径和对策措施。从...
- 关键词:
- 关键词: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
- 中国区域政策的空间选择逻辑被引量:17
- 2017年
- 区域政策是国家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强化区域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区域政策的空间属性包括"人的繁荣"的空间中性和"地区繁荣"的空间干预两种思路,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对二者的权衡和取舍莫衷一是。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两种思路的论争,进而考察中国不同阶段的区域政策实施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期坚持两种思路并举的内在逻辑。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区域政策的两种思路可以和谐并存,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政策只有兼顾空间中性和空间干预,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基于研究结论,未来中国区域政策的选择应是:提升一体化水平,提高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改善区域市场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实施差异化区域政策,增强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
- 邓睦军龚勤林
- 关键词:经济地理
- 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作用机制探析
- 本文力图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依据园区与城市基于经济技术联系的空间重构、产业协作和要素交流等既定事实,探讨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作用的空间融合机制、产业协作机制和要素交流机制,以期能更好地推动园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提升...
- 龚勤林陈说
- 关键词:产业园区经济建设
- 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的特殊区域。西南喀斯特地区走出困境要立足现实区情,整合区域优势资源,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牢固树立"两个财富"观念,加快人力资源开...
- 龚勤林陈说
-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 乡村振兴背景下工农城乡耦合协调水平测度及提升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从工农互促有效度和城乡发展融合度两个子系统出发构建工农城乡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①的工农城乡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工农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工农互促有效度和城乡发展融合度较低,尤其是前者过低,导致工农城乡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偏低;省域间、板块间工农城乡耦合协调水平差距明显,且西部最差;各省工农城乡耦合协调等级在2012~2017年间均未出现明显改善;村级道路建设对工农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水平,最后是农民受教育程度。
- 龚勤林邹冬寒
- 关键词:TOBIT模型
- 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2
- 2014年
-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的特殊区域。西南喀斯特地区走出困境要立足现实区情,整合区域优势资源,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牢固树立"两个财富"观念,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龚勤林
- 关键词: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 空间尺度--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趋势
-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主流经济学越来越关注空间因素。空间尺度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空间结构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课题不可或缺的因素,逐渐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基于国内外文献关于空间尺度的研究,论...
- 邓睦军龚勤林
- 基于AHP的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4
- 2012年
- 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选拔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内容。西部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新的特殊要求。从德能勤绩廉入手,按照AHP理念,构建起适用于西部地区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合理、公正、科学地考核评价和选拔优秀干部建设西部、服务西部、奉献西部,有助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 曹萍龚勤林任泰山
- 关键词: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A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