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传凡

作品数:191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专利
  • 68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理学
  • 10篇机械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5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核科学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0篇质谱
  • 64篇离子
  • 38篇电极
  • 37篇质量分析器
  • 30篇解离
  • 28篇电喷雾
  • 27篇质谱仪
  • 26篇共价
  • 25篇质谱分析
  • 24篇电离
  • 22篇电场
  • 20篇复合物
  • 19篇串级
  • 17篇非共价复合物
  • 17篇分子
  • 16篇电场分布
  • 15篇电喷雾电离
  • 14篇电极系统
  • 13篇电压
  • 12篇碰撞诱导解离

机构

  • 178篇复旦大学
  • 8篇宁波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宁波杉杉源创...
  • 6篇中国计量科学...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上海医药工业...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东京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岛津分析技术...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标准化管...
  • 1篇上海市计量测...
  • 1篇北京普析通用...

作者

  • 191篇丁传凡
  • 62篇徐福兴
  • 42篇储艳秋
  • 29篇蒋公羽
  • 25篇王亮
  • 24篇汪源源
  • 19篇肖育
  • 18篇周鸣飞
  • 18篇方向
  • 17篇李晓旭
  • 15篇姜丹
  • 13篇许崇晟
  • 12篇罗婵
  • 10篇何小丹
  • 10篇潘婷婷
  • 9篇丁正知
  • 9篇杨海洋
  • 8篇陈银娟
  • 7篇王其冬
  • 7篇孔繁敖

传媒

  • 19篇分析化学
  • 11篇质谱学报
  • 10篇物理化学学报
  • 8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中国物理学会...
  • 5篇Chines...
  • 3篇化学学报
  • 3篇第三届全国质...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复旦学报(自...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化学世界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量子电子学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2006年世...

年份

  • 2篇2021
  • 5篇2019
  • 15篇2018
  • 11篇2017
  • 16篇2016
  • 20篇2015
  • 13篇2014
  • 19篇2013
  • 19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9篇2009
  • 1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醇类分子诱导的肌血球素构象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系统研究了各种醇类分子对肌血球素构象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V(醇)/V(水)=30/70的溶液中,各种不同的醇类分子可以导致肌血球素构象的变化,且这种变化与各种醇的不同分子结构有关,如醇的烷基和结构变化会导致不同程度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直链烷基基团的增大,醇分子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诱导变性能力提高;仅改变醇分子结构时几乎产生相同的诱导效应,但会带来蛋白质分子内离子配位和电子自旋态的改变;用氟原子取代醇分子上的氢原子,在一定程度上对于hMb和aMb具有选择性的稳定作用.实验方法包括电喷雾电离质谱、圆二色谱、和紫外光谱等.
姜丹储艳秋丁传凡
关键词:蛋白质分子构象
一种梯形体电极线形离子阱
本发明属于质谱仪器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梯形体电极线形离子阱;可用于离子存储或质量分析。本发明的线形离子阱是由四根等腰梯形体电极,围绕一中心轴而形成的结构;电极上凿有大小适当的狭缝。四根电极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
黄彦东许崇晟杨海洋肖育吴若菲丁正知丁传凡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狭义相对论的质量分析方法与质谱仪器
本发明属于质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狭义相对论的质量分析方法与质谱仪器。本发明方法,是将待测物离子引入到离子源区后用加速电场将离子加速到3×10<Sup>5</Sup>m/s或以上,再进入无场飞行区作自由飞行,然后...
何小丹陈琛丁传凡
一种具有栅网电极结构的阵列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本发明属于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栅网电极结构的多通道线形离子阱质量分析器。本发明的离子阱质量分析器,包含多个离子存储和质量分析通道,其中组成通道的电极中至少有一个含有导电栅网结构。这种离子阱质量分析器具有同时分...
肖育丁正知丁传凡
文献传递
多边形电极线形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4
2018年
多边形电极线形离子阱(PeLIT)可以产生四极场为主的电场分布,平衡了质量分辨和电极加工难度之间的关系,电极加工比较简单,同时又可以通过调节电极结构和电场分布实现较好的质量分辨水平。本研究分别从理论模拟仿真和质谱实验两个方面研究分析了PeLIT的结构和性能。仿真研究表明,不同结构的多边形电极线形离子阱具有不同的质量分析性能,负十二极场会显著降低其质量分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优化的多边形电极离子阱分析利血平离子(m/z=609),质量分辨率可达到2500以上。同时,多边形电极离子阱具有优良的质量选择激发以及串级质谱分析性能。
孙露露许崇晟徐福兴周振丁传凡
关键词:质谱分析
C_2H_5I的多光子电离质量分辨谱——经A态和D态的解离电离过程
1995年
用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计系统地研究了C_2H_5I分子在278.6~283.5nm和365.8~369.5nm波长区间的激光多光子电离和解离产物以及它们的质量分辨谱,探讨了C_2H_5I分子经不同中间共振态A态和D态的多光子电离和解离过程。
周游丁传凡杨达林赵炜朱起鹤孔繁敖
关键词:多光子电离谱电离解离
一种研究离子反应的串级质谱仪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研究离子反应的串级质谱仪。它包括线性四极离子阱,在线性四极离子阱的至少一端设置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在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的另一端设置可产生正/负离子流的离子源。使用这种串级质谱实验系统,可以首先对感兴趣的正离...
王其冬水新国丁传凡
文献传递
二次离子质谱的一次离子光学系统被引量:3
2012年
二次离子质谱仪作为一种强大的表面分析工具,在表面分析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二次离子质谱仪的一次离子光学系统,它可以对电子轰击电离源产生的一次离子进行有效的加速与聚焦,形成稳定的、能量在0~5kV范围内连续可调的离子束流。同时,该光学系统可以在两种聚焦模式下工作,产生两种不同性能的离子束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作为一次离子源的条件,该离子光学系统能够将离子束聚焦至直径为20μm的束斑,其一次离子束流密度最高可达到503.2mA/cm2,可以实现对一般样品(如材料或生物样品)的表面成分分析。
王亮徐福兴丁传凡
基于数字离子阱离子激发与解离技术
串级质谱分析是获得有机分子和生物分子结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碰撞诱导解离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串级质谱分析方法[1],被广泛用于三重四极质谱和离子阱质谱的串级质谱分析过程。在碰撞诱导解离过程中,被分析的母体离子首先被激发...
徐福兴汪源源丁传凡
文献传递
环形离子阱阵列
本发明涉及环形离子阱阵列,用于超大容量的离子存储以及按离子的质荷比等特性进行分离和探测的多通道质量分析器。所述环形离子阱阵列有离子引入孔和离子引出孔,两块相互平行的电极采用环形电极阵列,每一个电极上被加工成多个具有特定几...
李晓旭蒋公羽汪源源丁传凡方向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