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坚

作品数:50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3篇骨折
  • 12篇关节
  • 8篇股骨
  • 7篇手术
  • 6篇软骨
  • 6篇桡骨头
  • 6篇骨头
  • 5篇髓内
  • 5篇肘关节
  • 5篇桡骨头骨折
  • 5篇疗效
  • 4篇髓内钉
  • 4篇胫骨
  • 4篇外固定
  • 4篇螺钉
  • 4篇内固定
  • 3篇远端
  • 3篇入路
  • 3篇前臂
  • 3篇切开

机构

  • 4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五医...
  • 1篇日喀则市人民...

作者

  • 49篇丁坚
  • 14篇曾炳芳
  • 9篇罗从风
  • 8篇沈龙祥
  • 7篇李晓林
  • 6篇张长青
  • 5篇陆晟迪
  • 5篇周祖彬
  • 5篇张伟
  • 4篇陆男吉
  • 4篇张先龙
  • 4篇芮碧宇
  • 4篇王磊
  • 3篇陈云丰
  • 2篇刘珅
  • 2篇唐剑飞
  • 2篇陈宇杰
  • 2篇李琦
  • 2篇郭琰
  • 2篇李宇能

传媒

  • 9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国际骨科学杂...
  • 3篇中华肩肘外科...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国外医学(骨...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肿瘤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胫骨平台骨折对半月板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常可合并包括半月板在内的膝关节软组织损伤,而骨折的发生对半月板愈合会产生何种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建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动物模型,试图观察骨折引起的膝关节改变对半月板修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建立12只新西兰兔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以及半月板非全层撕裂伤和打孔缺损模型,设立无骨折对照,12周后通过大体与光镜观察两组半月板损伤模型修复的差异。[结果]在无血运区,无论有无合并平台骨折,半月板损伤均未见任何修复迹象;两组有血运区的半月板撕裂伤均已修复裂隙,与正常组织难以区分;而在半月板外1/3区的打孔缺损模型,仅胫骨平台骨折组可见部分蛋白凝块的填充。[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同时合并半月板损伤时,未见骨折阻碍半月板愈合的证据,相反,骨折能促使缺损区域的组织填充,但是否有益于半月板愈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丁坚罗从风曾炳芳
关键词: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半月板损伤
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生物学的影响因素
2003年
本文就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时细胞因子、激素及生物力学环境对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丁坚张先龙曾炳芳
关键词:软骨细胞细胞因子激素影响因素
髌上入路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初步疗效
目的 探讨髌上入路多轴锁定型胫骨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髌上入路多轴锁定型胫骨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共治疗1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芮碧宇陈云丰丁坚王磊李琦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阻挡钉
隐匿性腕骨骨折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宣晓国丁坚陆男吉
关键词:腕骨骨折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诊断大多角骨舟骨骨折
Essex-Lopresti损伤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Essex-Lopresti损伤包括桡骨头骨折、尺桡远侧关节分离和骨间膜撕裂,导致前臂活动障碍和纵向不稳定。Essex-Lopresti损伤发病率极低,容易漏诊而未予处置,使患肢功能受损;治疗不充分也会使前臂急性不稳定变成更为复杂的陈旧性纵向不稳定。及时诊断有赖于对此类损伤的充分了解和详尽的物理、超声及放射线检查。急性期损伤治疗旨在防止桡骨向近侧移位,需要正确处理桡骨头骨折,避免桡骨头切除,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骨间膜重建与否尚有争议;陈旧性损伤处理的中心环节是重建完整的稳定结构,恢复尺桡远侧关节高度,最终恢复前臂尺桡骨之间的正常关系,消除纵向不稳定,方法包括人工桡骨头置换、尺骨截骨短缩、骨间膜中央束重建和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修复。
丁坚
关键词:ESSEX-LOPRESTI损伤骨间膜
关节镜与开放桡骨头成形术治疗桡骨头骨折引发肘关节僵硬的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肘关节镜下与开放术式治疗桡骨头骨折引发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在本院肘关节外科治疗组的肘关节僵硬患者中,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由于桡骨头骨折行保守或手术治疗后产生桡骨头畸形愈合、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导致桡骨头存在骨性阻挡的患者47例进行回顾分析。收集患者围术期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桡骨头骨折改良Mason分型、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和二次手术,对比关节镜与开放桡骨头成形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共纳入4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放组(26例)和关节镜组(21例)。男29例、女18例,平均年龄(34.70±7.90)岁,平均随访时间(15.19±3.86)个月,MasonⅠ型10例、Ⅱ型20例、Ⅲ型17例。两组患者终末随访的肘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和MEP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关节镜组屈伸活动度(124.38±8.25)°显著高于开放组(115.92±8.38)°,术后第2天和术后6周VAS评分关节镜组显著低于开放组[(4.48±1.12)vs.(5.88±1.14)、(3.48±1.08)vs.(4.19±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未发现感染、关节不稳、二次关节僵硬、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开放组出现2例异位骨化,其中1例关节僵硬明显予以二次手术处理。结论无论是开放还是肘关节镜桡骨头成形术均可处理由于桡骨头骨折引发的关节僵硬,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肘关节镜具有创伤小、伤口美观、康复速度快等优势。
王龑懋陆晟迪郁诗阳丁坚
关键词:桡骨骨折关节镜肘关节矫形外科手术
骨盆-脊柱稳定技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10年病例随访分析
目的:由于骨盆后环结构和生物力学的特殊性,本文对本组有关影响到骨盆后环稳定性的部分骨折病例,采用脊柱-骨盆稳定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并对手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方法:2003年6月-2014...
张伟丁坚陈道运沈龙祥唐剑飞黎逢峰张竞吕碧涛朱巍侯春林周正明苏士乐刘启圣吴炳森
关键词:骶骨骨盆后环椎弓根系统
股骨侧LISS钢板与逆行髓内钉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LISS钢板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并与逆行髓内钉固定(RFN)方法在术后功能评价方面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2006年10月期间手术的59例浮膝损伤患者。股骨侧采用LISS钢板或RFN固定,胫骨侧根据骨折类型采用LISS钢板、髓内钉、4.5mmT型钢板、高尔夫钢板或3.5mm LCDCP钢板等内固定方式。依据股骨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RFN组38例和LISS组21例,比较两组Karlstrom功能评价。结果 59例患者平均随访26个月,RFN与LISS组的功能评价优良率分别为76.3%和8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Ⅱ型浮膝损伤优良率分别为61.1%和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尚不能认为LISS钢板治疗浮膝损伤的功能评分优于RFN,但其处理累及关节面的Ⅱ型浮膝损伤时具有较好的优势,且无髓内手术的二次打击,是更为可靠的内固定选择方案。
丁坚周祖彬陆男吉罗从风曾炳芳
关键词:浮膝损伤功能康复
生长板软骨细胞对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与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体外共培养条件下,B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及成骨分化的标志骨钙素与Ⅰ型胶原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从而认识生长板软骨细胞旁分泌作用对BMSCs分化的影响,以期帮助认识生长板损伤后骨桥形成的发生机制。方法大鼠BMSCs在与生长板软骨细胞进行间接共培养,并设阴性对照。测定ALP活性,用RT-PCR方法,检测Ⅰ型胶原与骨钙素mRNA的表达。结果BMSCs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ALP活性明显升高,Ⅰ型胶原mRNA表达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钙素mRNA在对照组中几乎未见PCR扩增产物,共培养组在终末期则有一定的表达。结论BMSCs在与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体外共培养后,出现成骨分化倾向:随时间延长效应愈加显著,提示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可以促进BMSCs向成骨分化。
丁坚曾炳芳张先龙
关键词:生长板旁分泌骨髓基质干细胞软骨细胞
骨膜覆盖对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了解在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 ,骨膜覆盖对移植细胞存留的影响及与早期病理结果相关性以及核酸荧光染料标记法用于追踪移植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培养MSC用核酸荧光染料标记后 ,复合胶原海绵植入兔关节软骨全层缺损中 ,一组用骨膜覆盖 ,另一组不加覆盖。分别于 2周、 6周切取修复组织标本 ,2周标本胶原酶消化流式细胞仪检测 ,6周标本做光镜与电镜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标记细胞荧光强度仍可被荧光镜和流式细胞仪所检测 ,骨膜覆盖组荧光标记率明显高于非骨膜覆盖组 ,差异有显著性 ,组织学观察也好于对照组。结论 :核酸荧光染料标记法可以作为短期追踪移植细胞的方法。骨膜覆盖能够提高种子细胞在缺损处的存留率 ,影响早期修复组织的病理结果。
丁坚曾炳芳张先龙韩培邹平洲
关键词:软骨缺损荧光标记骨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